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安徽要闻

一位57岁社区民警的“智慧警务”之路!

发布时间:2025-03-31 16:11:18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人口是城市细胞,赋予了城市活力与创造力。近年来,随着合肥城市常住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经济蓬勃发展,也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挑战。

作为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他们也一直在探索着千万人口城市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

在合肥市包河区芜湖东路社区,藏蓝色警服与梧桐树影交织出基层治理的新图景。深耕社区警务22年,社区民警董朝辉带领团队以“E起做”智慧平台为抓手,构建起数据赋能、多元共治、精准服务的社区警务新模式,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智慧化转型中焕发勃勃生机。

一位老社区民警的“智慧探索”

“我的父亲已经七十多岁,急需办理居住证。”在包河区芜湖东路智慧社区警务室的“E起做”智慧平台上,一条群众的求助信息引起了注意。董朝辉迅速响应,联系上了求助群众。

经了解,70岁的江老先生因处理异地医保问题急需办理居住证,由于情况紧急且老人行动不便,董朝辉立即启动了“绿色通道”,当天便成功办理了居住证,并亲自送证上门。

社区工作错综复杂,涉及外来人口信息登记、家庭访问、场所管理以及居民矛盾纠纷的调解。在管理着1万常住人口和3万流动人口的“超级社区”中,如何更高效地进行统筹管理,成为董朝辉面临的一大挑战。

2022年,董朝辉携手科技企业,主导开发了“E起做”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并于2024年正式启用。

“我们想通过这个平台,让千头万绪的社区警务更加简便、高效。”董朝辉介绍,在“E起做”智慧社区管理平台的统一管理下,辖区被划分为8个实体网格和4个商业群网格,整合公安、社区、商户等数据资源,构建起立体化防控体系。商户扫描“场所码”即可完成从业人员登记、治安自治信息上报;物业公司通过专属端口上传数据,安防情况实现动态更新;楼宇住户发现风险隐患,通过小程序实现即时上报......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形成“社区治理图谱”,为社区治理提供精准支撑。

一个老旧社区的“智慧新生”

星辰花园小区的蝶变历程,正是科技赋能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这个建于世纪之交的老旧小区曾因管理失序陷入困境:消防通道常年堵塞、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安全隐患层出不穷。

在一次的火灾事件中,让董朝辉深刻意识到,传统治理模式已难以应对现代社区治理需求。

依托“E起做”智慧平台,社区治理开启智慧化转型。董朝辉联合社区力量组成“破冰专班”,利用智慧平台征集全小区居民意见建议,同时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记诉求,召开“梧桐树下的议事会”,将收集来的建议逐条落实解决。

在董朝辉和社区的协助下,小区选举产生5名业主代表,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并引入新物业公司。与此同时,小区经历了一场“智慧手术”,借助“E起做平台”这一“智慧核心”,安装高清摄像头、智能烟感系统构建起立体防控网络。

小区内原本昏暗的自行车棚经过改造,变成了智能充电站,过热时自动断电的设计让居民感到“安心”,居民通过扫描“E起做”二维码,可即时完成矛盾纠纷上报、安全隐患报送、举报投诉线索提交等操作,系统自动生成处置流程,形成“指尖上报、云端接收、线下处置”的治理闭环。

现如今的小区,处处可见重生的印记,曾经被杂物侵占的架空层变成了舒适的老年活动中心,斑秃的绿化带重披花木新装,就连顽固的“飞线充电”乱象,也随着24小时自助充电棚的投用彻底消失。

历经两年的改造小区焕然一新,居民纷纷称赞道:“不错!做到我们心坎里了!”

一张便民利企的“智慧答卷”

走进社区警务室,电子屏上不断跳动着各种动态数据:哪家商铺消防设施待检、哪个小区人员流动性较大、哪个学校门口人流密集……轻点鼠标,指令直达最近的“同翊行”义警巡逻队处置力量即可到位。

电子屏前,董朝辉轻点鼠标调出2024年工作数据: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37起,整改治安隐患95处,电诈警情、传统侵财案件同比分别下降42%、57%。

但最让他欣慰的,是透过智慧赋能看到的社区治理的新变化。当70岁的江大爷通过扫码预约办理户籍业务,当餐饮店主在平台完成消防自查,当夜跑青年扫码上报可疑情况,这些数据流在“E起做”平台汇成平安暖流,绘就出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时代画卷。

科技改变的是手段,不变的是为民初心。在春日的晨曦中,董朝辉依然穿行在梧桐叶沙沙作响的社区道路上,永不褪色的警徽正与智慧之光交相辉映,见证着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科技赋能下的创新实践,书写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不变誓言。(记者 张毅璞 实习生 张珂)

来源: 中安在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