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花鼓戏起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其形式源于民间地花鼓、花灯,音乐大多源自山歌、民歌,演出风格朴素健朗,欢快活泼,生活气息浓厚。最初的花鼓戏演出通常为二人(一旦一丑),后发展到“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演出节目有《扯萝卜菜》、《捡菌子》等,多为反映群众劳动和爱情生活,一般为自娱性质,极少营业演出。
同治年间(1862~1874),原为湘剧班社承担的乡间神案戏演出逐渐为花鼓戏班所取代。光绪初,农村花鼓戏班大量进城演出,十四总清香阁成为乡村花鼓戏艺人集结地。光绪末年,城区花鼓戏班社增至13个,著名的有廖春山组织的春和园班、朱太和组织的易俗河班、蒋文钦组织的杨林班。湘潭花鼓戏由2~3人演唱发展至7~12人,行当、唱腔、伴奏均有长足发展,并出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剧目,如《晒绣鞋》、《雪梅教子》等。不少班社还从湘剧、京剧、影子戏中移植剧目上演,质量高者常与湘剧争雄。同时,剧目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也日渐宽阔。
清末民初,地方政府视花鼓戏为“淫戏”,一律禁演。民国4年(1915年),易俗河吴家巷演神案戏,40余人落案,案堂会与警方严重冲突,城区花鼓戏几被禁绝,但乡村禁不胜禁。32年,韶山杨林道仙庵演出花鼓戏《宋江杀惜》、《仁贵征东》,连演4天,每天观众达1万余人。38年,当局禁演,使湘潭花鼓戏受到严重摧残,“日食千家米,夜宿古庙西,锦锈包穷骨,一伙讨米的”,即是花鼓戏艺人生活的写照。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境内尚存易俗河班、姜畲班、青山桥班、杨林班、中路铺班、沙田班、龙潭班、月山班、湘乡城关班等18个花鼓戏班。
新中国成立后,湘潭花鼓戏欣欣向荣。1950年,湘潭县文艺工作团上演解放后湖南省第一个大型现代戏创作剧目《柴山恨》,受到广泛欢迎。1953年,市民间群力楚剧团廖春山主演的花鼓戏《放风筝》,该剧应邀参加第一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廖春山获优秀演员奖,并与观看演出的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合影留念,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还将该剧摄制成电影,使之成为湖南省第一个搬上银幕的戏剧。其时,业余花鼓戏团得到发展,仅湘潭县就有14家。
1955年,湘潭市和湘乡县先后吸收民间花鼓戏剧团,改编成立市、县花鼓戏剧团。市人民政府授予廖春山劳动模范称号。1950年,谭政大将回到家乡湘乡县,观看该县花鼓戏剧团演出大型现代戏《黄公略》和传统戏《秦香莲》,并为剧团题词“努力学习,做人民的好演员。”1960年4月,专区花鼓戏剧团成立。1961年,彭德怀元帅第二次回故乡,观看专区花鼓戏剧团演出《借妻》,并向剧团赠送图书、香肠等礼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观看市团演出的《金川会》,并评价“剧团不错,行头太差。”随后,市政府拨款2万元给该团添置服装道具。1962年,市歌舞剧团改为市花鼓戏二团。至此,境内有国营花鼓戏剧团5个。
1963年,胡耀邦观看市团演出的《送表妹》和专区剧团演出的《打铁》、《喜荣归》等。是年,中共湘潭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廖春山艺术生活50周年纪念活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湘潭花鼓戏专演现代戏,上座率受影响。1969年3月,全市花鼓戏剧团被撤销,80%的人员下放攸县、浏阳等地农村“插队落户”,其余编入地、市毛泽东思想文艺工作团,移植演出“样板戏”。1973年,地、市、县先后恢复花鼓戏剧团或文工团。
1976年10月,地区花鼓戏剧团移植上演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枫叶红了的时候》,场场满座。不久,市团在全国率先恢复排练传统剧目《三打白骨精》。1977年,传统戏演出进入高潮。1979年,地区戏剧工作室收集、整理、编印《长沙花鼓戏音乐》(主编朱力、谭长庚、鲁丰良、刘石泉),该书收集长沙花鼓戏唱腔329支、曲牌400余支。
1982年,湘乡县花鼓戏剧团创作演出的《碧螺情》,在全省第三届巡回演出戏剧季中获演出一等奖,该剧上演一年,演出140余场,获省文化厅奖金1万元。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及王首道、吴雪等均在长沙观看该剧。是年,王文其、沈柳霞、周勇智获全省优秀青年演员称号。1983年,地、市花鼓戏剧团分别改为湘潭市花鼓戏一团、二团。1985年,市一团、二团合并为市花鼓戏剧团。至此,全市有花鼓戏剧团3个,共计250人。( 摘自《湘潭市志》第九册)
主办单位:湘潭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