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双11”单量超2000万元、6年销售从“0”到7亿元,这家家居企业何以穿越周期?

发布时间:2025-11-17 19:42:18

四川在线记者 张红霞  

11月14日24时,京东线上、线下两列“战报”挂了出来。

成都玉米可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玉米可可”)董事长张良可看到,“双11”销售周期期间,在“床垫品牌榜”上,旗下品牌栖作排在第5位;“家具倍增品牌榜”上,栖作排名榜首。在京东线下门店销售榜上,栖作排名第4位,“双11”当日24小时订单总额2000余万元。

这个2019年创立的年轻企业,6年间销售额从“0”增长到7亿元,发展线下门店270多家。在被认为是传统行业的家居赛道,穿越周期逆势增长,成为全国家具业的一匹“黑马”。

如何选准赛道?如何需求导向?如何制定产品策略?

2019年,在成都家居业从业9年的张良可领衔创业了,团队不同寻常——4位股东来自不同行业,虽然过去还互不相识,但一致的特点是年轻、善于学习。

他们选择从睡眠家居产品入手,在新都区家具集中地龙桥片区租了两层农房。首先,他们开始在各大平台做营销——征集“梦中情思”床垫订单。新奇手法迎来了各种订单,包括改老床垫。收集到100张订单后,他们买来设备,开始按单生产。

面对五花八门的需求,他们定了三个创新点:全手工制作、可拆卸、可调节。

他们先跑到郫都区安靖街道,找到一位50多岁的熟练女工。该地曾聚集一批小服装厂。为了实现“可拆卸”,他们又联系到全球顶尖拉链企业,日本YKK公司,订制包床垫一周7.6米长的拉链。张良可提到,这是对方新开发的,一根拉链卖50多元还不赚钱,“主要是照顾我们刚创业”。拉开拉链,有两层独立包装的海绵垫,最早使用硅胶、普通海绵,后来换成用农作物废料制成的生物基海绵,可以水洗,顺应消费者对环保的需求。使用三五年后,消费者可以免费更换垫层。

团队为品牌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栖作”,意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第一张床垫,现在在我家里用着”,张良可说。第一批床垫产品面世,理念新潮、设计新颖,定价3000元左右,非常受欢迎。

后来,又有消费者提出不放心弹簧胶水,团队又用一年时间,联合设备厂家,研发出“0胶水”床垫——把粘合弹簧的热熔胶,换成红外线声波粘贴,“这个技术不新,但把它用在床垫上是第一次”。“这在国外要卖几万甚至十几万元”,张良可团队决定给主力产品定价在3000元—6000元之间,高端床垫则在一万多元。

如何最大化触达?如何用好流量?如何构建销售网络?

2020年,电商属性极强的玉米可可走进直播领域。

在玉米可可的直播间,主播堪称“睡眠行家”,年轻的知识型消费者成为主力。

“可拆卸”逐渐成为床垫业的主流。今年10月,玉米可可联合京东、知名主播KK搞了两场大型直播,“效果很好,一场卖了800多万元,另一场1500多万元”。

去年9月,四川推出“家具焕新”补贴活动,玉米可可第一时间响应。订单如潮水涌来。他们接了11万张订单后,不敢再继续接收,380位工人分三班倒,仍赶不上交货。

2019年创业首年,玉米可可销售额1100万元,到2024年底实现7亿元,今年预计突破10亿元,年产床垫25万张。“直播的好处,在于触达快,且不产生三角债,给企业带来极大助力。”张良可认为,玉米可可看上去靠电商起家,其实只是“表”,其产品质量的“里”是关键——高于传统床垫两倍成本的纯手工、满足需求的几十次创新迭代、材料皆用品牌的高品质。

截至今年11月,玉米可可在全国各地开店279家,其中直营店50余家。“我们选加盟商要‘面试’,理念和三观要合”,张良可说,今年计划发展门店到290家,“不能太快,有把握再扩”。

今年国庆,玉米可可搬进了位于大丰街道的总部大楼——占地16亩,投资超1亿元,2幢楼2万多平方米的综合体。去年4月,街道负责人在扫楼访企时发现了他们,近200号人挤在狭小空间却充满生机,一看业绩堪称“黑马”,便把地块出让给他们作总部。7天签约,28天开工,近400天建成入住。

“会不会萝卜快了不洗泥?”面对提问,张良可说:“都是按着计划走的”。在公司里,他的员工可以自由地在早9:30、午15:30、傍晚18:30中选择上班时间。虽然身处传统行业,玉米可可以“满足新需求+电商”闯出路子,更像一家具有开放包容特质的互联网企业。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