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上清丸
发布时间:2017-01-12 11:12:51
荆门上清丸又称荆门积荫堂上清丸,是荆门传统的中成药产品,相传为荆门城南薰门外板桥头李氏“老积荫堂”家传秘制的常备良药。
荆门上清丸首创于明朝未期,迄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现由荆门市中医院生产。该产品主要用于治疗人体上焦之火,对头疼、头晕、偏上头痛、耳鸣耳聋、眼睛赤暴、眩烂流泪、口舌咽喉生疮痛烂、牙龈肿痛、牙齿疼痛、鼻内肿塞、鼻中生疮、风热咳嗽、伤风中暑、口渴唇焦、小便短赤等症有特效。
关于荆门上清丸的问世,民间曾流传李氏先祖李文光遇仙得秘方后,在南薰门外开上清丸药店济世救人的故事(在《荆门直隶州志》仙释篇中有记载)。因李氏家居荆门城南薰门外板桥头第一家,院内有一株用扁柏嫁接刺柏而成的双柏树,人称“鸳鸯柏”,树旁有古井一口,水质纯清,汲水制丸,故以“双柏古井”为上清丸标记。
李氏上清丸曾经严守传子不传女的家规,历来独家经营,因此直到1949年以前,一直称做“李老积荫堂荆门上清丸”。1920年,美国一传教士曾向李氏积荫堂购荆门上清丸,用特制铁盒盛装,带回美国,后行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1928年10月,在湖北省国货展览会上被评为特等产品,颁发了证书和奖章,行销鄂豫川湘粤诸省及京津沪市。1949年改为“积荫堂上清丸”。1954年由李氏家族联合生产,1958年公私合营后,定名为“公私合营荆门积荫堂上清丸”,1967年“文化大革命”给荆门上清丸以毁灭性的破坏,世代相传的匾额被毁,从业人员下放,上清丸厂改名为“荆门县立新制药厂”,不久又改名为“荆门上清丸厂”。后来有关单位虽致力于荆门上清丸的恢复生产和科研工作,均为徒劳。到1994年上半年以前,荆门上清丸几乎销声匿迹。1994年6月,在荆门市卫生局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与李氏传人李祖桂协商,达成一致协议,在荆门中医院内联合生产“荆门上清丸”,仍沿用李氏传统配方(去金箔,减少了镇静作用)和制作工艺以及“双柏古井”标志(不干胶标签),采用流行的硬塑包装,现年产6万瓶,产品供不应求。1996年增加经费和设备投入,扩大生产到10万瓶左右。
荆门上清丸外形似小蜜丸,规格为0.1克×40粒。主要特点:1、主治病症明确,对凡是邪热上袭的上焦实热病症都有较好疗效。2、剂量容易掌握,成人一次服6粒,日服3次,小儿酌减,超量2倍也亦无毒副作用,服用方法灵活,可以吞服,也可含化(1982年5月《中成药研究》曾载文介绍,荆门上清丸由于是一种浸膏丸,含化时可以保持有效的药物浓度),临睡前含化效果更佳,还可以泡茶饮用,清凉解暑。3、荆门上清丸为黑褐色浸膏浓缩丸,气香味苦,虫不蛀,鼠不耗,久存不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