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贵州要闻

贵州绥阳:旅游资源串珠成链 吸引游客打卡

发布时间:2023-09-06 15:12:27

中新网贵州新闻9月6日电 题:贵州绥阳:旅游资源串珠成链 吸引游客打卡绥阳

作者 娄云霄 何陈晨

绥阳生态环境优美,共有旅游资源单体693个,已建成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6个,是一个同时拥有“洞、林、山、水、泉、园”复合型旅游资源的旅游宝地。

洞穴音乐周

近年来,绥阳县坚持“品牌带动、串珠成链、丰富业态、特色发展”,紧扣“洞林秘境 翡翠山水 诗画绥阳”品牌定位,重点做好“旅游+”“+旅游”文章,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随着毕业季及暑期的到来,绥阳县各旅游景区迎来出游高峰,其中“研学游”“避暑游”持续走俏。

研学游 行走的书本与课堂

“宏伟而又绚烂!”暑假期间,来自遵义的研学学生杨皓先被双河溶洞内绚丽的景色震撼发出了惊叹,“以前只是在书上学习什么是喀斯特地貌,但这次是自己真实感受到了大自然创造的鬼斧神工,感觉非常棒。”

一进入暑期模式,研学旅游便受到大量学生和家长的关注,游走在山水之间亲近大自然、开展科学探索、进行户外探险、接受科普教育、体验非遗文化……研学旅游成为了“行走的书本与课堂”,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新奇体验,还充实了暑期生活。

依托丰富的地质和自然资源,地处神秘北纬30度的十二背后旅游区,峡谷绵延、天坑幽深、地缝神秘,庞大复杂的双河洞系统雄居亚洲第一,这里俨然是一本活的喀斯特地学和生物学现实版教科书,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游旅客。

据了解,2018年,绥阳县十二背后旅游区被评定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独具特色的“体旅研学线路”以及标准化、品牌化、多元化的研学旅游模式,已经成为十二背后的一张“老字号招牌”。

“在我们的研学课程中,户外探险和非遗文化传承都非常受欢迎,今年的研学旅游市场再次升温,与同期相比,接待量和预订量都在持续往上增加。”十二背后双河洞景区负责人罗建军说,“截至目前已完成接待4万余人次,日最大接待量两千余人次,据估算,当下每个月能带动实现旅游综合性收入大约150万元。”

盛夏七月,背靠卧龙湖3A级旅游景区的区位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绥阳县中小学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又一次迎来了研学热潮,学生们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传统农耕技巧与现代农业的巧妙融合,还能够体验插秧、播种等农事活动,收获劳动乐趣。

炎炎夏日,暑气正盛。在开往绥阳县中小学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的中巴车上,孩子们迎来了“研学旅”暑期夏令营的第一站旅程。

“民以食为天,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谷分别是哪五种粮食吗?”

“稻、黍、稷、麦、菽……”

识五谷以通世道,知农事以晓农情。跟随着教员的脚步,孩子们走进了农耕文化教育馆,通过丰富的图片、影像资料和教员生动的讲解,学生们认识传统农具,了解农耕故事,学习农耕知识,知晓农耕变迁,接受农耕文化浸润。

“我不仅认识了许多农耕的工具,领会古时候人们的智慧,还了解了一些播种的知识,比如玉米要在春天播种,夏天就可以收获,农民伯伯一年四季都在辛苦劳作,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珍惜粮食,不浪费。”夏令营学员杨雨昕深有感触地说道。

绥阳县旅投公司新闻传媒负责人陶鑫向记者介绍,该基地将继续挖掘自身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探索开设更加丰富的研学教育课程,同时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科普宣传力度,吸纳更多学生到此开展研学活动。

“在课程的设置上,我们通过‘走出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各种文化与劳动的乐趣和魅力,让孩子们在游中学、在学中研,这样的‘流动课堂’,充分发挥了大自然的育人作用,我们会始终秉承‘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设置课程,丰富活动形式,强化实践体验,扎实推进研学教育。”陶鑫表示。

目前,绥阳县进一步树立和深化“自然的孩子,孩子的自然”理念,全面整合教育、旅游、文化等资源,开发设有地质科普、探险运动、自然教育、诗歌文化等70余门研学课程,推出了5条精品路线,打造了12个重点研学基地,实现“学生研学”向“全员研学”转型,先后已承接省内外研学旅行青少年40余万人次。

避暑游 美景与清凉同享

推门即见山水、尽赏青绿,在农家小院里乘凉休憩,于山野田园中体验农趣,一日三餐品尝农家特色美味,每晚在凉风习习中安然酣睡……近年来,凭借凉爽的气候、良好的生态、优美的风光、优质的服务,以及农业观光、采摘体验、田园综合体等丰富资源,绥阳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引来八方游客前来避暑度假、休闲娱乐。

“菜来咯,还有最后一道菜,立马就上!”中午时分,位于宽阔镇红河村的红河聚闲山庄内,热闹万分。老板娘叶素珍正在厨房准备大伙儿的午饭,随着一声“开饭咯”,大厅外等候的客人自觉在窗口排队等待盛用今天的午餐。

一入夏,重庆、四川等地便上演“烧烤模式”,酷热的天气让不少游客如同“候鸟”一般迁徙到绥阳生活。宽阔镇红河村地处绥阳县西北部,属丘陵山地,平均海拔1215米,夏季平均气温在25℃,山野清净,凉爽宜人,是不少游客眼里的避暑天堂。

每当清晨和傍晚,阵阵凉风袭来,茂密的植被和树林为游客提供了天然的“遮阴伞”。他们或在凉亭跳舞唱歌,或在长廊休闲聊天,或在房间弹琴鸣奏,尽享清凉时光。

今年第一次来绥阳避暑的湖南游客杨智昌,每天都能在这呼吸着新鲜清爽的空气,享受着美好的避暑纳凉之旅,谈起在绥阳的避暑生活,他赞不绝口,“我们是从湖南自驾游过来的,不仅住的民宿干净又舒适,这里的特色菜豆腐鱼也很有特色很好吃。我们还去了绥阳的双河洞、双门峡、万佛洞景区,感觉整个环境特别优美,空气质量非常好,总的来说,这次避暑我们是非常满意的!”

随着避暑旅游前景发展向好,前来避暑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各式农家乐与民宿如雨后春笋一般应运而生,村民们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朱水鱼是枧坝镇美景自然村第一个开办民宿的村民。过去,他和妻子一直在外打工补贴家用,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朱水鱼带着重庆的好友回到老家小住了一段时间,凉爽怡人的气候、青山绿水的乡村环境、宁静舒适的田园生活让好友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这也让朱水鱼看到了发展“避暑经济”的商机。

2008年,朱水鱼便利用自家的农家小院开办了民宿客栈,他将每间房间打造成了标准客房,两个月下来,朱水鱼一家的收入比外出打工都高出很多,发展民宿产业的良好势头更加坚定了朱水鱼要扩大规模的信心,他将自家的客房从当初的5间扩展到现在的24间,收入逐年攀升。

“一般六月初我们的所有房间就被订完了,重庆、四川等地的游客居多,他们一般要住到九月份才回去。”朱水鱼笑着说,“我觉得做民宿产业非常不错,这两个月接待游客的收入,就能保障我一年的支出,还能在家照顾好一家老小,比在外打工要强得多。”

当前,绥阳县的宽阔镇红河村、枧坝镇美景自然村、温泉镇双河村、大路槽乡文星村等乡村旅游点正呈集群化、特色化和适度规模化发展趋势,为绥阳发展乡村旅游和避暑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仅2023年6月就有4.30万人次自驾到绥阳旅游。

2023年以来,绥阳县还围绕“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季季有爆点”策划了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文旅活动,持续开展了“重庆万人自驾游绥阳·百车自驾游”、十二背后洞穴音乐节、“穿越双门峡·千人徒步行”等活动赛事。五一期间成功推出的“多彩贵州·别有洞听”溶洞音乐节,网络直播观众超过3000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2023多彩贵州·第十六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也在绥阳县十二背后双河洞景区成功举办,先后吸引了来自美、英、德、法等国家的摄影师走进贵州,走进绥阳。据了解,今年上半年,绥阳县累计接待游客279.31万人次,同比增长30.65%,全县旅游收入28.84亿元,同比增长40.89%。

2023年,绥阳定下旅游发展新目标: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聚焦流量、质量“两大提升”,紧盯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旅游业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不断延伸文旅产业链条,全力推动旅游综合实力和旅游经济效益提质增效,实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我县将重点打造以溶洞为主要元素的音乐节系列品牌活动,并持续创新谋划爆款业态项目,推出洞穴科考节、校园好声音、拳王争霸赛等活动赛事,让更多的人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发现”绥阳,全面提升绥阳旅游资源传播聚合影响力。”绥阳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李云表示。(完)

主办单位:贵州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