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旅游资源

香山观音文化与滍汝孝风

发布时间:2015-01-30 12:32:33

  汉化佛教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得道证果的圣刹香山寺,位于中原腹地伏牛山东麓淮河上源两大支流滍水、汝水间香山之巅。香山地处嵩山之南二百里,为并列三山之中间一峰。这里既是滍汝流域的地理空间中心,也是该地域观音信众的精神家园中心。香山观音文化的核心是孝道,唐代以来孝子云集此区,尤其是明清两代,滍汝流域民间崇尚孝道蔚然成风。

香山晨曦 崔全良 摄

  潘民中

  香山观音文化的核心是孝道

  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传入中原,以建立白马寺为标志,开始了在汉地传播的历程,同时也开启了其自身的汉化过程。香山寺是佛教从洛阳白马寺向周边辐射中,所建起的早期寺院之一。

  佛教在汉地传播,与本土文化发生激烈碰撞的焦点之一,是佛僧“出家修行”与儒士“居家孝亲”的矛盾冲突。于是,寻求弥合这个矛盾、化解这种冲突的方法和途径,也就成为佛教汉化的重要课题。外来佛教经过600余年与中华本土主流意识孔孟之道的相互吸纳和磨合,到唐高宗乾封二年(667),经律宗创始人道宣大师的缜密思考,以佛僧所熟知的佛经中天人对话的套路,以“如是我闻”的佛经权威文本格式,揭示汉化佛教观音肉身降迹之地在“嵩岳之南二百里,三山并列,中者为香山,即观音得道证果之所”,并口授汉化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得道证果的本生经典,命弟子义常记录成文,取名《香山大悲菩萨传》,于武则天圣历二年(699)获准向世人传播。香山寺遂建起木结构阁楼式观音大士塔。《香山大悲菩萨传》充分吸纳儒家的孝亲理念,树立起汉化观音的大孝形象。妙善公主天性尚善,一心向佛,虽经父王百般阻挠甚至打击迫害而矢志不移,修行不辍。当得知其父罹患恶疾,久治不愈,无计可施,急需不嗔人手眼合药之情状,遵从“父子天伦”、“父子不责善”的儒家伦理原则,毫不迟疑地舍出自己的手眼,治愈父疾。大孝感天,终于得道证果,修成“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但在以韩愈、欧阳修为代表的唐宋代古文运动中,正统儒家知识分子仍坚持认为佛僧出家为“无君无父”“不忠不孝”,对佛教采取排摈态度,这对民间也有相当的影响。以致盛唐“寺塔并存”的香山寺经唐末五代战乱破坏后,在宋初的几十年间未能再现昔日的辉煌。面对晚唐至宋初古文运动的排佛浪潮,志在弘扬汉化观音“大孝”佛法的杭州灵隐寺僧人契嵩经过潜心研究撰写《孝论》等十多篇编成《辅教论》,进一步以汉化观音的“大孝”来融通儒佛。并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十二月到京师开封,一方面上书仁宗皇帝进献自己的著作,一方面赠书宰相韩琦和其他大臣,并致信求见。终于受到韩琦的重视,推介给欧阳修。欧阳修很欣赏契嵩的文笔,会见了他。仁宗皇帝读了契嵩两封“万言书”和《孝论》,下诏传法院将其著作编入《大藏》,同时颁赐给他“明教大师”的法号。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宋神宗一登基就于熙宁元年(1068)敕令重修香山寺观音大士塔,接着又有了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香山寺住持怀昼请龙图阁直学士、新任汝州知州蒋之奇对在民间广为传播的《香山大悲菩萨传》“刊俚润色”,并于次年由翰林学士承旨蔡京书丹,刻碑立于香山寺观音大士塔下。这篇3698字的《香山大悲菩萨传》,文辞典雅,一个以孝亲而感天动地形神俱美的大慈大悲大孝大善的汉化观音形象更加完美高大,极富人格感召力,成为汉化佛教观音经典。

  《香山大悲菩萨传》告诉世人,佛教修行的目的是导人向善,而百善孝为先,孝亲要放在中心位置。因此说,香山观音文化的核心是孝道。

来源:平顶山新闻网

主办单位:平顶山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