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安徽要闻

「淮念·颍烈」|清明至 祭烈士

发布时间:2025-04-02 14:54:57

清明寄哀思,英魂励后人。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前往阜阳市烈士陵园祭奠英烈、聆听英雄故事的人群日渐增多。早在半个月前,阜阳市烈士陵园管理处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前来陵园祭奠、到烈士馆参观的群众、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讲解。

3月31日下午2时许,来自阜阳信息工程学校的600多名师生依次步入位于阜阳市革命烈士纪念馆门前的广场上。整齐列队之后,全体师生面向雕塑和英雄墓地默哀、缅怀,师生代表宣读誓词,全体师生集体宣誓,并向英雄敬献花篮。接着,学生们分批进入纪念馆,聆听工作人员讲解英雄故事。

据了解,阜阳市烈士陵园由入口广场、园林绿地、烈士墓地、主题雕塑、纪念馆等部分组成。其中,烈士墓地安葬烈士158名,纪念馆收录烈士名录2760名,年接待社会各界参观人数超10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纪念馆内陈列运用现代理念和多种艺术形式展出,展呈实物160余件,包括魏野畴烈士的书信(复印件),周传鼎烈士的印章,周传业、周传鼎创办的《阜阳青年》,“四·九”起义使用的大刀、枪,张子珍烈士的字典等烈士生前遗物,抗美援朝时期烈士的奖章、奖状等物件极大地丰富了观瞻教育内容和意义。

为让参观者感受到各个历史时期的真实状况,展品中还有土枪、煤油灯等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实物。在这里,每件展品都镌刻着一段峥嵘的岁月,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可歌可泣动人英雄故事。

“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生活。”走出烈士馆的那一刻,阜阳信息工程学校学生丁孟娜深有感触地说,“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增长本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组织这次清明节祭扫活动的目的是引导青年学子们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阜阳信息工程学校团委书记周学臻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将缅怀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以勤奋笃学的实际行动传承先烈遗志,做对祖国有用的新一代青年。”

中安在线记者在现场看到,前往阜阳市革命烈士陵园祭奠英烈,走进纪念馆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有自发赶来的烈士亲属、后人、群众,也有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组织的活动。工作人员介绍,近期平均每天接待来馆群众超千人。

为应对日渐增多的来馆人群,阜阳市烈士陵园管理处早在半个月前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从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到场馆设备调试维修、人员组织,我们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阜阳市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钱令超介绍,随着清明节的临近,为应对接待高峰期讲解员不足的压力,该处还邀请了五名义务讲解员到馆提供志愿服务,为前来参观的人群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讲解。

“虽然有些疲惫,但看到这么多人来缅怀先烈,听我讲解英雄故事,我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安徽交控集团阜阳管理处收费员欣蔚说。(记者 胡广 张云山)

来源: 中安在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