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长沙“十四五”?望城篇|外联+内畅+融城,望城全力打造长沙北部现代化交通枢纽

发布时间:2025-11-27 14:33:2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谢璐 范远志 通讯员 黄卓鹏

11月26日,长沙市“‘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望城区专场举行。望城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蔡锋就交通融城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绩回答记者提问。

“‘十四五’期间,望城迎来了人流车流的显著增长——全区新增人口约12万,车辆保有量增长30%,这对我们的交通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蔡锋说,为了让市民通勤越来越快、城区距离越来越近、车辆通行越来越顺,五年来,望城区紧紧围绕“东西互动、外联内畅、结网成环”的总体目标,全力建设对外大通道、打造区域新枢纽、疏通交通微循环。

——“外联”格局全面拓展。“我们全力建设对外大通道,提升望城在环洞庭湖经济圈乃至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交通枢纽功能。”蔡锋介绍,公路方面,持续织密“八纵五横”的干线路网,茶绕高速稳步推进,“乡镇30分钟上高速”目标基本实现,北横高速进入实质性建设,进一步串联起湘江两岸;铁路方面,加快构建“一横一纵一联一专”的轨道交通格局,高铁西站加快建设,长赣高铁开工建设,标志着望城即将迈入“高铁时代”;水运方面,铜官港三期与湘江一级航道工程加快推进,未来3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船舶可直达城区腹地,推动“港产城融合”走深走实。

——“内畅”体系持续优化。“我们持续完善内部路网,城市通行效率大幅提升。”蔡锋介绍,大桥飞架通衢八方,随着香炉洲大桥、兴联路大桥等跨江大桥相继通车,“六龙过江”的格局全面形成,天堑变通途;丁字湾驼峰大桥建成通车、沩水桥提质焕新、乌山大桥拆除重建,片区“肠梗阻”逐个打通,区域物流畅行无碍。智慧赋能交通更畅,不断推动“互联网+”交通深度融合,建成道路运输综合监管体系、综合交通智能化决策支撑体系;持续强化公交地铁接驳,基本实现常规公交线路与地铁站100米内换乘,成功创建全省第二批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区。

——“融城”支撑更加坚实。“交通融城,不仅缩短了空间距离,更强化了功能衔接,区域发展动能加速集聚。”蔡锋介绍,融城步伐全面加快,地铁4号线北延工程十大站点全线启动,建成后将实现与主城区轨道交通的无缝对接;雷锋大道、芙蓉北路全面提质,银杉路三环线隧道等项目全速建设,潇湘北路快速化改造加快推进,“六桥两隧”即将完美收官,长望路西延线建成通车,一个畅通无阻的市府“半小时交通圈”呼之欲出。城乡融合深入推进,通过三年攻坚,让农村公路焕然一新:年均提质改造与安保工程双双突破300公里,率先全省实现自然村通水泥路全覆盖,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县,以交通的“硬联通”提升了城乡融合的“软实力”。

“可以说,‘十四五’以来,望城的交通承载力、组织力和通畅度实现了系统性提升,已成为长沙市交通最顺畅的城区之一。”蔡锋说,如今,一个集“公、铁、水”于一体、深度融入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建设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已初见雏形,为望城深度融城和高质量发展铺就了坚实的“跑道”。

蔡锋表示,面向“十五五”,望城区将继续奋斗,全力打造长沙北部现代化交通枢纽,在长沙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进程中,展现望城担当,贡献望城力量。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