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山 戴耕玖
清初文学家,歙人张潮在《洪愫庵玉图歙问序》中记述了一次壮观隆重的关于黄山的文化活动:“王凤洲先生来游黄山时,三吴两浙诸宾客从游者百余人,大都各擅一技,世鲜有能敌之者,欲以傲于吾歙邑中。汪南溟先生闻其至,以黄山主人自任,租名园数处,吴浙来者各各散处其中,每客必有一二主人为馆伴,主悉邑人,不外求而足,大约各称其技,以书家敌书家,以画家敌画家……无一不备。与之谈则酬酢纷纭,如黄河之水,注而不竭;与之角技,宾时或屈于主,凤洲先生大称赏而去。”
文中的“王凤洲先生”,名世贞,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曾任兵部左侍郎,为当时的文坛魁首。“汪南溟先生”,名道昆,歙县人,明代军事家、诗人、戏曲家,嘉靖二十年(1547)进士,也曾任兵部左侍郎。因二人都在嘉靖朝作过兵部高官,史称“南北两司马”。
张潮的“王凤洲先生来游黄山”的语句,后来渐渐衍变为“两司马率三百文士游黄山”的文坛佳话。这话题一直是黄山人津津乐道,引以为荣的,但是,除了张潮的文字外,还真的很难找到更多的确切的资料,来证实“两司马”同游过今天的黄山风景区。
试想,如果游历了黄山,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家王世贞,怎会没有关于黄山的只言片语呢?另外,连陪同他游览黄山的擅文辞,工诗词的汪道昆也没有文字记录此次盛况。这实在是有悖常理的。
再试想,组织安排好这样一个三四百人的庞大的旅游团队,即使是在今天,也是很有难度的。一是,当时的黄山景区根本上就没有能容纳几百人的服务设施——黄山南面只有一座规模不大的祥符寺与一所极小的道观步云亭(今慈光寺),汤口也只是一个不大的程姓村落。近百里的进山途中,也没有能接纳三四百人的驿站或寺院。
二是有资料表明,当时游黄山是很劳民伤财的,需有很强的经济实力。明末抗清英雄江天一的《为黄山致远方游客书》就讲了几十年后明末期,来游览黄山的达官贵人越来越多。黄山附近的地方官员和士绅经常为此而煞费苦心,疲于奔命,因为黄山地处偏僻,民力凋敝,地方财力物力对此难以支撑,以致官民对此怨声载道,并将造成此种难堪的原因,归罪于黄山:“此数十年来,舟车不绝于城瘭,有司供命而罔暇……盖一游客而破中人十家之产,恒数十倍。井里凋瘵,怨咨载涂〔途〕,莫不归罪黄山。”
这种情况还是发生在明万历普门开山之后。在此之前各方面条件更差,接待难度更大,也就是说,辞官归隐的汪道昆要一次性地组织这个三四百人的团队游览黄山;同时,他还要组织双倍于客人的轿夫、挑夫、骡马……即使有乡绅赞助,客人出钱,他也是力所难及的,或者说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说张潮的“王凤洲先生来游黄山”的语句,属子虚乌有,这也可能冤枉了他。还有一种可能——当时的“黄山”与现今黄山景区是不同的概念。这在史料中可找到佐证——当时黄山的地界不如今天这样明确。户部左侍郎汪玄锡嘉靖壬辰(1532年)的《黄山游记》就有“土人于潜口以内山皆呼为黄山”说法;清乾隆年间的黄鉞曾在潜口见“黄山发轫”四字;就是现在,歙县南乡农民进潜口以北采茶,也称到“黄山”。所以,王凤洲先生来游的“黄山”极可能是现在徽州区潜口北面的丰乐水库景区一带的古谼中。在汪道昆的《谼中记》与清初雪庄画图中,这里景致幽雅,美不胜收,有着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韵味。
虽说,“南北两司马”游黄山存在疑问,但汪道昆数进黄山,还是确凿无疑的。黄山“丹井”、“试剑石”两处石刻是他的手迹。他在黄山也写了不少诗词。他的《九龙潭》至今广泛流传。
摩天积石递灵湫,客子寻源到上头。
吴楚江分双白发,轩辕宫近九垂旒。
昆仑西北星连海,瀑布高低汉倒流。
忽漫盘空云气合,群龙应奉帝车游。
关于“王凤洲先生来游黄山”之事,近代学者许承尧老先生也曾质疑。他在《歙事闲谭》中仅名为“王弇州诸人游歙”。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