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洛阳牡丹画家

洛阳书画名家—常丽霞

发布时间:2011-10-18 10:26:42

    常丽霞,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洛阳市文学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洛阳市女子画院副院长。

    洛阳画界,群芳璀灿,人才辈出。常丽霞女士小丫大气,胭脂侠骨,是一位心仪古韵,风格初成的花鸟画家。在虚火上升,浮躁日甚的文化环境中,坚持雅静的艺术实践和清逸的审美追求,实属难能可贵。

    我国花鸟画,唐代始具阵容,至两宋大盛。花以色艳,禽呈翠羽,花鸟画金碧相射,锦绣交辉,讲究彩笔聚丽,自是情理中事。唐代最著名的花鸟画家边鸾,他笔下的花卉禽鸟,就以精于设色,光彩艳发见长。至两宋,画风大变。画院崇尚法度,求形似,讲究在观察中“掇集花形鸟态”,状物精微。《梦溪笔谈》中记载的这则艺坛轶事,很能反应当代的艺事意趣。据说欧阳修曾得到一幅牡丹,花丛妍丽多姿,花荫下卧伏一猫。欧阳修向人求教画中情景,答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  而色燥,此日中花也。猫眼里睛如线,此正午猫也。”画师细致刻划烈日下的牡丹,失水焦躁,正午时的卧猫,畏光而双瞳一线,两相呼应,情景交融,审物不苟的精神,可谓达到了极致。待文人画兴起,宋画禽卉又起变化,墨花墨禽,减臻主流,工丽画风,几成绝响。借牡丹芍药,鸾凤孔翠喻富贵。状松竹梅菊,鸥鹭雁鹜为幽闲。杨柳风流,古柏磊落。寓意抒情,“夺造化而移情遐想”,又成一代画风。待到元明,抒情更趋淋漓,徐谓笔下的石榴葡萄,寄寓明珠被抛,比喻怀才不遇的境遇,已臻佳境借物寓意,抒写君子之风,旋成文人画的主旨。

    学史可鉴常丽霞女士笔下的花卉禽鸟,习古人笔墨,学画院派的审物不苟;仿古人意境,学文人画的借物抒情。常丽霞的花鸟画,“个个花开淡墨痕”,古意在神。特别是她的小品,如翠鸟棲枝,亭亭一鸟,凝神小憩。胸毛轻柔似棉,洁白似雪,温软可感;尾翎挺直似合剑,锋可断发,纤羽可数,审物不苟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又如黄菊初开,枝举一朵,重瓣叠起,光照深浅,层次分明。花心含苞,似有无数嫩瓣待放,生机勃勃。下侧群叶托花,风动潇洒,叶叶有致,或正或反,深翠浅绿,相映成趣。菊喻坚贞,借物寓意的神采,得到充分的展示。特别是,常丽霞笔下的荷塘,浅色淡墨,明丽秀润,更兼画面做旧,古意盎然。元代书画大师赵孟頫在《清河书画舫》中说:“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谓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古意,是雅静的艺术追求。雅,正也,是绘画的风骨神采;静,是对浮、媚、俗的扬弃。画中古意,是画品攀登的可喜成果。

洛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