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安徽要闻

展品背后的“红色故事” 新四军纪念馆馆藏革命文物来皖巡展

发布时间:2024-10-18 15:13:36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10月17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盐城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新四军纪念馆馆藏革命文物巡展”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展出。

此次展览以新四军历史为生动教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现场还邀请新四军老战士亲属代表等出席开幕式,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革命文物里的“新四军故事”

此次巡展所精选的百件革命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新四军的辉煌历程和崇高精神,它们见证了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无畏与艰苦卓绝。

据介绍,展览分为“民族危急 铁军出山”“为民浴血 英勇抗战”“践行初心 改善民生”“人民战争 夺取胜利”4个部分,展出革命历史图片、文献300张,精心设计14个驻足点,2个功能区,辅以动漫、模型、口述历史、实境课堂、智享学术空间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一路披荆斩棘,付出的巨大牺牲,取得的一个个辉煌胜利,为党和人民立下的不朽功勋。

其中,位于展厅中心位置的王海纹烈士的旗袍让人动容。美丽的旗袍背后,是一名17岁的年轻烈士献出自己芳华的感人故事。王海纹原名俞中和,1924年出生于上海。1940年,16岁的她辗转来到盐城,在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戏剧系学习,成为一名女文艺战士。1941年7月,在盐阜地区反“扫荡”中,王海纹在随学校师生转移至建湖北秦庄一带时被日军包围,宁死不屈,壮烈殉国,年仅17岁。王海纹短暂而璀璨的人生,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

新四军老战士亲属代表盛承江受邀观展,他的父亲盛士坤很早就参加革命,受党教育多年,始终保持着普通人民子弟兵的本色,“父亲对子女要求很严,从不允许他们有干部子弟的优越感。”盛承江说,这次展览如同一部历史教科书,汇聚了新四军老战士及亲属的珍贵记忆。“作为革命烈士后代,我们有义务将父辈的革命故事和精神作为家风一代代传递下去。”

盐城与合肥 新四军历史上的不解之缘

开幕式上,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新四军纪念馆馆长仇金标介绍了盐城与合肥在新四军历史上结成的不解之缘。

1938年4月28日,粟裕率领新四军先遣支队从安徽泾县出发,前往沦陷的苏南地区打击日军,开启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在江南敌后积极开展游击战争的序幕。1941年1月20日,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由此,盐城一度成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军事政治领导中心。

安徽是抗战时期新四军主要的活动地区之一,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抗战时期新四军第四支队、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等曾在此驻扎,由此东进抗日。合肥也是目前研究和宣传新四军的重镇,安徽省新四军研究会、合肥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等汇聚于此。

“在抗战时期,安徽作为新四军的主要活动地区之一,承载着丰富的革命历史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管理处党支部书记、处长杨圣兵说,对于合肥乃至安徽的广大观众而言,此次巡展不仅是一次珍贵的历史回顾,更是一次深刻的红色文化洗礼和精神传承,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渡江战役纪念馆与新四军纪念馆的合作,不仅仅是文物巡展的合作,更是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合作。 

10月17日至10月27日展出

展览现场,参观者不时驻足,细细了解展品背后的红色故事。这些文物不仅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更彰显了新四军坚韧不拔、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是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的宝贵财富。

该展将新四军革命文物更好融入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中,用丰富的新四军文物资源,推动广大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铭记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江苏省博物馆纪念馆重点展览项目。

据悉,此次安徽巡展从10月17日持续至10月27日,展览具体地点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党性教育基地(总前委旧址复制馆)。在互动展区,观众还可以拓印展览中的经典场景,并盖上渡江战役纪念馆印章,将专属于你的“新四军记忆”带回家。(记者 彭旖旎)

来源: 中安在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