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研究

说“堨”

发布时间:2022-06-15 10:48:18

  □ 歙县 邵宝振

  徽州山环水绕,山多田少。土壤瘠薄,不利耕种。且为季风性气候,梅雨季节,大雨倾盆,江河暴涨。而夏秋炙热炎炎,又容易形成旱灾。“地隘斗绝,厥土驸刚而不化。高山湍悍少潴蓄,地寡泽而易枯,十日不雨,则仰天而呼;一骤雨过,山涨暴出,其粪壤之苗又荡然空矣。大山之所落,多垦为田,层累而上,指至十余级,不盈一亩。”这段刊载于清顺治《歙县志》卷一《舆地·风俗》中的文字对徽州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有较为生动形象的描述。在徽州各地,为了保障农业生产与丰收,历代十分重视农业水利建设,开挖水塘,兴修堨坝,汲水以灌。

  堨,在徽州方言中读“褐”( hè)或“辉”( huī),为吴楚方言。按韵书,堨有“揭”、“竭”、“遏”音。“堨”作为一种古老的水利设施,与堤、坝略有不同。“凡叠石累土截流以缓之者曰坝;障流而止之者曰堤;决而导之,折而赴之,疏而泄之曰堨;潴而蓄之曰塘;御其冲而分杀之曰射。”(民国《歙县志》)可见,“堨”是潴水以流,疏而导之,重在利用。堨,是徽州人民长期与大自然作斗争,于生产实践中的产物。徽州河流大都在山间蜿蜒,落差较大,人工汲水费时费力,在河的上游筑坝,蓄积水源,抬高水位,开挖沟渠,利用自然落差,河水从沟渠中流入田地之中,省时省力。用时关闭水闸,疏浚沟渠;不用时关闭沟渠,除去水闸,于农业生产十分的便利。

  清代沙溪方卜频在《隆堨记》中说:“新安之为郡,山多田少。陂塘蓄水者无论矣,惟临溪田坂筑堰凿渠,谓之堨。皆云堰也。歙之堨,所灌田亩或千计,或百计,虽旱不事桔槔,而水源自远堨之为利,亦广矣哉。”桔槔,俗称“吊杆”、“称杆”,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

  西汉时期,徽州境内即有挖塘蓄水、开沟引灌之举,为徽州水利设施的最早记载。据罗愿的《新安志》记载,宋代歙县有堨226处,休宁210处,婺源17处,祁门975处,绩溪117处,黟县190处。明初,徽州六县有堨322所,清康熙年间有堨633所。由于统计口径不一,其实际数字远远大于志书所载。如歙县建国初统计,全县有堨1278座。1956年水利工程调查,全县有名称的堨有1963座,灌溉面积2740公顷。堨有大小,小堨蓄水灌溉数十亩,中堨灌溉数百亩,大堨可达数千亩甚至万亩,如鲍南堨可灌溉3700亩,吕堨灌溉2万余亩。鲍南堨位于岩寺镇孙公桥下流200米的丰乐河上,始建于东晋咸和二年(327年),新安太守鲍宏倡建,初建为木桩石坝,坝长160丈。干渠自岩寺镇潜虬山下入口,流至郑村路口分南、北两支渠;北支渠经梅村至后村;南支渠穿官路桥下,经下路口、鲍屯、上市、大址村、向杲,与张潭堨合,更会山涧之水,迤北穿衮绣桥至黄屯出口,灌溉田地3千余亩。吕堨建于梁大通元年(527年),位于西溪南村上溪头的丰乐河上,新安内史吕文达倡建。初建的引水口在石桥村的黄荆潭。吕堨渠长计10余公里,引水灌田可达2万至3万亩。据《吕堨记》载:坝约高五丈有奇,横阔二十余丈,引水入渠。南渠地势较高,灌田一万余亩,北渠地势较低,田则倍之。两堨历代皆有修葺。

  初始,堨的建设十分简单,在河流中选一处相对狭窄的处所,将松木砸入土中为经,以荆条、竹条为纬,上面再覆以沙石、杂草,就可以起到蓄水的作用。清代沙溪淩应秋在《堨论》中有较详细的描写:“歙北之堨,即渠堰也,其名有富堨、隆堨、粟堨、梅堨,为田万余亩,胥赖堨水以灌田。而堨水取之于大溪,溪低而田高,筑坝丈许,斫木为架,名曰木苍。内塞石块,外覆沙草,横绝中流,尽弥罅漏。必至一二日始水蓄,而入圳,入圳而灌田矣。”但山洪暴发时,土堨往往被冲塌,每年修复,费财费力。所以,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逐渐开采山石以筑,并且堨的修建得到进一步改进,修有泄洪口,水位可根据需要予以调节。有些大的堨,专设堨甲进行日常的维护。据《沙溪集略》卷二记载:本里富堨设堨甲一名,工食谷每年十八斗;隆堨设堨甲一名,工食谷每年十八斗;本里皇呈堨堨甲一名,工食谷每年二十斗。

  民国以前,徽州大的堨多由府县倡修,民众出工出力,也有富商、地方绅士捐资或私人独资修建的。小的堨多由民间倡修,堨首、堨甲、董事和大众组成相对松散的水利管理组织,经费来源于按户摊派或堨基产业。水利维修与春祈秋报是水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民国时期,大的堨多数属于地主或宗祠管理,有专门管理组织和管理办法,属于宗祠的堨免费灌溉,兴修费用由祠款开支;众多的小堨由受益户自行管理。有的堨订有管理条例,明确用水分配、维护、纠纷调处等相关事宜。历代府县对堨的管理也是很严格的,笔者在田野调查时发现一通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奉府宪示禁”碑,其主要内容为加强歙县西乡鲍南堨、八官堨的管理:“如届春夏水满,不得在该石磅往来,恐防失足;亦不得在于堨内钓取鱼虾,损害石堤,侵挖堨磅;至秋冬水涸之际,近堨居民不得倾倒瓦砾,致塞水道。倘有前弊及簰夫、地棍抽窃堨口木坝,害载水源,许各堨示印,行赴府呈禀,以凭立拿严究,断不姑宽,各宜凛遵毋违!”

  大大小小的堨的修建,对保障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清末徽州知府刘汝骥在《陶甓公牍》中收录了歙县汪达本于宣统元年(1909年)的一个调查报告——“歙县绅士办事之习惯”中,有这样一段话:“渔梁坝之修复,由程氏乐输;万年桥之重新,由绅商赞助;其利百世,行人赖之。就今岁论,亢旱近四十日,山塘田禾半皆枯槁,惟吕堨、昌堨、鲍南堨工程完密,一律有秋。此效果之尤彰明较著者也。”歙县县令靳治荆有一首《咏隆堨》诗:“隆堨依时浚,淩家世代传。桔槔间外舍,水泽满千田。秧插频加粪,禾收早易钱。先人遗此业,无用叹凶年。”

  有些村落因堨而名。吕堨以吕湖为名,又以堨名村,逐改湖田为堨田。富堨为唐代沙溪淩氏创建,宋元以后,有汪姓者居富堨圳旁,因堨名村,故称富堨村。后汪氏与淩氏共同管理,淩姓疏渠,汪姓筑坝,并同买村口石山二十亩,名为堨山。又共建雨粟庵,每岁征茶租完课。山为凿石修筑坝圳之用,庵为首事憩息之所。堨,作为徽州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