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望城铜官七十二梯滑坡治理工程本月完工,23户居民迎来“安心家园”

发布时间:2025-07-18 14:57:5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谢璐  范远志

7月17日,长沙的气温直逼40摄氏度,湘江之畔的望城区铜官街道被热浪包裹,七十二梯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现场,数十名工人正忙着浇筑混凝土、修排水沟、制作安装安全扶手,个个挥汗如雨。

“来来来,喝口水歇会儿!”住在坡底的蔡星民带着几位居民给工人们送来凉茶、西瓜解暑。“以前一下暴雨就整夜不敢睡,生怕发生滑坡,现在看着治理工程即将完工,总算可以睡个安心觉了!”他感慨道。

七十二梯,地如其名,是一面扇形的陡坡,高低差15米、坡度达50至70度的山体上,23户民房拾梯而上,56名居民居住其中。

“铜官历史上以制陶闻名,取土较多导致部分区域土质疏松,再加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居民切坡建房,开挖山体形成裸露高陡边坡,且缺乏科学的排水系统和有效的支护工程,大大增强了坡体的降水入渗能力。”铜官街道资规办主任胡深告诉记者。

2012年6月,这里发生了第一次滑坡,500平方米的土体下滑损坏了周建红家的厨房,此后局部小范围滑坡时有发生。一旦每小时降雨量超500毫米,便要整体转移,居民们或投亲靠友、或住进街道安排的酒店,这成为压在大家心中的一块巨石。

民治所需,政之所向。2022年,经望城区资规分局上报、省市两级专家领导现场踏勘,将此处地灾隐患治理工程纳入省级治理资金支持范畴,并于2023年组织开展了可行性研究工作、制定了科学的治理方案。今年4月,工程正式启动。

“针对此处滑坡特征和场地条件,我们采取‘钢管桩+格构锚索+截排水系统+绿化+防护栏+监测’的综合治理措施。”项目技术负责人陈韬介绍,工程首先在坡顶和坡脚两线呈梅花点状垂直插入钢管桩,它们深入土层12米,将坡顶和坡脚“焊死”;然后将钢筋混凝土制成2.2米×2.2米的格构梁固定在坡面,同时连接深入土层18米的锚索,进一步巩固坡面。

298根竖向钢管桩、319根斜向锚索和1628米格构梁交织成纵横交错的“防护网”,最大限度防止土体崩滑。与此同时,重造排水系统,347米的排水沟加上4个消能池,让雨水被科学引流至市政管网,不再冲刷坡面。

工程开展过程中,街道与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屋场会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晚上不施工、裸露黄土及时转运、排水系统独立于民房生活污水管道之外等建议均被采纳。片组邻“三长”、“雷小哨”网格员每日巡查工程现场,实时掌握山体动态,排查并消除了2处潜在风险点,6月份的一场暴雨来临前,所有居民被及时安全转移。

如今,工程已接近尾声,预计将于本月底全面完工。记者在现场看到,18个全站仪监测点和4个北斗监测点已布设完毕,资规部门将在工程结束后的一年内持续监测该点位,若未发生位移,七十二梯省级地质灾害隐患点便可成功“销号”。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