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从这场供需对接活动,看四川工厂平台如何“抱团出海”?

发布时间:2025-11-19 18:06:09

四川在线记者 文露敏

11月18日,成都天府设计产业园,2025源头工厂跨境电商供需对接活动已经结束,还有参会者舍不得离开会场。

“和同行们多交流,说不定就有新商机。”采访中,不少参会人员表达同样的想法。

源头工厂带来了“拳头”产品,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带来了配套服务,这场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商务厅联合主办的供需对接活动,旨在打通产销对接“最后一公里”。

工厂、平台“抱团出海”,商机究竟在哪?

打破“有什么卖什么”

精准对接海外需求打造差异化产品

“两个月前,这款手工艺术瓷砖发走了一个集装箱。”成都新西南陶瓷艺术股份公司总经理徐远江手中名叫“海韵”的瓷砖,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成立于1992年的新西南陶瓷,是一家集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陶瓷艺术企业。在海外,手工砖深受欢迎,新西南陶瓷一直将出海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而得益于去年广交会上结识的客户,他们拿下了来自海外的大单,今年前三季度,外贸出口额同比增长200%。

谈到核心竞争力,徐远江句句不离产品。“我们的陶瓷艺术品结合了四川古邛窑彩釉技法和现代工艺,每一块瓷砖都是可流通的‘文化名片’。”徐远江介绍,除了手工艺术瓷砖,他们还定制生产瓷砖壁画、陶瓷家具、陶瓷灯具、陶瓷纪念品等产品品类,同样受到海外客户的青睐。

相比于以文化作为“护城河”的新西南陶瓷,成都联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带来的产品比较“硬核”——汽车减震器总成。

联创精密业务经理刘冬华谈到一个变化:新一代OE升级产品的储油筒和活塞杆,变得更粗了。“这是为了适应海外客户的需求,让减震器总成更耐用。”他提到,欧美汽车后市场需求旺盛,他们生产的减震器总成安装过程只需不到半小时,轻松拧动几颗螺丝,即可轻松搞定,满足了客户在家中动手安装的需求。

联创精密一直深耕海外市场,紧跟客户需求是他们的重要经验。今年以来,国际经贸形势千变万化,刘冬华的出差地点,拓展到南美、东南亚和中东。“关税‘阴晴不定’,必须进行多元化的市场拓展,避免‘一条腿走路’。”刘冬华补充。

像这样的“四川造”,正在加速“出海”步伐。

“‘四川造’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提升。”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是为数不多的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在全国统计的623种工业产品中,四川的生产覆盖面超过八成。特别是,近年来,四川紧贴消费提质、需求升级,深入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作,着力在消费电子、纺织服装、食品医药、家用电器等领域打造名品精品,发布了首批77个全省“三品”标杆产品和品牌,5个品牌今年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方阵。

以平台为数字化“跳板”

释放“四川制造”出海潜力

除了超200家源头工厂,活动还汇聚了亚马逊全球开店、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全球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和300余名专业卖家,搭建起精准对接的桥梁,帮助四川企业借船出海、扬帆远航,同时也帮助跨境平台和专业卖家发现更多的优质产品、源头工厂。

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四川跨境电商展现出澎湃活力和较强韧性,跨境电商综试区全省覆盖率达43%,交易规模年均增速逾20%,卖家规模数以万计,女鞋、汽配、家居等特色产业带实现携手出海。

四川科贤广告有限责任公司就是“浪花”中的一朵。2022年,科贤广告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组建跨境电商团队,正式开始拓展外贸出口业务。3年来,企业生产的景观字、发光字、标识标牌等已经远销美国、加拿大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总经理刘一科也多了一些烦恼:“出海的企业越来越多,竞争加大,流量成本也在增加。”

面对变化,刘一科选择跟上平台的节奏,不断开发工厂能生产的产品,多平台多渠道拓市场。“比如,我们最开始只做定制化订单,去年底有了海外仓后,就尝试做一些像‘生日快乐’等字样的霓虹灯标件。”这一尝试伴随着意外之喜——小小的标件,带来的是每天几百美金的进账。

还有一些企业在另辟蹊径。四川艾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永霞分享了高端酒店帐篷“出海”的故事:作为线上获客为主的外贸企业,成立之初,艾想科技也面临着B2B平台订单碎片化,广告、人力成本上升,转化率下降等困境,2019年,他们开始做独立站,搭建起全球市场的“自有门店”。

“通过主动搜索接触到我们的客户越来越多,独立站成为了我们可控、可持续、可沉淀的长期资产。”曾永霞表示,要想建立护城河,必须要从卖产品,转向传播品牌理念。

“以数字赋能拓展市场新空间,以平台优势激发产业新动能,以优质服务营造发展新生态。”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联动商务、海关、税务等部门持续优化产业与贸易协同发展的政策环境,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推动完善物流、支付、认证等配套服务保障,为“四川造”出海保驾护航,共同努力将更多本土品牌打造成为国际市场的“新名片”。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