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安徽要闻

推广良种良法良技 助力江淮千亿粮仓建设

发布时间:2024-10-21 16:35:08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稻麦千层浪,农田收割忙,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此时江淮大地上已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为助力安徽省千亿粮仓建设,今年3月,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荃银杯”现代青年农场主粮食作物规模单产提升竞赛活动在全省拉开帷幕。本次竞赛活动效果如何,近日来,荃银种业公司的农技人员前往我省的阜阳、庐江等地进行回访,通过现场实地测产,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进行了回访。

玉米是皖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阜阳县颍州区,种粮大户刘士林种植的玉米植株挺拔,穗棒粗长,他看着自家的田地,满心欢喜。

“我们取20个玉米棒,不要特意取大的,就随机取。”农业技术专家来到田头,换上了白大褂,带着卷尺和编织袋,走进地里开始掰玉米。“我们要测每一个棒子的出芽籽粒的重量,然后根据它的每亩玉米株距、行距,每亩穗子的数量,就能测出它每亩的理论产量。”专家告诉记者。

玉米棒子被摘下后经过脱粒,金灿灿的玉米粒装了满满一盆。“这玉米不错,含水量不高。” 阜阳市颍州区农技中心主任马斐蹲下来,抓了一把玉米粒在掌心,用力捏了一捏,不由得赞叹一声。最后经过计算,刘士林家种的玉米亩产量达到了1645.6斤。

刘士林是位种庄稼的“老把式”,他今年种了140亩玉米地,用的品种是“荃科782”,说起这个品种,这位庄稼人也是赞不绝口,“抗旱,抗倒伏,产量还高。”刘士林告诉记者,今年的天气条件并不算好,遇到了干旱天气,在这样的条件下,能有这样的产量,他感到十分满意。

马斐也告诉记者,颍州区从去年开始试验种植“荃科782”,今年开始示范,这个品种株细,粒大,而且很均匀又饱满,值得当地农技人员进行推广。“要有好的品种,配上好的模式,以及农业部门好的技术服务,才能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

在太和县,种粮大户高海军种了6000多亩玉米,品种是“荃玉1233”,经过测试,亩产也达到了1500斤以上。“不仅种子质量好,而且公司的农技人员也给我们种植户提供了周到服务,我们在种植管理中遇到了疑难问题,一个电话就有专门的负责人前来帮助解决,很是贴心。”高海军说。

荃银高科玉米事业部总监苏法介绍道,本次回访活动,玉米事业部行程遍及阜阳、宿州和淮北的七个县区。“我们通过现场查看,切实感觉到通过良种良法的配套,能够对大面积种植的粮食作物,起到很好增产效果。”

回访活动一路南下,周边的景色逐渐从皖北广阔的平原变成了起伏的沿江丘陵,粮食种植也从玉米变成了水稻。

在庐江县白湖镇吴渡村,种粮大户吴神红早早地就约来了收割机,准备开镰收割水稻。随着机器阵阵轰鸣,一捆捆稻子被卷进收割机里,空气中弥漫着秸秆收割后的味道。没过多久,一亩稻田就收割完毕,吴神红在田边也已经准备好了编织袋,脱粒后的金黄稻谷从收割机的管道中源源不断流出,很快就装满了一个个袋子。

“每亩产量1767.4斤,折扣后是1436.7斤”。听到这个数字,吴神红脸上露出了笑容。“我家种植的水稻品种是‘荃两优1606’,今年气候确实不太好,水稻抽穗灌浆期遇到了干旱,后面又连续阴雨,能有这个产量就很难得了。”

庐江县白湖镇农技站副站长孙定红告诉记者,当地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以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从2023年起,选择了“荃优1606”和“荃两优1606”进行示范种植,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两个品种通过去年以来的种植,表现不错,不仅水稻分蘖性好,同时抽穗整齐,抗倒性也好,而且米质也不错,分别达到了一级米和二级米的品质。”

望江县是安庆地区主要的粮油产区,在凉泉乡,种粮大户周满华的亩产量也达到了668.5公斤。望江县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首席专家陶友武告诉记者,在今年高温干旱的不利条件下,水稻干谷亩产能够达到650公斤以上,表现已经算是很优异了。

荃银高科水稻事业部副总监韩军强介绍说,经过实地测产和收集到的反馈信息来看,“荃银杯”现代青年农场主粮食作物规模单产提升竞赛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江淮千亿粮仓的建设,贡献了荃银力量。竞赛委也将会对本年度的这个项目活动的实施全过程进行认真总结复盘,带动更多的种植户参与到此项活动中。

(记者 苏艺)

来源: 中安在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