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天井湖风景区属于武桥镇,项目位于两省三县的交界处,处于两座县城之间,南望五河,北眺泗县,距县城北15公里,北邻泗县,东与江苏泗洪县接壤,104国道穿镇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二、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项目区位于武桥镇朱圩村至天井湖斜口区,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内容:(1)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包括风景区标志、游客中心、旅游厕所、维修中心、生态停车场等。(2)弥陀寺重建工程。包括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堂、三圣殿、藏经楼、钟楼、鼓楼、500罗汉堂、千佛殿、舍利塔等。寺内陈列康熙《修造装塑圆满碑记》和雍正《施地代粮碑记》及宋明清瓷器、天井湖木化石等。(3)天井湖景观带建设工程。(4)生态乐园。包括百药园、百花园、百草园、百果园、热带植物园、农耕文化园。(5)农家乐园。(6)泗五灵凤中学抗日战争遗址红色旅游区。在弥陀寺中学西侧重建泗五灵凤中学。重建部分校舍,内陈设胜此景、徐从田、江上青、周政、黄新白、钱正英等泗五灵凤中学骨干人物的生平及相关历史知识的介绍,使游客在旅游观光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7)乡村体验场。包括捉鱼馆、摸虾塘及沼泽地足球场三部分。(8)芦苇丛湿地公园。(9)商贸餐饮配套服务区扩建工程。(10)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套景区道路、变配电、给排水、消防、绿化、灌溉、凉亭、假山叠石等建设。
三、产品市场分析
要进一步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发展旅游产业是扩大就业的捷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开发休闲度假以及科普、农业、工业等专题旅游,完善自助游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红色旅游。
《安徽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以“两淮一蚌”重点城市群建设为基础,深入开发皖北旅游资源,特别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名城五河县、凤阳明中都、寿县古城等沿淮市县人文自然资源潜力,打造全国著名的文化旅游项目和沿淮省级休闲度假项目,并逐步使之成为我省旅游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长三角”经济区的迅速崛起对我省旅游业发展产生带动作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参与制定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启动,无疑对促进安徽在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对接共用、空间协调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特别是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区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天井湖风光旖旎,物产种类繁多,现已知有鱼类61种,蟹类2种,虾类8种,野生动物达21目46科99种,主要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白枕鹤、黑鹤、大鸨等。弥陀寺遗址、弥陀寺泗五灵凤中学革命旧址、石梁河农民暴动指挥部旧址、藏马港与垂缰井、木化石、龙岗奇石等。
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门票收入:按每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平均每位游客消费门票50元,则年可实现收入4000万元;
餐饮收入:餐饮100元/人,80万人次,年可实现餐饮收入8000万元;
住宿收入:一个标准间200元/天,度假村设置100个标准间,入住率按80%计算,一年按270天计算,则年可实现收入480万元;
景区其他景点收入:景区生态园等其他景点收入按3500万元/年计算。
以上各项合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980万元。
(二)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从一定程度上提升武桥镇的旅游资源,扩大武桥的知名度,可增添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该项目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五河县总体规划,同时可解决部分人员的就业。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天井湖风景区的旅游景点,也为五河县增加一处亮丽的风景,从而进一步改善五河县投资环境和旅游设施建设。
旅游业将为本地区打开一扇通向外界的窗口,项目建成后,既能起到美化环境,又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将进一步发展武桥,把武桥建成一个生态旅游镇,也为古城五河县增加一处亮丽的风景区,从而进一步改善五河县投资环境和旅游设施建设。
五、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26000万元。
六、项目进展情况
该项目已完成土地规划、土地征用和可研报告等前期工作。
七、合作方式
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可以采取独资、合资或其它合作方式,进行整体或局部开发。
八、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
五河县乾坤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隶属武桥镇政府,法人代表:刘善远,公司注册于2009年6月,主要经营建设、融资、投资、房地产开发、村镇建设等。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从学 邮政编码:233300
通讯地址:安徽省五河县旅游局
单位名称:安徽省五河县旅游局
联系电话:0552-5880866
电子信箱:zfxg929@126.com
主办单位: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