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11月底,为期近两个月、主题为“忠义精神聚两岸,河洛文化耀中华”的洛阳关林关公圣像赴台巡游交流从10月8日开始,在台湾当地政府、相关庙宇和广大百姓的热烈欢迎和有力支持下,海峡两岸精诚合作、有序组织、进展顺利,声势浩大的关林关公圣像赴台交流圆满结束。
这次关林关公圣像赴台巡游,是继2010年关林关公圣像首次赴台巡游的五年后再次进入台湾。巡游关公圣像选用关公夜读春秋木雕坐像,在台绕境巡礼祈福历时近两个月,足迹遍布台湾中华道教关圣帝君弘道协会管理的东、西、南、北、中等五区共98家会员宫庙,组织十分严密、内容丰富多彩,包括起驾、接驾、开幕式、城乡踩街、法会、论坛、民俗演出等,是一次两岸关公文化的嘉年华。
关公圣像巡游宣传了河洛文化,促进了两岸人民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了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在台湾地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活动情况看,关公信仰在台湾信众广泛、根基深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河洛文化的故乡。占台湾人口84%的居民为古河洛人的后裔,他们自称为河洛郎或客家人,“根在河洛”。洛阳关林是关公的葬首之所,是我国品级最高、建庙最早的关庙,关公信仰的发源地,晋唐宋元时期随着古河洛人的迁徙关公信俗被带往江浙、湖广、闽南,之后随着闽南人迁徙台湾和明清郑成功、施琅收复台湾,又把这种信仰带到了台湾。所以洛阳关林又被称为福建、闽南、台湾关公信仰的血缘祖庙。共同的民族文化和信仰是海峡两岸友好往来的情结、纽带和思想基础,洛阳的文化人脉资源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关林接待了数以百万计的台湾观光客和关公信众,连续举办了19届的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已成为全球华人热情参与的盛事,台湾人从心灵深处把洛阳当作寻根问祖之地。当今,台湾很多人都信仰关公并奉为神明,仅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关庙有800多座,全部关庙近3000多座。台湾中华道教关圣帝君弘道协会是以敬奉关公为主神的民间团体,现有会员宫庙98家之多,2013年、2014年及2015年我们多次赴台与现任总会长陈展松联络沟通关林关公圣像赴台交流事宜,达成了交流共识,共同促成了此事。
在关林关公圣像启程、开幕和巡游阶段,台湾当地政府和关公文化团体都给予了高规格的欢迎和接待。10月7日,台湾中华道教关圣帝君弘道协会总会长陈展松等亲自来洛迎接,并随车(机)一路护送圣像启程。10月8日下午到达高雄后,先后在高雄机场和高雄市福诚高中体育馆,举行了隆重的台湾接驾活动和巡游启动仪式;当晚在高雄市区,从台湾各地赶来的98家宫庙主委和信众数万人、100余辆彩车(神轿),沿14公里长街、历时4小时,组织了规模盛大的关公圣像巡游踩街文化活动,关林圣像和彩车所到之处,沿途百姓信众、商业店铺翘首观看,焚香许愿,场面非常热烈,情景十分感人。10月9日,在高雄凤山文衡殿,举行了盛大的关林关公圣像莅台巡礼祈福开幕式暨祈安祭典团拜活动,高雄市副市长陈金德亲临致辞,台湾宫庙乡风浓郁的拜关公信俗场面,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洛阳市张世敏副市长应邀率团出席了开幕式,随后前往高雄市文武圣殿和凤山文衡殿、台北文武庙、花莲圣天宫、台东太平文衡殿、屏东统埔镇安宫等关帝庙进行了交流访问。
开幕式活动之后,关林关公圣像在台湾全境的文化巡游全面展开,先后抵达高雄、屏东、嘉义、云林、台南、彰化、台中、花莲、台东、宜兰、新北基隆、新竹,并在台湾中华道教关圣帝君弘道协会所管理的东区、西区、南区、中区、北区等五区50多个宫庙进行安座驻驾,接受广大信众进香祈福,同时,由各区会长和驻驾宫庙主委组织在所辖城乡地区进行了绕境巡游和祈福法会、民俗展演活动,桃园、花莲、嘉义、彰化富、高雄、台中市市长、台南、苗栗等地政府主要官员和上千名社会名人、财团法人分别参加了相关活动。据统计,关林圣像在台绕境巡游期间,几乎走遍了台湾所有主祭关公的庙宇,还应邀接受了台湾地区以供奉妈祖、佛祖为主神的其他众多庙宇团体和信众参拜,吸引前来参拜信众达到1500万人次,在台湾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关公朝拜热,为弘扬关公文化、沟通两岸亲情、增进名族文化认同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洛阳市台办)
洛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