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和优势
长淮卫古镇建于唐宋时期,是千里淮河的重要商贸、货物集散地。明代朱元璋建都凤阳,将长淮定为中都八卫之一,取其名为长淮卫,与当时天津卫、威海卫统称全国三大卫。目前,此项目已列入蚌埠市“十一五”重点旅游文化开发项目之一。
长淮卫古镇位于千里淮河的南岸边,距上游的蚌埠市只有10公里,距东南的凤阳县城不足15公里,京沪铁路穿镇而过,华东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就在其境内,水陆交通都十分便捷。全镇现有人口4.7万人,城镇居民近2万人,通过行政区划,镇域面积达90平方公里,人口素质较高,特别擅长经商贸易、蔬菜种植和运输建筑等。特别是蚌埠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长淮卫镇南不足0.5公里处开发建设面积达8平方公里的工业产业园,并把长淮卫古镇纳入到蚌埠城区建设总体规划范围,为长淮卫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发展空间、迎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如今,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结合新农村建设相关优惠政策,建设农民新村,作为房地产项目可产生经济效益;同时,在古镇居民搬迁入农民新村后,大规模、有规划地进行古镇的复古建设,完全修复古镇风貌,并与凤阳、南京的明朝历史文化资源相连接,未来旅游资源开发前景极其广阔。
二、项目内容和规模
在保持现有镇区、街道大体不变的前提下,全面修复开发具有明清时代特色的街区景观,使其成为皖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能够再现明清古镇风貌的小城镇。建设一座占地面积约4万至5万平方米的农民新村,同时采用复古建筑风格,建设40万平方米长淮卫古镇。项目主要包括修复迎驾桥,疏通“护城河”;修建仿古一条街,两侧建仿古建筑;修复十王四妃墓等。
三、投资估算
本项目预计总投资7000万美元(约4.9亿元人民币),计划全额引进项目资金。
四、经济效益分析
农民新村建成后,通过出售房产,可获取部分经济收益;长期经济收益主要来自于长淮卫古镇复古建设后,相关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且,将长淮卫古镇纳入明文化旅游资源带,随之而来的经济前景十分可观。
五、项目进展情况
该项目已经旅游局等单位论证。长淮卫古镇建设工程分两期进行。前期由区政府划拨一块地专供建设农民新村;后期围绕长淮卫古镇原有遗存设计规划,恢复古镇原有风貌。
六、合作方式
合资、独资。
七、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招商局
联 系 人:吴文海 电 话:0552—3038038
手 机:13309628833 传 真:0552—3038038
通讯地址:蚌埠市解放路480号 邮政编码:233000
电子邮箱:lzhzsj@126.com
主办单位: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