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旅游景点

走近万安山

发布时间:2025-10-16 10:42:59

  从洛阳城区沿南山大道、李村大街驱车向南,行至苇园村,见青山横亘眼前,这便是万安山。

  唐代洛阳文豪刘禹锡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万安山雄踞洛阳城南,古称大石山、玉泉山、石林山等。它西起伊阙,东连嵩岳,与北邙山遥相呼应,形成拱卫洛阳盆地的天然屏障。其主峰海拔虽不足千米,却因神灵云集、王侯将相扎堆“打卡”被视为风水宝地,名扬古今。

  据《大明一统志·河南府》记载:“玉泉山在府城东南三十里,上有白龙祠,岁旱祷雨多应。”从汉魏到明清,万安山寺观林立,儒释道交融,求神拜佛者络绎不绝。

  唐宋时期,万安山“石林雪霁”乃洛阳八小景之一。一代女皇武则天、北宋名臣司马光等,皆曾访山闲游。唐宋名相姚崇、寇准、范仲淹等,或生前居于万安山下,或死后长眠万安山麓,留下无数佳话。传说,寇店镇便是因寇准借住万安山下而得名的。

  汉魏时期,万安山麓的大谷关乃出入洛阳城的咽喉要道,历史上很多重要事件都发生在此处,如孙坚讨伐董卓、曹魏“高平陵之变”、西晋“永嘉南渡”等,万安山由此成为客家人“根在河洛”的精神象征。

  据《三国志》记载,万安山古时有虎。魏明帝曹叡在山中打猎时撞见老虎,大将孙礼投鞭下马,刺虎救驾,救了皇帝一命。如今,山上有野生动物园、山顶公园,是游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魏明帝曹叡“建中立极”,打造汉魏洛阳城中轴线,开历史先河。司马光诗云:“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万安山不仅是洛阳的地理坐标,更是一部立体的“河洛文明简史”:禹宿谷堆诉说着“三皇五帝”时代的传说,关隘古道承载着客家南迁的乡愁,三教遗迹融汇民俗信仰,名相墓园书写治世丰碑。今天,我们走近万安山,登临中华文化的精神高地。

  (洛阳市台办供稿)

洛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