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项目

龙亢桓氏家族古迹修复项目介绍

发布时间:2011-07-29 10:49:23

  一、项目背景和优势

  龙亢桓氏家族系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后裔,迁居龙亢桓荣为六世,为西汉经学大师。公元43年,汉光武帝刘秀请桓荣入宫教授太子刘庄,从此恩遇日隆。桓荣与子郁、孙焉教五位帝王经书,被誉为“三代御先生,五位帝王师”,在历史上成为美谈,儒家成为佳话。从此桓氏家族遂成为龙亢的望族。历经东汉、三国、西晋、东晋360多年,十一世都有文官武将在朝供职。东晋桓荣十世孙桓温为大将军、大司马,三次北伐为东晋名将。末三代有十七位将军握兵权,守重镇,声势显赫。桓荣十一世孙桓玄,篡东晋、自立为帝。公元404年兵败刘裕斩于江陵。自此,大江南北桓姓灭嗣绝伦,被抄斩者众,侥幸活命者,更名换姓远逃他乡。

  龙亢有很多古迹、文物、文化遗产与桓氏族有关。俗语龙亢有“九阁十八庙”,其中魁星阁、四门阁是纪念桓氏家族兴学办教育的,城隍庙址是桓荣出生地,碧霞宫(泰山庙)是桓荣童年读书处,乡贤祠是供桓氏诸贤事迹的。众多古迹历经千百年有的毁于战火,有的被拆除。现仅存桓傅故里和桓公墓两处古迹。

  鉴于新四军淮上办事处纪念馆整修已具雏形,如能修复龙亢桓氏历史文化遗产遗物,红色旅游与历史文化古迹游将相得益彰。

  二、项目内容与规模

  整个项目占地面积约1.675万平方米,其中:

  乡贤祠:设在原龙亢大礼堂旧址,盖成仿古四合院式。大门向南,中为大门楼,两侧各跨耳房两间,北为正厅5间,中3间,两侧各有耳房1间。中间悬挂桓荣绣像。东西两侧各5间为3间2间相隔。四面房屋面对天井出厦,有走廊抱柱。北中廊前置花坛,各房前置条形花圃,植常青树,间有花草,院中四拐角栽银杏4株。大门外立石狮一对。各展室收藏展出史料内容:桓氏家族诸贤事迹,龙亢历史沿革概述,龙亢在历史上的重大贡献,龙亢历史上的主要战事,龙亢地方的古文物等。

  城隍庙:原址系桓氏故宅旧居,桓荣降生地。重建城隍庙仍按原模式。面南对“桓傅故里”拱门,前一进,明3间,暗5间,上下两层。下层中有辕门,两侧有掖门,共3间。上层为5间楼房,中间北为花戏楼,呈凸形。下为一进大院,北为腰屋,中有过道,南北各有走廊。二进院东西各有廊房,北有大殿3间,正中神台,上供城隍,是紫檀木雕制,面手如常人,穿衣戴帽。爵位“忠佑王”,高于一般城隍。城隍庙大门过道两侧各有一月亮门,为马房,各有一泥塑逮马小人牵马立于泥塑马颈项前。

  桓傅故里:拱门牌坊,对原字描绘烫金字。恢复石条街。两侧墙壁上立脊苫琉璃瓦修饰,作展板介绍桓氏家族事迹,街旁立碑林。

  碧霞宫:原址在龙亢中学西北隅,又名泰山庙。三进两院式,前为花戏楼,后为三宵殿,中为腰屋、廊坊。宫后可筑一园池,周围立栏杆,名桓荣洗砚池。

  桓公墓:在南北两墓之间,筑一八角亭,立碑林。

  三、投资估算

  龙亢桓氏家族古迹修复整个项目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其中,古建筑3800平方米,旅游经营建筑22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00万美元。

  四、经济效益分析

  该项目完成后,将成为怀远大禹、蒙城庄子、涡阳老子、亳州曹操历史文化旅游线之内,成为皖北特有的景点。加之新四军淮上办事处纪念馆也座落该镇,是淮北双堆集、宿县、淮南红色旅游线路的中点,历史文化与红色旅游集于一镇,预计年游客可达14万人次,年门票收入可达38万美元,5-6年可收回成本。

  五、项目进展情况

  该项目已列入蚌埠市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大龙亢2004-2020年整体规划设计之中。现存的古迹已整修,道路、电力、通讯、供排水基础设施基本具备。2007年可实施第一期工程,2008年即可完工。

  六、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独资。

  七、项目单位简介

  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民政府。龙亢是个千年古镇,南靠307省道,北临北淝河,涡河从中间穿过,龙亢涡河大桥连接南北两岸,界阜蚌高速公路怀远西出口处,区位优势明显。按照大龙亢的整体规划设计,南部发展工业园区经济,北部修复历史文化人物古迹,打造文化旅游强镇。

  八、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王绪武           邮政编码:233400

  通讯地址:安徽省怀远县行政办公中心四楼

  单位名称:安徽省怀远县招商局

  联系电话:0552-8212838     传真:0552-8212848

  电子信箱: hyzs99@163.com   网址: www.ahhyzs.cn

主办单位: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