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贵州要闻

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侧记

发布时间:2023-12-04 15:03:10

中新网贵州新闻12月1日电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我们通过发展‘茶麻菇稻’特色产业,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100万元。”谈起村里的大变化,村民余大培感到特别的自豪。

近年来,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坚持抓党建引领,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坚持党员带头,全民参与,聚焦增强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南猛村采取抓支部建设提升组织力、抓教育培训提升战斗力、抓集体经济提升发展力、抓乡村治理提升形象力的“四抓四提升”工作措施,进一步深化支部建设、抓好产业发展,倡导文明乡风,带动村民共治,一幅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和美画卷在云岭之间渐次铺开。

抓支部建设 提升组织力

“大家利索一点,把这些蔬菜分装好,在晚饭前送到老人家里。”初冬时节,南猛村党群服务中心热闹非凡,党支部书记余洪先带领支部成员有条不紊地将一袋袋新鲜的青辣椒、西红柿、茄子等进行装袋,送至独居、高龄老人和贫困家庭的家中。

“我年纪大了,冬天一到这腿脚更不方便,这些蔬菜不仅符合我的胃口,还免去了自己去地里摘菜的烦恼。”70多岁的杨炳华收到党支部送来的爱心蔬菜不由得开心地笑了。

南猛村位于雷山县郎德镇西南部,距县城13公里,总面积约6.0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93户791人。村里的发展,离不开有力的党组织。余洪先也曾是村“两委”重点发展的后备力量之一,2017年在村“两委”和村民动员下回村,先后任村主任,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任职以来,他坚持强化村级后备力量,大力培育乡土人才,通过结对帮带、志愿服务、跟岗锻炼等方式,安排村级后备力量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参与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村级事务管理,在实践中增才干、提能力。如今,南猛村成功发展党员12名,培育村党支部班子大学本科生1名。

同时,南猛村聚焦“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制度执行、任务落实、保障配套”五个方面持续发力,认真落实“一任务两要点三清单”,扎实开展“党支部建设年”,大力实施“八大工程”全面提升基层党建质量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建强筑牢党的基层战斗堡垒。2022年6月,南猛村党支部被中共贵州省党的建设领导小组评为“全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抓教育培训 提升战斗力

走进南猛村,村庄整体洁而美。乡村庭院、公路旁的小花池、文化墙、厕所、各类基础设施项目等一应俱全,随处可见乡村新变化。

“以前,村里基本都是旱厕,一户人家距离厕所100米左右甚至更远,白天路过臭气熏天,夜间起夜不安全。”余洪先谈及两年前村里的厕所时,苦笑着说。

教育培训拓思路,思路铸魂引方向。村党支部针对党员素质不够、村民发展产业思路不宽等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党支部制度,常态化开展党课开讲啦、主题党日、联学活动等,加强思想教育培训提升。利用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资源,重点打造出南猛村积分超市、厕所革命、茶农驿站等三个核心研学观摩路线,塑好农文旅融合名片,拓宽受训党员干部创新思维发展模式。

2021年,南猛村借鉴广东“三清三拆三整治”经验,持续推动南猛村风貌提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整修院前庭后“四小园”。邀请农业农村部环评所设计整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案,投入东西协作资金290万,统筹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借助社会帮扶资金,补贴引导农户自建卫生厕所,建成地下管网3.7公里,无动力污水处理终端4处,全村已建成户用化粪池193个、水冲式厕所129户,2023年2月,南猛村作为“全国厕所革命观摩会”的观摩点,南猛村经验做法被与会领导点赞。

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村党支部注重把主题教育与实际工作深度融合,推动中心工作提质升级。结合各类民生实事项目,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全覆盖大走访,针对群众反映村民办事找人难、不方便、耗时长等问题,村党支部依托“红色代办”服务机制,选派8名“红色代办员”为群众提供综合性的无偿代办服务。针对群众反映“读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村党支部争取中国科协捐赠价值9600余元优质图书,设立农家读书角,普及科学知识,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收集群众反馈意见8条,为群众办实事24件。 

抓集体经济 提升发展力

“当初小小几十亩的茶地能发展到了如今的1000亩,这个巨变属实是意想不到的!”南猛村村民李通民谈到本村茶产业的发展史不禁赞叹,“我们村曾经没有特色产业,没有品牌,全村193户中就有60户是贫困户,被列为二类贫困村。”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振兴谋特色。2017年,南猛村引入“白叶一号”茶苗,聚焦白茶种植产业,在返租倒包、茶园提升改造、实施茶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着力。

同时,南猛村在“品牌”上下足了功夫。积极推广村集体经济“5311”利益链接机制,按照“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构造“山顶茶园、山腰稻鱼、山脚菇麻”三点一线产业布局,打造“茶麻菇稻”特色品牌,形成由产业发展支撑、民族文化补充、旅游发展带动的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布局,实现了股份合作、抱团发展、规模经营。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目前,全村有茶园1000亩、稻鱼300亩、食用菌大棚38个、天麻种植200亩,2023年产业收益51万元,带动脱贫户户均增收1506元。

抓乡村治理 提升形象力

和美乡村,“美”是外在属性,而“和”则是内在属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022年以来,南猛村党支部组织召开多次村民会议,推行“积分管理+合约食堂+婚俗改革+村规民约”的农村自治模式,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村规民约探索总结归纳出《南猛村积分制管理办法》,推进积分超市、合约食堂建设,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实现“四控四减”,营造文明乡风浓厚氛围。

据余洪先介绍:“我们这个积分是有讲究的,桌数、菜品数、礼金数,办酒成本不同,对应的积分也有差别。酒席每场规模不超过20桌加2分,每桌成本不超过200元加2分。。。。。。1个积分可以兑换1元钱,还可用于小额信贷利息抵扣、生活用品兑换、评优评先参考等。”

以“小积分”推动乡村大治理。2023年5月,南猛村共向群众进行积分兑换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优秀奖5名,共发放价值3万余元奖品。2023年8月,南猛“积分制”管理在全县166个村(社区)推广。

如今,走进南猛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错落有致的标准化生态茶园,干净平坦的水泥路通村到寨,家家户户门前干净整洁,农户门前栽植着绿植鲜花,逐步推动实现南猛村由“一处美”向“处处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完)

主办单位:贵州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