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台青,家乡在台湾高雄,毕业于北京的中央音乐学院,是一名古筝老师、音乐美学研究者,定居在贵州毕节。”9月20日,在黔台会文旅产业考察活动中见到蔡芳咏,她这样介绍自己。
蔡芳咏身穿苗族服装打卡黄果树瀑布
作为一名“90后”青年,今年已是蔡芳咏来到内地的第17个年头。目前,她与家人在贵州毕节经营着一家专门从事古筝制造的企业。蔡芳咏介绍,自己的父母原本也是在台湾从事古筝制作和销售行业,婚后在丈夫的提议下,家人决定把古筝制作的生意带到毕节。
“2006年,我来到北京参加音乐文化交流的夏令营,那次活动让我深切感受到两岸文化的共性与差异。”蔡芳咏说,因为对音乐的热爱,也为了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12岁那年得到父母同意后,她独自来到了北京求学。
同时,也因为音乐的缘故,让蔡芳咏结识了她的先生,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的贵州毕节小伙彭士泳。而今,在当地政府惠台政策的帮扶和家人的精心经营下,蔡芳咏家的古筝生意已走上正轨,销路覆盖国内近30个省市、自治区,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贵州非常具有潜力,可以很好地实现小城市的‘大梦想’,是一块艺术宝地。”蔡芳咏说,多元的民族文化,大量国家级非遗项目,以及蜡染、苗绣、大漆等,这些都为她提供取之不尽的艺术价值,让自己拥有更多文创的思想碰撞,如何把这些元素结合到古筝的设计制作中来,也是她今后着力思考的发展方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江南)
主办单位:贵州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