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传说故事

柏壁之战和河东平叛

发布时间:2012-12-18 08:56:49

  柏壁之战 

  在隋未农民起义的高潮中,太原留守李渊率兵南下,攻克河东的绛州、汾阴后,渡河西进,攻占长安。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同年,隋朝部将刘武周在河东崛起。他依附突厥贵族,得到一些马匹,增强了军事力量。第二年,刘武周占领太原和晋中广大地区,他的部将宋金刚南下,攻占晋州(今临汾)、浍州(今翼城)、绛州(今新绛)、龙门(今河津)。夏县、蒲州也被反唐势力控制。 

  河东失陷,长安危急。唐高祖李渊准备暂时放弃河东。李世民上书父皇:"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愿假精兵三万,必能平殄武周,光复汾晋。"李渊便集中精锐部队,归次子李世民统领,东出河东,镇压刘武周。11月,李世民率军从龙门踏冰过河,屯兵绛州西南的柏壁,与宋金刚部对峙。 

  绛州自古就是军事要地,柏壁南依峨嵋,北控汾河,沟壑纵横。李世民驻军的"秦王堡",形同铁壁,易守难攻,这时,河东因连年战乱,军粮很难征集。李世民便发布安民告示,使远近民从归附,纷纷送粮送草,保证了军粮供应。时值隆冬,李世民采取休兵秣马,"紧壁挫锐"的策略,每日派出少许部队外出侦察,不作大的军事行动。 

  12月宋金刚在夏县大败唐军后,返回浍州大本营,途经美良川(今属闻喜)时,李世民派大军狙击,斩杀2000余人。宋金刚部受挫后,又南下蒲坂。李世民亲率轻骑3千,连夜从小道赶至安邑拦击,再次大败宋金刚军。然后乘胜还师柏壁,派军断刘武周的运粮道路。 

  620年4月,李世民在柏壁击败宋金刚,乘胜追击连战皆捷,宋金刚率轻骑北逃。刘武周得知宋金刚军失败的消息,便撤离并州,逃奔突厥。并州遂被李世民收复。 

  李世民收复河东,为巩固关中,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河东平叛 

  安史之乱(755--763)是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一次企图夺取唐朝中央政权的叛乱。 

  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接着攻陷潼关,进逼关中,占领长安。 

  蒲州位于唐都长安和东都洛阳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757年,蒲州被安禄山叛军大将崔乾占领。唐朝大将、宰相郭子仪派人潜入河东,组织力量作为内应。2月,郭子仪率大军攻河东,城内千余人夜半举火内应,冲上城墙杀敌千余,打开城门,迎接唐军。崔乾佑越墙逃出,纠集力量反扑,纵火焚烧吊桥。郭子仪命部将蹈火而过,一路穷追猛打,消灭大量敌人,崔乾佑率残部数千人,仓惶逃往安邑(今夏县)。 

  崔乾佑逃到安邑城外,城内百姓伪装投降,开城门引叛军入城。待叛军一半兵马入城,猛然落下千斤闸,关闭城门,叛军被截成两半,唐军分割包围,一举歼灭。崔乾佑侥幸得脱,逃往解州东边的白径岭。 

  不久叛军又攻打河东,被郭子仪击败,蒲州的叛军,基本被歼灭。 

  762年,唐朝的各路征讨大军数万人,驻扎绛州待命,诸道行营都统李国贞多次向政府请粮,并就地征粮,均无结果。部将王元振利用将士的怨恨情绪,率众作乱,放火焚烧衙门,杀了行营都统李国贞。受其影响,各路唐军也发生动乱。唐朝政府命郭子仪出镇绛州。他到绛州后,改变了李国贞严厉治军的方法,视兵如子,斩杀参与兵变的王元振等40余人,镇服了驻绛各路大军,奠定了彻底平息安史之乱的基础。

运城市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运城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