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旅游景点

淮北十景 景八:柳孜寻珍

发布时间:2015-05-13 11:19:47

   巍峨嵩岱势恢宏 渠亘东西碧流通货骈海陆航千艘 漕牵中原输万锺莽堤烟柳逗诗唱柳江人家存古风万里笙歌开新运 时人正榷续禹功“隋堤烟柳”原为宿州八景之一,有唐以降,隋堤柳曾是诗人吟咏下的“亡国树”。如今虽已物改人非,但隋唐大运河由黄河泥沙淤淀的固态河床,依然横亘在淮北大地上。炀帝婬逸误国的史迹已铁案难翻,其教训将永远警戒着后人。

   柳孜,古称柳江口,是通济渠泗县至商丘间之重镇。唐时有“庙宇九十九座,井百眼”,是淮北平原上一个重要的物质集散地,同时又是战略要地。唐懿宗时庞勋起义割据彭城,势力南达淮河,以柳孜为水陆要塞驻军万余,唐政府派军七万进攻柳孜,庞勋派军三万赴援,于柳孜厮杀四十余天,最后政府军用火攻把一个繁荣的重镇变成一片废墟,大批船只被毁。《史记·河渠书》中已记有一横贯东西的平原水道①,到隋时将其疏浚加宽命名为通济渠。据《山海经》等古籍记载“河出积石”“禹治河始功积石”。考远古山川形势,知黄河东南泛滥,出水口当在今淮北青龙山至涡阳石弓山之间,柳孜介于二山之间,正是大禹治水起始之区。

   世事沧桑,山河巨变,历史上的黄金水道今已不存。登临隋堤,虽不见清波柳浪,凭吊间令人感慨。“锦帆无复返天涯,隐隐长堤阵阵沙,最苦垂柳风雨夜,两行清泪怨琼花。”读史思古,当有无限教益。  尽管柳孜运河已不复存,但其遗址却以她千年千里之躯积聚窖藏着隋唐至元的大量沉船和陶瓷器,尤其古陶瓷,真是众窑荟萃,异彩纷呈,数千件遗珍已陈列于淮北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如今,经考古发掘出的柳孜宋代码头、端美凝重的唐宋古瓷、地下沉船……都是古代文明不朽的信息载体,是运河申遗的有力佐证,是古今中外罕见的运河考古珍藏。到柳孜寻珍,考隋堤史迹,撷运河神韵,览灿烂文明,陶冶情操,荡漾情怀。

   注:①平原水道:《史记·河渠书》“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

  信息来源: 淮北日报

主办单位:淮北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