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26日电 题:遇见贵州 他们眼中的“桥”
作者 王婵娟 王泽熙 朱淑雨
8月22日,2023多彩贵州·第十六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在遵义市绥阳县双河洞景区开幕。本届大展以“跨越·通往世界的桥梁”为主题,共分为一个主题展、三个专题展和两个特别展,共展出近千条(幅/组)摄影、摄像作品,展出将持续到10月8日。
展场位于亚洲第一长洞——双河洞内外,水洞、旱洞并存的双河洞是中国最大的溶洞群,堪称为一座“喀斯特天然洞穴博物馆”,这是贵州首次将洞穴奇观与影像艺术作品融合呈现,构成了富有诗意的“艺术空间”。
入选的千余幅摄影、摄像作品多视角、多方位展现了贵州万桥飞架的壮阔图景,彰显了生气蓬勃、开放奋进、多元包容的多彩贵州新形象。来自国内外的众多摄影师、嘉宾齐聚一堂,共话桥梁与溶洞之美,感叹用3万座桥梁架起“高速平原”的贵州奇迹。
“桥”见贵州,多彩如虹。贵州素有“桥梁博物馆”之称,有超过2.8万座桥梁,世界前100名高桥近半数在贵州,几乎包揽了世界已建的全部桥型。而在绥阳,众多独特风貌的古桥、民族桥、天生桥,也彰显着当地的历史文化之美。
位于绥阳、正安两县交界的赤尾溪河上,地处双河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内的“公馆桥”历史悠久,距今已有近120年的历史,其连接着两地百姓幸福生活,当地村民也一直将它视为平安桥、和谐桥、幸福桥。
因拍摄公馆桥而荣获《小桥流水 幸福人家》类别一等奖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遵义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绥阳县摄影家协会主席杨进表示,之所以选取这座桥拍摄,不仅因为它是展示绥阳的标志性历史建筑,也是想将桥和本地文化、旅游有机融合,成为绥阳走向世界、走向省内外的桥梁和纽带。
杨进
“公馆桥是座古老的石桥,我想用镜头展现出古老和现代的有机碰撞,产生出文化的火花,让我们通过桥梁走向世界,让绥阳的文化旅游更好发展。接下来我也会立足诗乡大地,植根老百姓,把镜头对准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为我们绥阳的高质量发展加油鼓劲。”杨进说。
万桥飞架,天堑通途。一座座雄伟壮丽、形式各样的桥梁为摄影师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而其背后的桥梁建造者也成为了众多摄影师镜头聚焦之地。
本次大展设置了《修桥的人》这一篇章,其摄影作品围绕记录大桥的建设,生动讲述了贵州桥梁超级工程的重要意义和生动故事,展现了众多桥梁建造者的精神风貌。
谭丽华
黔西南州老年摄影学会会员谭丽华所拍摄的图片在本次大展中荣获了《修桥的人》类别一等奖,她说:“我热爱摄影已经五六年了,一直热衷于拍摄和记录图片背后的故事,这次也是在兴义市环城高速公路峰林大桥建设过程中,抓拍到了两名工人在施工劳作的瞬间,我觉得特别打动我,第一时间就记录了下来。”
谭丽华表示,本次在溶洞间举办摄影大展,让她感到特别新奇,在和众多摄影师的交流中,看到了大家努力发现美、捕捉美的摄影精神,也被当地的溶洞景观所折服,“第一来到双河溶洞,很大很漂亮,各类钟乳石造型非常独特,我回去后会推荐给更多摄影师朋友,用我们的相机拍摄出更多的溶洞美景,扩大宣传。”
徐波
中国金融摄影协会会长、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多彩贵州·第二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风光类一等奖获得者徐波已是第二次来到贵州,多年来致力于关注西部山水的他,对绥阳的大美风光和优良生态赞不绝口:“我喜欢的是风光摄影,这次来绥阳的时间比较短,但是看到的森林植被、溶洞景观都十分让我震撼,我期待在这拍到完美的自然风光,也想进一步关注绥阳百姓的生活状态,展现因路、因桥而兴的新农村的新变化。”
自2008年举办以来,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摄影师参与其中,通过“影像”这一无国界的语言艺术,积极推动世界影像文化艺术交流,其成为了外界了解贵州、读懂贵州的一个窗口,为贵州在海内外的形象展示、传播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完)
主办单位:贵州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