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人物

护国良相狄仁杰

发布时间:2012-07-04 09:46:23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境)人,唐朝名相。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他为辅佐武周政权、复兴大唐伟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深得当朝皇帝特别是武则天的信任和赏识,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

  高宗永徽年间,年轻的狄仁杰以明经科中举,开始步入仕途,任并州都督府法曹,于高宗仪凤年间,出任大理丞(中央审判机关官员)。后曾任宁州刺史、洛州司马、豫州刺史等职。武则天操掌实权后,他开始受到重用,出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后遭来俊臣诬陷下狱,贬为彭泽令,不久转任魏州刺史、幽州都督。神功元年(公元697年),狄仁杰回到东都洛阳再度为相。

  武则天当政前后,政治斗争复杂,朝野明哲保身者多,主持公道、效忠朝廷者少,能够刚正不阿、伸张正义者更少,而狄仁杰就是当时这少中之又少者之一。狄仁杰一出任大理丞,就着手处理积案、悬案,在极短时间内,对许多棘手案件进行了妥善处理,“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以秉公执法、断案如神著称,后人据此编写了许多传奇故事。狄仁杰任豫州刺史时,正赶上唐皇室越王李贞在汝南起兵,反对武则天称帝,失败后,受牵连的两千余人罪该处死。而狄仁杰要求地方官暂缓执行死刑,并密奏武则天,请求宽大处理。武则天采纳了他的建议,将这批人流放至丰州(今内蒙古河套一带)。狄仁杰做宁州(今甘肃东部)刺史时,以仁爱之心,公正处理汉族和吐蕃等少数民族间的纠纷,使汉族和吐蕃族和睦相处。为减轻百姓负担,他上奏朝廷,下令拆除了江南一带一千七百多座庙堂,百姓一片欢呼。武则天欲修建一尊大佛像,估计要费数百万钱,因国库无力开支,武则天便下诏令,让僧尼们每人每天拿出一钱资助此事。由于狄仁杰极力劝谏,武则天后来终于取消了这一计划。

  武则天打算立其侄武三思为太子,众宰相莫敢反对,独狄仁杰谏道:太子是天下的根本,根本动摇了,必然会出现危险和祸乱,请陛下(指武则天)好好想一想,一边是“母与子”,一边是“姑与侄”,究竟哪个亲?经狄仁杰等多次劝谏和抵制,武则天终于改变主意,把庐陵王李显迎回洛阳,他就是后来的唐中宗。

  狄仁杰还善于发现人才,选贤任能。他先后推荐张柬之、桓彦范、姚崇等数十人,后皆为唐代中兴名臣。

  圣历二年(公元699年),狄仁杰升为内史, 即中书令,位居宰相之首。武则天在《授狄仁杰内史制》诏书中,称赞他“有八龙之艺术,兼三冬之文史,才标栋干,雅达政方……”武则天还专门制袍字赐狄仁杰:“敷政术,守清勤,升显能,励相臣。”第二年,武则天驾幸三阳宫,文武百官尽皆随从,武则天却仅仅单独赏赐狄仁杰宅第一处,优厚礼重,无人能比。今孟津会盟镇西梁周寺村,即武则天赏赐狄仁杰的宅第之处。当年,狄仁杰病卒,享年七十一岁,葬于洛阳白马寺山门外东南(也有人认为,狄仁杰墓在孟津县梁周寺村)。武则天痛失重臣,为他罢朝三日,谥曰“文惠”。后唐中宗李显追封他为“司空”,唐睿宗李旦又追封他为“梁国公”。

  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龙图阁大学士、西京(洛阳)留守范致虚,曾在狄梁公仁杰墓冢附近营建祠堂,立碑刻石;到了元代,安抚使完颜纲曾在墓前立碑刻诗;明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河南知府虞廷玺在此又立一碑,该碑上下隔为三栏,第一栏内刻元代安抚使完颜纲“七绝”一首,明代金养晦“和诗”两首,虞廷玺“和诗”一首;第二栏内是明代周鼎为以上四诗所作序文;第三栏内为虞廷玺所作序文。明朝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曾在此重立“有唐忠臣狄梁公墓”碑。

洛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