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0月28日电 (周燕玲)新时代黔灵百姓讲坛27日举行第八讲,贵州省阳明学学会副会长、贵州龙场王阳明研究院院长李小龙为120余名观众带来《龙场悟道与文化自信》专题讲座。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可谓源远流长,人才辈出,但能同时做到“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人物为数不多。明代的王阳明,便是其中的大儒,一生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既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又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
《明史》记载:“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王阳明年谱》记载:“(明正德)三年戊辰,先生三十七岁,在贵阳。春,至龙场。先生始悟格物致知。”
真实的“龙场悟道”是怎么回事?在龙场为什么能悟道……讲座围绕《龙场悟道与文化自信》主题,以贵州转化运用阳明文化为例,从对王阳明的再认识、准确定位阳明心学、龙场悟道始末、阳明心学进一步增强了贵州文化自信、王阳明的贵州感受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
李小龙表示, 明代,贵州学术文化中最重大的事件,莫过于王阳明入黔并在贵州龙场“悟道”,传播心学。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在李小龙看来,“龙场悟道”的现实意义即:不忘初心的执着精神、向内求理的创新精神、为国为民的担当精神、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心外无理的良知精神、胸怀天下的开拓精神。准确理解“知行合一”的当下意义,即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贵州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黄昌祥说,阳明心学的思想精髓中,“知行合一”蕴含了理论联系实际、主体与客体统一,“万物一体”揭示了万物休戚与共生命体的本质。作为贵州人,要深入挖掘整理、广泛传播推广、大力宣传普及阳明文化精髓和实质,持续深入发掘阳明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阳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贡献力量。
聆听讲座的部分观众坦言,要汲取“龙场悟道”的有益养分,任何时候都像阳明先生一样,虽身处绝境仍胸怀天下,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在常学常新中开阔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今年12月前,讲坛还将聚焦:“中华古诗文吟诵之美”由博雅书院的石行院长主讲;“认识脚下的土地:抗战时期贵阳城市早期现代化”由贵州省委党校敖以深教育长主讲。(完)
主办单位:贵州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