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区县介绍

河津市

发布时间:2012-12-24 16:03:58

  河津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西北角,黄汾两河交汇处,辖5乡2镇2个街道办事处148个行政村,国土面积593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乡村人口20.7万、城镇人口19.3万),耕地35万亩(水浇地29万亩、旱地6万亩)。

  河津历史悠久,“大禹治水”、“鲤鱼跳龙门”等传说发生在这里,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集居,殷商时期商祖已在此建都七世,国都名耿,春秋时为耿国,秦置皮氏县,隋唐间为龙门郡治,宋宣和二年(1120年)改名河津,因境内有黄河和禹门口而得名,1994年撤县建市。

  河津人文富集,境内现存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20多处,真武庙、镇风塔、高禖庙、薛仁贵寒窑、卜子夏墓祠、司马迁故里、王通弹琴处(柴家乡吴村疏属山)、王绩隐居洞(黄颊山,现稷山北山,城区东北17.5公里)、禹门口五桥并架(钢桁铁路桥、悬索公路桥、人行铁索桥、双曲拱桥、高层小半径引桥)等闻名遐迩。春秋时晋国正卿(宰相,比上大夫高)卻缺、孔子高足卜子夏、史圣司马迁、隋代大儒王通、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唐朝大将薛仁贵、明代大理学家薛瑄、清朝书法家许成贵,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其武等人才辈出。

  河津资源丰富,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主要有煤炭、硫铁矿、石灰石等,煤田面积为68平方公里,地质储量为6.8亿吨,是河东煤田原煤采掘的最佳出口,硫铁矿和石灰石等各种矿藏储量丰富;黄河流经境内30公里,已建成的提水工程日供水可达50万立方,沿河优质地下水源地60平方公里,日供水可达40万立方;西气东输管网覆盖全境,天然气日供量达30万立方。

  河津区位优越,地处晋陕峡谷南端,素有“秦晋咽喉,西北门户”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贾云集之城,货物集散之埠。209国道纵贯南北,108国道横穿东西,侯(马)西(安)铁路、侯禹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距运城机场70公里,已经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体系。全市城区总人口10.8万,城镇化率45.13%,市区绿化面积850余亩,绿化覆盖率33.8%,人均住宅面积33.4㎡,已经形成六纵八横道路网络,集中供热、供气、供水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河津经济以工业为主,一二三产业比重为4:66:30,经过多年发展,工业已形成煤电铝、煤焦化、钢铁铸三大产业链和铝工业、清洁能源、精细化工、钢铁铸造、资源综合利用五大产业基地。主要产品产能为:原煤150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185万千瓦、氧化铝230万吨、电解铝35万吨、铝深加工20万吨、焦炭1000万吨、各类化产100万吨、钢铁300万吨、水泥300万吨。农业生产方面现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运城市级龙头企业7家,新兴产业企业37家。

  近年来,河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型跨越为主旋律,按照“创新机制激活力、创造品牌促转型、创优环境快发展、提升社会管理、提升党建水平”的“三创两提升”工作思路,狠抓项目建设,做强五大基地,加快建设绿色富裕繁荣和谐的现代化工贸城市。2012年全市完成GDP184.7亿元,工业增加值85.1亿元,财政总收入12.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6.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7.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25元。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GDP达到43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6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2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7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5500元。

主办单位:运城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