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四川出台成果转化“容错”新规,让“尽职免责”为创新兜底丨政策能见度

发布时间:2025-11-19 17:47:54

四川在线记者 高杲  

作为科教大省,四川高校院所集聚,科研力量雄厚,创新资源富集,具备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坚实基础,但在实践中,“怕犯错、怕担责”的思想顾虑,仍然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的突出堵点。

如何破解这一问题?近日,四川出台《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工作指引》),通过构建总则统领、尽职定标、免责划界、认定保障的完整制度框架,为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转化行为划定“安全边界”,打消其“怕担责、怕出错”的后顾之忧。

《工作指引》为何出台?有哪些内容?该如何落实?11月1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进行解读。

为何出台?

健全政策体系,让创新主体“轻装上阵”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创新风险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对激发科研人员与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山东、天津、陕西、江苏等地出台尽职免责相关政策,鼓励创新、支持担当、宽容失败的制度环境建设正在全国加快推进,为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活动提供了试错空间。

四川也在积极探索。此前,四川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四川省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操作指引》等系列政策,持续推动改革走深走实,激发创新活力。

“与以往政策不同,这次我们更聚焦‘尽职免责’。”省科技厅机关党委书记赵敏说,《工作指引》的出台,将进一步健全全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让创新主体“轻装上阵”投身成果转化,为全省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一些高校院所代表感触颇深。“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技术输出主体,高校长期面临传统有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管要求,与科技成果‘定价难、转化活’的特性之间存在适配性问题。”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褚良银说,这导致许多科研人员面临“不愿转、不敢转”的困境,随着《工作指引》的出台,为破解“不敢转”顾虑提供坚实政策保障,更大力度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有啥内容?

明确做事标准,划定了容错边界

《工作指引》共5章20条,构建了总则统领、尽职定标、免责划界、认定保障的完整制度框架,将充分释放创新活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其中,在尽职定标方面,明确了“怎么干才合规”。赵敏介绍,《工作指引》细化了成果转化单位领导人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的19类尽职事项。比如,要求领导人员组织市场化定价,管理人员落实资产单列管理,科研人员如实披露技术成熟度与潜在风险等,这些事项为各类主体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在免责情形上,破解了“干错了怎么办”。《工作指引》明确了15种免责情形和追责边界,在尽职前提下,因政策变化、市场波动、不可抗力等客观因素导致转化不及预期,或已履行规范程序仍出现争议的,可予以免责,切实区分“探索性失误”与“违规违纪行为”。

在认证保障上,建立“内部认定+部门认定”的双轨程序,成果转化单位先开展内部认定,对存疑或有较大异议的,由省科技厅会同省级主管部门调查核实,确保认定工作客观公正、有据可依。

赵敏说,当前,四川已形成涵盖权益分配、流程优化、收益激励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工作指引》作为关键补充,和现有政策紧密衔接,构建了“激励+保障+容错”的完整政策链条,确保各项政策同向发力,推动创新资源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化。

如何落实?

细化实施细则,让指引更具有操作性

好政策还需好落实。现场,来自相关部门、各创新主体代表表示,将细化内部实施细则,让尽职免责指引更有章可循、更具操作性,确保政策红利充分释放。

高校院所是许多科技成果的诞生之地,亦是专利资源的宝库。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胡卫锋介绍,将指导高校结合实际制定内部尽职免责实施细则,同时,以尽职免责政策为支撑,全面推广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建立成果权属分割确权机制,优化收益分配比例,保障科研人员权益,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让更多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除了高校院所,《工作指引》还将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纳入适用范围,为其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容错保障”。

“我们将重点实施三大核心举措,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落地为田间生产力。”省农科院副院长刘永红以“分配机制”举例说,一方面将进一步扩大职务科技成果收益分配自主权,另一方面将优化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如这些收益既可以用于人员奖励,也可以培养技术经理人,还可以用于后续成果开发。”

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江涛介绍,下一步将持续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环境,包括结合实际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推进全省卫生健康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建设、推进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推动医疗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

“《工作指引》为四川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方向指引。”省科技厅副厅长敬茂明说,“十五五”四川科技创新规划正在编制,将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和产业化。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