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渊源

程元凤与丞相源

发布时间:2022-06-23 12:21:37

  黄山 戴耕玖

  在行明刻印的《黄山图经》中,历史最久远的是黄帝炼丹,其次就是“东国僧”的传说了。经载:南朝刘宋年间(公元五世纪),新罗国(朝鲜古国名)一个僧人就来到黄山结茅修行了三十年,忽一日,参透佛法,成佛升天。他卓杖成灵锡泉,掷钵成钵盂峰。峰下的源流,因此而名为“掷钵源”。

  这“掷钵源”水静静地流淌七百多年,南宋嘉定年间,一个秀雅俊朗的少年住进了源头边的一方岩窦。白天,松风竹影伴他朗读;夜晚,油化松香为他照明。环境优美,天资聪慧,专心致志,多年苦读,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二十八岁的程元凤从这深谷源头,清风白云中走出,一考就举进士,于是,南宋的历史上增添了一位满腹经纶,一腔正气的栋梁之才。

  他品行端正,智慧超群,政绩卓著,累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吉国公,卒后谥“文清”。黄山钵盂峰下的“掷钵源”,因此更名为“丞相源”。黄山文化发展史,也因此添加上了一笔纸墨飘香的儒家文化。

  黄山确实应该为他留名。他是南宋著名理学大师朱熹逝世那年出生的,这正是程朱理学发展的成熟的阶段。身为程朱阙里人,他自然自觉地成为程朱理学的追随者。皇帝任命他为太学正、右正言的官职,他都因官职中有他祖上的名讳而辞职不干。由此可见,他严格遵守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治国有方,政绩卓著,任饶州知府时,他访民疾苦,昼夜用心,宽诛察诬。任丞相时,他上奏疏,要求皇上做好正心、待臣、进贤、爱民、备边、守法、谨微、审令八件事。他辅佐宋理宗施行罢黜史(弥远)党、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等改革措施,使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得到短暂的发展,史称“端平更化”。他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权相郑清迁贬正直的官员,他力争召回;奸相丁大全谋夺相位,他羞于为伍,愤辞相位。

  由于刚正无畏,程元凤也因此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与郑清、丁大全相持抗争多年,到了理宗执政后期,朝政又落人奸相贾似道之手。贾似道授意监察御史陈宜中参劾程元凤。他罢相而归。

  青中年时,程元凤风流倜傥,雄心勃勃;到了晚年,他有点心灰意冷了。三十年的宦海官涯硬把一个济世栋梁磨损得如朽木枯枝一般。他后来曾两次回过黄山,留下了两首诗,而这两首诗又有意无意间反映出了他政治生涯的两个阶段的心境。

  公元1262年前后,官拜少傅、右丞相兼枢密使,进封吉国公的程元凤回到黄山。他漫游白云溪时,溪畔神形兼备的虎头岩吸引了他。

  共趁云龙会,尔何独负隅?猝逢惊履尾,熟视稍摩须。

  野老与相狎,行人畏不趋。敢烦猿臂手,射此老於菟。

  诗意畅快,心情愉悦,雄姿英发,引用李广射虎的典故所表现出来的雄心壮志,更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但是,五年后,他在胞弟程元岳的陪同下,第三次来到“丞相源”时,身心不再雄健。他赋诗一首:

  解鞍小憩索胡床,五载重来两鬓霜。庭下幽花迷蛱蝶,屋头乔木弄笙簧。棣华喜逐团栾乐,柳絮从教上下狂。明月浮丘访仙伯,径迷芳草马蹄香。宦海沉浮,丞相老了。身心憔悴,两鬓如霜的程丞相连小憩也要讨一张胡床靠靠。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老丞相焦心、伤心、更灰心。“明月浮丘访仙伯,径迷芳草马蹄香”。热血变冷水,良才成隐士。

  到了明末时,一个叫寓安的高僧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庙宇,先名为“掷钵禅院”,后又改为“云谷寺”,但老黄山人还是习惯称这里为“丞相源”。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