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贵州要闻

贵州桐梓:培育家庭农场 助力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2023-11-13 14:11:01

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12日电(李甜甜 陈桂良)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高度重视家庭农场的培育工作,家庭农场数量稳步增长,发展质量日益提升,正逐渐成为群众收入的增长点及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着力点。

近日,记者来到桐梓县风水镇坪子村村民王思发的养殖场,见牛舍干净整洁,一头头肉牛整齐排列。

“风水镇党委政府组织我们去培训过几次,讲了很多关于种养殖的知识,比如说肉牛疫情防控以及卫生等方面。”风水镇坪子村村民王思发说,周边的很多养殖户都来他的家庭农场参观过,他也会给大家讲很多发展经验。

坚持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引导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经营中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加强示范农场创建是我县发展家庭农场的基本原则。王思发家庭是风水镇家庭农场的其中一户,养牛9年,他成立了桐梓县思发养殖场,牛产业成了他家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两年在党委政府的号召下,他学着规范发展肉牛养殖,同时用腐熟牛粪种植有机红粱,不少人前来学习。

“今年是养牛的第9年,9月份刚把养了1年多的15头牛卖出去。”王思发开心地说,9月份连本带利刚卖了20多万元,紧接着又买了15头牛到农场。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风水镇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种植、养殖业,肉牛、高粱等成为了群众家庭农场的产业之一。今年,桐梓县广泛宣传发动,坚持以发展农业为前提,对农村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同时满足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的农户,掀起建设家庭农场的高潮;针对初具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具有建设家庭农场潜力及意愿的农户,用“点穴式”宣传和“保姆式”服务,快速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家庭农场。

“风水镇坚持以群众为中心,结合实际,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发展家庭农场。”风水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李宏告诉记者,风水镇以肉牛、生猪、蔬菜、红粱等为主导产业,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市场规律,不断发展壮大家庭农场,让想干、能干、会干的家庭农场引领风水镇农业产业发展。

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元,从事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风水镇以“党支部+合作社+农场”的发展模式,通过党建引领,村(社区)党支部宣传引导,合作社提供专业服务,家庭农场主自主经营,实现效益最大化。截至目前,该镇肉牛存栏12000余头,年出栏6000头以上,产值上亿元。

“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和物资上的服务,群众各方面的技术得到了保证,采购牛的数量逐步加大,家庭农场的数量不断壮大。”贵州捌联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方勇介绍。

今年10月,桐梓县印发《桐梓县实施家庭农场“1511”工程引领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立足桐梓县“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粮油、畜牧、蔬菜、方竹、全域旅游产业等,按照“发展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发展路径,计划每年培育年经营收入超100万元的家庭农场10家以上,超50万元的50家以上,超10万元的稳定到1000家以上,辐射带动农民就业10万人以上。

风水镇泡通村村民佘兴刚今年养了30头肉牛,还种了水稻、高粱、花菜等农作物。“一年下来,整体收入在60万元左右,纯利润应该有10多万元。”他高兴地说,一个家庭就像一个农场,在农场里工作,自己当老板,钱都是赚到自己腰包里的。

近两年,小水乡也探索以“党建+家庭农场+农业人才”的发展模式,通过流转闲置土地,盘活闲置资源,加速培育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经济效益,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在小水乡石场村,王维忠是家喻户晓的家庭农场主。他曾在外地务工,2017年回到小水乡发展农业产业和养殖业。现在,他的家庭农场种植有60亩柑橘,养殖了60头生猪、150只羊。去年,农场实现纯收入26万元。

“自己办家庭农场比打工要自由点,收入还比打工要强点。”小水乡石场村家庭农场主王维忠说起家庭农场的收入,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桐梓县共计发展各类家庭农场788个,涉及种植业、畜牧业等。下一步,桐梓县将重点围绕山地特色产业,并鼓励农民返乡创业、人才领办、示范带动、服务指导等方面加大力度,合力推进家庭农场培育壮大,逐步实现家庭农场成为我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不断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完)

主办单位:贵州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