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传说故事

抗战初期的斗争

发布时间:2012-12-18 08:53:27

  巧夺稷山城和禹门保卫战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随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国出现抗日高潮。 

  8月底至9月中旬,朱德、刘伯承、贺龙等率领八路军115师、120师,从陕西东渡黄河,由荣河庙前渡口进入山西,经荣河、河津北上,开赴抗日前线。 

  11月8日,太原失陷。日军沿南同蒲铁路进犯河东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条山下、汾河两岸人民,英勇抗击日军的侵略。 

  1938年3月8日,日军侵占芮城县城。中旬,芮城游击队配合铁路工人自卫队攻克县城,消灭了伪公安局的反动武装,摧毁了伪政权,成立了以中共芮城县党支部书记赵乃康为县长的新政权。 

  同年5月,国民党西北军117师以3个团的兵力,包围了日军驻扎的永济县张营村。日军占据有利地形,117师在初战失利后,把日军诱至事先设伏的吴王沟,在当地群众支持下,给日军以狠狠打击。击毙其指挥官,使之遗尸数百具,仓惶逃遁。 

  5月,山西新军212旅,埋伏在巩村东边的土壕里,并在公路上设置陷井,待日军经过,猛烈袭击,炸毁日军汽车一辆,打死打伤日军四五十人。 

  日军侵占稷山县城后,稷山县长、共产党陈捷弟整编游击队,补充人员,坚持斗争当他趁日军进犯乡宁,县城空虚时,准备光复县城,又得到不甘心当汉奸的日伪警察局巡官杜天雷,送来的情报。于是,陈捷弟派游击队员进城潜伏,和附近的冯玉祥部驻军联系,由他们阻击东西两面援敌。5月30日晨,游击队员化装成给日军送给养的农民前来叫门,刺死奉杜天雷之命开门的日军哨兵,打开东城门。游击队员进城后,陈捷弟立即下令关门上锁,与日军决战。他身先士卒,冲向敌人;队员们机智勇敢,冲锋陷阵,埋伏在城内的游击队员也由西街向日军发起进攻。不到3个小时,消灭了衙门楼的稷山塔上的日军。日军总部盘踞的盐店,是一座三面青砖一面铁门的高墙深院,易守难攻。队员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架高梯,扒屋顶,引火入室。顿时火光冲天,弹药爆炸,几十个日军葬身火海。冒死突围的日军,有的被游击队击毙,有的被当地农民杀死。光复稷山县城一战,歼敌百余人,缴获了日军全部武器装备,壮大了抗日力量。当时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文章称,这次战役是"内应外合巧夺稷山城"。 

  5月,国民党新编第八师驻家滩至陕西韩城芝川镇一线河防,其22团一营守东禹庙及东龙门山。12月20日,驻荣河日军炮击黄河对岸的芝川镇,佯装渡河。在河津方面日军却暗中集结四五千人,企图偷袭禹门渡口,强渡黄河,进犯陕西。25日拂晓,日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向一营阵地发起猛烈攻击。一路攻东禹庙,一路攻东龙门山云中寺高地。战斗打响后,新八师设在河津西王村的野炮也炮击日军。守禹门渡的仅有一个加强排的兵力,在激战中全部壮烈殉国,日军却始终未能攻入阵地。云中寺守军利用坚固工事和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步步设防,轮番战斗,打退了日军数十次冲锋,伤亡达70%以上,云中寺及关帝庙阵地曾一度失守。在此危急关头,23团两个营由师家滩渡过黄河,从东龙门山侧翼向日军发起攻击。经过血战,于30日收复了禹门渡口及龙山阵地。禹门保卫战重创了日军,粉碎了日军妄图占领禹门,进犯大西北的战略计划。 

  日本侵略者的暴行 

  日军侵占河东各县后,到处烧杀抢掠,残暴至极,对中国人民犯下馨竹难书的罪行。 

  1939年4月14日夜,日军联队长藤田茂带领120人,包围了安邑县上郭村,企图消灭国民党第38军101和102团。该部获悉后,立即撤至上段和南陈村的战士,奋起夹击。激战3小时,日军伤亡近百人。第二天,日军以中国士兵佩带盖有上段村章的通行证为由,迁怒于村民,包围上段村,挨户搜索,不论男女老少,刺刀捅,洋刀砍,推尸井内。青年陈金明紧抱一个日本兵大腿,欲同归于尽,被另一个日本兵捅死,投入井内。这样被日军残杀投入井内的有抗日战士14人,村民94人。投入井内唯一幸存者,是当年32岁的张葡萄。1956年6月,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藤田茂公开审判时,张葡萄出庭作证。藤田茂在审判席上供认"一切是事实,我愿意接受任何严厉处分。" 

  日军侵占河津后,在东庄村设置据点,东庄村民意欲拔除,村长原尚河等人,将东庄地形、日军兵力部署绘成地图,交给驻固镇阎锡山军续汝霖部,约定6月22日夜,袭击日军。战斗开始后,全村百余名青年壮年,手持锄、镢、锨冲向敌垒,砍杀日军。然而续汝霖指挥无能,很快溃退。次日拂晓,日军包围东庄,将手无寸的男女老少赶到一个场里然后5人一批押到窖口,枪刺刀砍,肆意杀戮,再将尸体填入窖内,遇难者包括村长在内共126人,重伤后从窖底漏眼中爬出而幸存者仅21人。 

  6月,日军对中条山区进行扫荡。驻运城的日军,沿张(店)茅(津)公路南下,自东向西扫荡。同时芮城日军则自西向东夹击,把国民党驻军大部驱赶到黄河边的沙口滩进行集体大屠杀。同时遭残杀的还有大量逃难的老百姓。沙口滩的田野河面遍是尸体,令人目不忍睹。 

  1941年2月,日军对绛县里册峪一带大扫荡,屠杀里册峪群众和逃难者达500多人。 

  1942年4月,日军包围万泉县陈阎庄,被杀害的84人中,有8家灭绝,51家仅存孤儿寡母,陈阎庄一度成了寡妇村。 

  据统计,在日军侵占芮城期间,屠杀群众达2400多人,烧毁房屋达18300间。 

  这一桩桩惨案,暴露了帝国主义的凶残本质,是日本帝国主义欠下中国人民的必须偿还的累累血债。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1938年3月,日本侵略军打通了南同蒲铁路,河东各县相继陷落。这时,牺盟会把各县自卫队拉出县城,深入农村,开展游击战,自卫队改称游击队。为集中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牺盟总会将稷山、安邑的游击队合编为晋绥教导第三总队。同年底,牺盟总会在发展壮大山西新军的方针下,又将教导第三总队与汾南各县游击队合编为"政卫一支队",经稷王山为依托开展游击战;汾北各县游击队合编为"政卫二支队",以吕梁山为依托开展游击战;中条山区各县游击队合编为"政卫三支队",以中条山为依托开展游击战。1939年7月,政卫一支队,又改编为212旅;政卫二、三支队,又改编为213旅。在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持下,这支武装力量和八路军,以及驻守河东的国民党军队紧密配合,沉重地打击了日伪侵略军,保卫了抗日根据地和民主政权,配合了全国各地的抗日斗争,牵制了日军的南下和西进,为抗日民族革命战争作出了贡献。 

  河东地区抗日游击队开辟的稷王山根据地和吕梁山根据地,后来成为八路军115师开辟的晋西南根据地的组成部分;中条山根据地,后来成为八路军129师开辟的晋豫根据地的组成部分。 

运城市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运城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