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4月17日10时10分,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汊航道桥最后一道焊缝焊接完成,标志着大桥顺利合龙,即将转入附属工程和桥面铺装施工阶段。
作为巢马城际铁路控制性工程,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起自和县,经江心洲中段,到达当涂县,由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承建。大桥上层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下层为四线铁路,其中两线为城际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另外两线为预留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长江左汊主通航桥设计为主跨(2×1120)米三塔钢桁梁斜拉桥,也是世界上首座单跨超千米的三塔斜拉桥。
据中铁大桥局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项目副总工曹士运介绍,中塔两侧钢梁双悬臂长616米,是目前世界最长桥梁双悬臂结构。由于中塔与边塔高差大,合龙口两侧不对称,两个主跨合龙线形相互影响,如何确保双主跨高精度快速合龙和成桥线形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是本次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为确保主跨钢梁精确合龙,项目部采用大节段钢梁整节段工厂制造模式,引入智能化、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设备,有效提升了钢梁制造质量和效率。“我们对曾服役于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1800吨架梁吊机进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同时引入BIM数字孪生技术,实施全过程智能架设。”曹士运介绍,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有关数据发送至“大桥云”智能系统,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可视化工作执法仪进行远程指挥调整;通过可视化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预警,及时采取正确的调整措施,有效降低施工风险。针对桥址处复杂的气象条件,项目部还联合专业科研队伍,首次在施工期开展风洞试验,为施工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巢马城际铁路起于巢湖东站,向东经含山县、和县、郑蒲港新区、当涂县、经开区、雨山区、花山区后,引入马鞍山东站,正线全长6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沿线设巢湖东、含山、郑蒲港、马鞍山南、马鞍山东5座车站,其中巢湖东、马鞍山东为既有车站,其他3座为新建车站。
巢马城际铁路在巢湖东站连接合杭高铁,在马鞍山东站连接宁安高铁,是马鞍山与省会合肥的直接联通线。该项目建成后,在皖江两岸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进一步拉近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之间的时空距离,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完善区域路网布局,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高谦君 路轩 记者 史睿雯)
来源: 中安在线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