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民俗风情

赵氏高跷:豫西民俗表演的活化石

发布时间:2012-05-24 09:40:14
 

   核心提示

  赵氏高跷传承于孟津县白鹤镇赵岭村,当地有“自古竹马看赵岭”之说。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398年,至今已有600余年,它以高跷、竹马等为基本表演形式,随锣、鼓、镲、铙击打产生的韵律节奏进行表演,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色彩,是豫西民间表演艺术的代表,现多为春节、元宵节、工程奠基仪式、开业庆典等助兴而表演。

  1  赵氏高跷 迎驾起舞

  孟津县白鹤镇赵岭村南靠邙岭,北依黄河,村史有600多年,90%的村民都属赵氏家族。该村的赵氏高跷距今已传承25世。

  近日,我们走进孟津县白鹤镇赵岭村村委会大院,推开赵氏宗祠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大鼓、道具车、竹马和高跷等,约五米高的房梁上,四根粗粗的抬杆整整齐齐地横于其上。

  赵岭村党支部书记赵占通说,这些是赵岭村人每年表演高跷的道具,由于使用磨损,已几经更新,只有房顶上的抬杆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材质柔韧,结实耐用。他们怕抬杆发霉腐朽,所以每次用完都当宝贝似的存放在屋顶的大梁上。而在另一间屋内,镲、铙等都被整齐地收藏着。由此可见,赵岭村人对赵氏高跷充满喜爱之情。

  赵氏高跷自公元1398年传承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据传,明太祖朱元璋在国家大移民时曾视察黄河古津一代的移民安置,官府特令赵氏高跷来迎驾。后来,赵氏高跷成为豫西民俗表演的活化石。

  赵氏高跷以高跷、竹马为基本表演形式,随锣、鼓、镲、铙击打产生的韵律节奏进行表演,表演内容有艺术杂技性质,并穿插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自古以来,历代官员视察黄河时,无不给予赵氏高跷高度评价。

  2  百人同“踩” 娱乐盛会

  赵氏高跷的演出团队由150人至300人组成,通过12面盘鼓、30面锣、10副镲、10副铙有节奏的击打,配合高跷、竹马等表演形式生动演绎历史故事,其经典剧目《四马出征取西川》、《张三追妻》、《寿星献桃》等深受群众喜爱。尤其是高跷踩竹马动作惊险,马跳逼真,刚柔并济,妙趣横生。1940年,赵氏高跷演出团在参加古津百姓为九眼泉还水活动时,曾有高跷黑马过清河的惊人一幕,赢得千人掌声不息;1942年参加古津一带的娘娘庙大会时,黑、青、红、黄四马高跷过舞楼,着陆如常,观众震惊,竖拇指称赞。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赵氏高跷还曾在山西、陕西、贵州、江苏等地演出,繁荣了城镇文化生活。

  对于从小耳濡目染赵氏高跷的赵岭村人来说,高跷就是他们的传家宝,是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娱乐盛会。小至十几岁的孩子,大至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人人都会踩高跷,连七八十岁的老人也不服老,还能踩上高跷秀一把,过过高跷瘾。赵占通指着赵氏宗祠门前一米高的台阶说,村里的高跷手踩上高跷跳下这台阶还能稳立不倒,可见功夫之深。

  赵占通说,每年腊月二十以后,赵岭村人就聚拢到村委会大院,高跷队、锣鼓队等开始热热闹闹地排练,听着那咚咚、嚓嚓的锣鼓声,感受着高跷踩出的韵律,年的气息一下子浓烈起来。过年了,各路队员的高跷技艺也练得娴熟了,配合得默契起来,大家穿上各色戏服踩上高跷。当锣、鼓、镲声响起,人们扶老携幼来观看,看着、说笑着,领略着传统艺术的魅力,感叹着老祖宗的智慧,这个年过得格外有味。

  赵氏高跷还连年参加孟津县一年一度的元宵灯节踩街活动。那高超的踩跷技艺、生动的人物形象、浩浩荡荡的队伍,震撼人心,高跷表演成为元宵节的一道艺术大餐。

  3  紧跟市场 传承发展

  近年来,由于不少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高跷演出人员渐少,再加上演出经费不到位,赵氏高跷的演出规模逐渐缩小。如何弘扬高跷艺术,让赵氏高跷的旗帜依然高扬?

  赵占通说,按照惯例,赵氏高跷每演出一次得出动百十号人,他们的生活费、交通费等最低得两万元,很多单位想请高跷队助兴,但都因为花费太大而放弃。为了让传统艺术传承下去,这两年高跷队以市场为导向,组织40人左右的小型高跷队赴各地演出,村干部还主动出击,联系演出事宜。同时,为了使高跷艺术后继有人,村里组织人员把鼓、铙、镲的韵律配合谱成曲印成册,分发给村民,鼓励村民演练。

  赵岭高跷的发展还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去年,县文化局投入上万元资金,为赵岭村添置了鼓、铙、镲、竹马、服装等演出用品。下一步,我市还将建立高跷艺人档案,对高跷艺术进行研究;将表演内容制成影像资料发行;每年组织高跷表演,广泛宣传高跷艺术,将赵氏高跷作为一个文化品牌进行保护,将其发扬光大。

(洛阳日报记者 闫卫利 通讯员 郑战波)

洛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