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张通
2025年11月10—11日,由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市贸促会、市科技局承办的2025长沙国际采购暨产业协同创新会成功举办。活动共吸引近800家中外企业、机构,约1000人参与,其中包括来自美国、德国、波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尼日利亚等30个国家(地区)的390多家国际采购商、供应商、服务商,副总经理及以上高管占比30%,现场氛围火爆,各个专场人头攒动,合作渴望写在每一个与会嘉宾脸上。
采购商、供应商、服务商,商商合作
此次活动的举办,是长沙市连续第三年为全球采购商、供应商、服务商搭建直采对接、降本增效的国际贸易合作平台,既是共同利用巨大市场,紧扣各方供需促进国际采购,也是利用各自优势,基于产业互补,推进国际性、区域性协同创新。活动聚焦数智化转型与AI、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检验检测与集成服务三大产业模块,让长沙成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合作的“公共大舞台”。
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贸促会名誉会长康镇麟在会见跨国公司、国际经贸组织、研发机构代表时表示,长沙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精准服务企业的国际化、市场化、实效性和协同性不断彰显。希望各方利用此次活动,在“买全球”和“卖全球”中实现互利共赢。
“供”与“需”的对流,成为本次贯穿全程的主线。现场发布的220余条《2025—2026年国际采购需求订单》,主要涉及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检验检测、新材料、储能装备等重点领域,既涵盖轨道交通零件、工业自动化设备等长沙标志性高端制造产品,也包含航空航天轻量化零部件、智驾系统、建筑节能工程检测、铅酸电池、制动轴、螺旋弹簧等细分领域“高精尖”产品,为各方企业建立稳定合作机制提供了合作指南。
“搭建闪亮舞台,让企业成为主角”这是长沙市贸促会组织国际采购和产经对接的理念。在国际采购商、供应商、服务商企业代表路演环节,来自全球的优秀企业代表集中展示,精准释放供需信息,海内外资源互联互动,共同探索全球合作新路径。
来自波兰的特美意是全球最具活力的电子元件授权目录分销商之一,与长沙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龙头产业的需求高度契合,“长沙的产业集群完整、响应速度快,是我们全球供应链的理想合作伙伴。”中国区总经理安娜向现场的采购商发出合作邀约。
上海淼算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的液冷算力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的浸没液冷方案可将算力成本下降40%-50%。“我们看中的是长沙丰富的制造业场景,与我们的方案非常契合。”公司副总经理赵言亮表示。
本地“湘军”更是亮出“看家本领”。“我们打造的邮件、快件、跨境电商‘三关合一’集约化监管服务平台,以及湘粤港‘跨境一锁’快速物流通道,可大幅提升通关和物流效率,可为外向型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撑。”湖南邮政客户经理卜莎介绍说。通过中国邮政遍布全球的15个海外仓,企业出海有了更便利高效的选择,这让意大利中国理事基金会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组组长巴特十分惊讶,他表示自己所接触的欧洲企业大多采用德国敦豪、美国联邦快递的服务,现在他认为,连通世界市场与中国市场,中国邮政也是很好的服务商。
中南智能长沙长泰机器人公司高端能源装备事业部副总工程师郭东妮展示了公司在机器人数字化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其数字算法、数字孪生、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和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铸造等场景,体现了长沙智能制造的产业实力;金龙电缆作为能源传输与数据互联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重点突破非洲、中亚、北美市场,产品遍及摩洛哥、坦桑尼亚、阿联酋、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地区),为全球制造商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这些湘企,为“卖全球”的长沙优势产业、产能、产品做了实力注脚。
为确保实现合作对接的高效与精准,本次活动在组织形式上创新采用了“线上预匹配”与“线下集中洽谈”相结合的模式,活动前主办方启用线上供需系统,全面采集并发布了详实的供需清单与客商信息。与会代表得以“按图索骥”、提前锁定目标,为现场的快速精准对接奠定了基础。
现场专设国际采购商、供应商、服务商现场面对面对接洽谈会,各方洽谈热情高涨,原定于1个半小时的对接活动,因中外客商交流热烈,持续近3个小时仍未散场。来自加纳工程师安萨先生现场评价:“对于我们来自加纳的企业来说,这是一种直接而精准的方式,能够与中国高质量的供应商建立联系。”
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链链相交
在长沙高质量发展道路中,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长沙保持先进制造领先优势的重要力量。11月11日,活动特别围绕数智化转型与AI、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检验检测与集成服务等产业模块,举办3场产业协同创新专题会,通过专场活动实现高效精准的资源链接、交流合作。专题会上,来自长沙和全球的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创新机构、专家学者的代表深入交流,通过主题演讲、路演推介、自由交流等丰富的议程,共同探讨国际产业协同创新与供需合作趋势和机遇,各模块专题会座无虚席,遇精彩之处,嘉宾纷纷举起手机,不想错过每一个观点和场景。
专题会之后,各产业模块参会嘉宾分赴3个重点产业园区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长沙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的生动实践。
在数智化转型与AI模块,各方来宾从开源AI大模型应用到数据中心等产业具体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度交流,释放了供需合作信息。在长沙望城经开区,数智化转型与AI产业正蓬勃发展,已形成以智能终端智能制造、智慧供应链、新能源智能储能等特色产业集群,集聚了比亚迪电子、德赛电池等上下游企业200余家,构建起“AI算法开发—智能装备制造—工业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让来自美国、德国的130余家企业代表现场了解了算力支撑、智能制造和产业数字化应用的最新成果。“长沙在电子信息领域产值破千亿,在人工智能等未来领域有众多软硬件布局,涌现了一大批新兴科技创新企业,为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充足动力,充满合作机遇。” 浙江云创智达科技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专题会,知天下(苏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宋宽以《云中漫步中国:低空内容经济的一小步》为题讲述了AI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公司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方面的优势;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专家吴军则阐述了卫星互联网与商业航天的广阔前景,分享嘉宾的智慧引发了各方浓厚兴趣和深度共鸣,对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而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临空区块以“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第一城”为定位,向140余家国际采购商、跨国公司及商协会展示了其战略区位、产业基础、政策保障、配套服务等独特优势。实地考察中,嘉宾走进湖南植保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湖南皓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智航飞购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实地考察无人机制造、智能飞控及场景应用等领域的发展情况。园区内3000亩通航及无人机产业园已建成中科智强无人机整机制造基地、北特圣迪航空发动机叶片研发中心等,全国首个“城市空域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了试飞、物流、应急救援等场景的全流程监管。“湖南是首个全国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自贸临空区又是整个湖南的航空核心区,优势叠加下,对技术、投资等合作有很强的吸引力。”与会嘉宾纷纷表示。
检验检测与集成服务专题会旨在为生产型企业产品提供专业“出海体检”,SGS通标、南德意志集团、莱茵技术等全球知名检验检测企业以及博纳质量、思璘华晟等本土优秀代表通过专业分享,助力出海企业提升标准竞争力“我们可以为企业的产品出口、产能出海和标准国际化提供全链条的出海解决方案。”莱茵技术长沙有关负责人介绍。专题会中的自由交流环节,这些中外检验检测公司现场收获了一批客户。目前,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湖南省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已成为相关产业集聚高地,汇聚了以中大科技为代表的一批检验检测“湘军”先锋企业,特别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已经构建起覆盖“电池材料—整车性能—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检测体系。嘉宾实地考察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铁科技(湖南)有限公司、湖南省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了解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重点产业检测服务能力。湖南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有关负责人在推介中表示“我们期待通过此次活动与更多检验检测企业和制造商形成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更高水平发展。”
重伙伴、重平台、重长效,重重加持
在“供需对接”之外,长沙通过政策供给与专业化服务协同发力,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构建更可持续、更可信赖的合作环境。
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是长沙推动产业协同创新的重要抓手,如何为创新与合作提供更好的环境?长沙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提名人选黄蓉在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情况推介中回答了这一问题:在“1+1+N”政策体系和七大工程的政策布局下,长沙跃居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第44位、全球科研城市第23位,全市研发机构达3823家,斯泰兰蒂斯长沙研发中心、华为研究所、鸿蒙生态长沙创新中心等70个央企及“三类500强”企业研发中心竞相落户。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科技研发”到“产业共创”,长沙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韧性的全球协同创新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在涉企服务方面,2025年4月,长沙市启动“服务企业出海行动”,从市场准入、法律护航、金融支持到人员流动,覆盖企业出海全程的30条务实服务举措,为企业出海提供了全链条的支撑。同时,面向全球遴选服务商伙伴,包括德勤中国、邓白氏、南德检测、湖南天地人律所等在内的首批20家服务商伙伴在本次活动上公开亮相,其中“三类五百强”7家、行业前50强9家,可谓优中选优、实力强劲。活动还发布了第二批应邀纳入长沙市国际采购专家库专家名单,在采购网络、跨境电商、国际物流、咨询培训、园区运营等多个领域有丰富经验和资源。“作为本次入选的服务商伙伴之一,我们将为长沙企业提供专业的跨境法律、财税解决方案及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道普瑞绅集团代表说到。
活动现场,长沙市贸促会和长沙国际商会分别与海口、三亚市贸促会以及比利时华商丝路商会、海南自贸区德航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携手共谋自贸港建设新机遇,走出拥抱高水平开放的坚定步伐,这正是“全国贸促一盘棋”的生动体现。活动举办三年来,长沙已与广州、深圳、长春、福州、承德等10家贸促机构以及联合国采购项目办公室等机构现场建立合作关系,不仅让长沙的“贸促朋友圈”越织越广,也让“湘品出海”的航线更加通达。从南海之滨到东北边陲,从中国内陆到欧洲腹地,一张纵横联动、协同共赢的开放网络正加快铺展。
长沙市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喻霞元表示:“把贸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长沙贸促从未停止思考,始终坚持践行,把精准、专业、实效、共赢贯穿到每一场国际经贸活动中。”这次活动产生的聚合效应和满满当当的好评,再次给“服务型贸促”的奋斗曲增添了优美的和声。
“未来,长沙将以更强决心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更大力度推动产业协同创新的新突破、更优服务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新标杆,让广大中外企业在长沙投资放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钱丽霞在活动现场向全球客商发出真挚邀请。从高效精准的供需对接,到专业完善的产业服务;从服务企业出海的制度创新突破,到遍布全球的开放合作网络——长沙正以全链条、多维度的生态构建,为全球客商打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持续释放强劲的“长沙引力”。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