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十番锣鼓
发布时间:2017-01-12 11:12:09
沙洋十番锣鼓是湖北省的汉族吹打乐,现为湖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沙洋十番锣鼓班,一般由10名艺人组成。据沙洋县民间艺人朱祖洪推定,仅朱氏家族传承谱系,最晚在清中期已在沙洋广泛流传。
沙洋十番锣鼓乐班以鼓、锣、钹、勾锣和大小马锣等10件乐器组成,以“清锣鼓”为主流。作为一种汉族民间音乐。主要分布在沙洋县域东部及汉江沿岸的地区。靠近长湖的南部地区,由于受江汉平原吹打乐风格的影响,“清锣鼓”的马锣数量有所减少,一般仅有5件或7件乐器组成。在县域以西的范围,则是加入了丝竹演奏的“丝竹锣鼓”,乐器组合达到10件之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中,曾按照农历纪年的方式对流行于楚腹地的民俗进行过言简意赅的记录,其中不乏关于“击鼓而歌”的描述。《岳阳风土记》也曰:“荆湖民俗、岁时会集或祷祠,多击鼓,令男女踏歌,谓之歌场。”楚人远思冥索,耽于玄想,偏于情感,倾向逸乐,崇乐尚钟。不仅仅是由于受到奇杰伟丽的荆山楚水激发,更有其悠久的传统与历史渊源。
沙洋十番锣鼓的“点谱”有近30种,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节奏形态,也就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演奏曲目:包括“盆中栽花”、“梅花盖顶”、“枯树盘根”、“乌龙摆尾”、“十三太保”、“左插花”、“右插花”、“十六捶”、“闹莲湘”、“双开头”、“双连响”等。“丝竹锣鼓”则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与丝竹并奏的曲目变异与发展。各种器乐的打法与全国各地基本相似。每个曲目天然浑成。以物喻情、以景喻情、情景交融、交叉变化、渐次推进、节奏明快、婉转亢奋。
沙洋十番锣鼓,按照锣鼓经和“点谱”的不同自由组合,并依据其功能不同,可以细分为喜庆锣鼓、祭祀锣鼓、哀伤锣鼓,依据需要变换情绪色彩;同时又可根据场合分为坐乐和行进锣鼓。这些锣鼓乐班广泛活跃在婚丧嫁娶、民俗活动等场合,发挥着汉族民俗文娱活动“中流砥柱”的作用。并且,各流派以地理区域为活动核心,向周边地区或县域境外辐射,构成发散性流布的状态,流传较广。
沙洋十番锣鼓的核心区域在沙洋县境内。东以清明湖派为代表;南以长湖派为主体;西南以五曾沈派占主流,以三足鼎立的姿态向邻近区域辐射,潜江、天门、江陵、当阳等地区都成为这一乐种的辐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