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寺位于山西省绛县境内“十大景”之一“沸水濂波”的紫云岭上,系人文与自然有机结合的古老佛寺。东南与中条山相望,西北与紫金山相承。南依绛县、垣曲,北靠曲沃、侯马,东临翼城、沁水,西跨闻喜、夏县,占地200余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环境至美,气候宜人,佛事兴盛,绵延不断,是晋南一带著名的佛教圣地。
紫云寺历史悠久。据记载,始建于北魏,每逢佛节,常有“紫气缭绕”、“紫云映日”之瑞, 故寺以“紫云寺”名之。唐宋时期,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寺前沸水淙淙,寺顶佛塔巍巍,寺内香火袅袅,松柏绕寺,花林扶疏,移步换景,古朴典雅,引无数善男信女虔诚朝拜,其势蔚为壮观,素有“紫峰凝秀”之称。此匾额至今尚存。明代诗人张浩曾以《紫云游》为题赋诗赞曰:“青山迢递万盘来,金殿平临日月开,倚剑漫跨龙虎观,吹箫别起凤凰台,松风谡谡灵旗动,桂月萧萧鹤驭回,此地游仙真有梦,何须泛海向蓬莱”。
时代沧桑,岁月更替。明末,紫云寺在战乱的炮火中曾毁于一旦。清道光十一年虽然复修,但仍难以抵挡此起彼伏的各种灾害的破坏,至新中国建立时,已是残垣断壁,破败不堪。改革开放后,绛县白家涧村民间艺人白贤德先生,从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生态中,捕捉到开发旅游业、弘扬宗教文化的商机,于新世纪初开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不畏艰难险阻,筹资数百万元,率家人对紫云寺进行了保持本色、突出特点、体现个性、展示文化的开发性建设,历时数年,修复了这座本于自然、融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人文美与自然美有机结合,旅游景观与历史文化相得益彰的古朴佛寺。该寺有两进“山门”、“弥勒佛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文殊殿”、“普贤殿”、“地藏王殿”、“藏经楼”、“禅林院”、“玄文诗馆”等,同中有异,虚实相生,错落而不零乱,庄严而又精致,布局甚是巧妙。
紫云寺以其素洁诱人的魅力吸引来四方信众和游客。2007年6月9日,举行了隆重的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玄中寺方丈根通大和尚、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广化寺方丈、紫云寺住持怡学大和尚、台湾海云大法师、五台山龙慧寺住持释常禅大法师、临汾市佛教协会释常修会长、临汾市净土寺释谛观法师、侯马市普济寺释义海法师、潞城龙化寺释翔法师等全国各地高僧大德、山西省宗教局、运城市宗教局、绛县县委统战部、绛县宗教局、文物旅游局、文体局、计划发展局等部门领导及各地信众近万人云集于此,共同见证了这一神圣时刻。
紫云寺在历史的变幻中释放出令人无法抗拒的力量,到此朝拜、观光的信众、游客日渐增多。该寺现已成为山西省、运城市重要佛教圣地和重点旅游景点之一。
运城市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运城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