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医者悬壶济世,今有茶客提壶安民”。濉溪县临涣镇的“百年老字号”怡心茶楼里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临涣人的饮茶习惯已有 600 多年的历史,镇上的22家茶馆,每日招待茶客6000多人,居民在这里品茶听戏、歇脚聊天、谈事说理,一壶茶成了民间调解和事、化解矛盾的最好桥梁。
“出现问题,大家习惯性地说‘走,一起去茶馆里说理’,一杯茶的功夫,几个人坐在茶馆里就把问题解决了。”陈文章是濉溪县临涣法律服务所的一名法律工作者,2012年,濉溪县临涣镇依托当地“茶馆文化”,成立茶馆人民调解委员会,陈文章成为了一名人民调解员,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陈铁嘴”。
今年5月,镇上村民孙某与儿子因赡养发生纠纷,陈文章把父子两人请到了沈家大院茶馆,用“一杯茶”调解法,说情讲理,进行了调解。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讲会上,陈文章也把这对父子请来到现场,儿子学习了法律,接受了教育,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陈文章提到的“一杯茶”调解法,是濉溪县充分利用独具特色的茶馆调解文化,把茶馆打造成群众工作的平台和移风易俗工作的主阵地,探索出的基层社会治理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新模式。如今,“一杯茶”调解法已与和诉前调解、警民联调、法律服务、信访维稳、一组一会实现“五个对接”,形成了多部门协同、情理法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基本实现了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延伸了基层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
“具体来看,‘一杯茶’指的是‘以茶暖人心’‘以茶说人生’‘以茶述纠纷’‘以茶找支点’‘以茶拆面子’‘以茶置梯子’‘以茶达协议’七步工作法。调解主持人陪当事人喝茶聊家常,通过讲事实、摆道理、明政策、寻法律,从中找准解决问题的支点,最后双方互敬一杯茶,争取形成书面协议,确保案件成功化解。”陈文章介绍,2012年成立茶馆调解委员会以来,成功率、满意率达到98%以上。
目前,临涣镇的茶馆里先后设立“茶馆调解室”和“百姓说事点”,在19个行政村布设144个“连心茶室”,建立“闻风到”“姊妹花”“老支书”“兵哥”“乡村小喇叭”等多个志愿者调解团队,培育出“铁嘴”“百事通”“街长”“茶博士”等民间调解能手。
“一人一杯茶,矛盾双方坐在一起,喝喝茶,像唠家常一样,把事情理一理,调解员再从中评评理、说说情,这个事也就解决了。”李兆梅曾是陈文章的调解对象,2018年5月,她也加入了调解队伍,“调解是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事的,调解员都把矛盾双方当成亲人一样待,当成自己家的事情去处理,慢慢地,大家也习惯了坐下来共同讨论遇到的问题。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能切身感受到,居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少,调解员队伍、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大。”
随着“茶馆调解室”名气越来越大,临涣镇在如何延伸茶馆功能上做了新的思考。利用茶馆人流量大、受众多、信息传播快的特点,临涣镇创新“移动茶馆”宣讲新模式,开展“乡村小喇叭”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将百年老茶馆开辟为志愿服务活动的新阵地,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接地气、冒热气、有人气。
“用老百姓喜欢听、愿意听、听得懂的群众语言,融合淮北大鼓、梆子戏、柳琴等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临涣及周边的韩村等地积极宣讲党的政策理论,用心讲好身边好人故事,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有力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濉溪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凡明表示。
据介绍,2016 年起,临涣镇开展“乡村小喇叭”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项目,邀请各类“乡土名人”“民俗专家”“草根艺人”和“五老五青”担当志愿者,志愿者成为群众需求的收集员、理论政策的传播员、乡土文化的演绎员,以精准“传”、跟进“讲”、大家“评”、上门“帮”、经常“送”的工作法,送思想、送理论、送文明、送服务。
如今,濉溪县各相关单位充分借鉴“一杯茶”调解工作法,在推广复制过程中,融合“小推车”红色文化、和合文化,焕发新的活力。“目前,全县共成立县级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14个;建立镇(园区)调委会12个、村(社区)调委会239个、警民联调室14个、特色调解委员会2个、个人调解室8个及镇(园区)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工作室13个。‘一杯茶’调解工作法入选2023年全国第五批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写入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孟凡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一杯茶调解”工作法品牌规范建设,建设“专兼职融合型”半职业化管理模式的调解队伍,不断丰富“一杯茶”调解工作法内涵。“从‘一杯茶’工作法的理念和文化精神内核、工作机制优化完善和发展、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和效能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提炼出对基层社会治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进一步丰富理论内涵和实践技巧,形成实践成效。”
来源: 中安在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