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聚焦运城

大发展 大跨越——党的十六大以来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

发布时间:2013-01-25 10:12:59

  十年风云,十年努力,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跨越,创造了全市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十年。

  经济总量连攀新高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2003年至2011年,运城市经济实现了持续较快发展。2011年,运城市经济总量跃上千亿元台阶,达到1016.8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2.0倍,年均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分别比2002年增长3.2倍、7.2倍、3.1倍和5.6倍。粮食总产量达到266.5万吨,比2002年增长1.0倍,年均增长8.1%,连续4年稳定在200吨以上,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第二个“四连增”。特别是全市财政收入由2002年的27.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87.4亿元,增长2.2倍,年均增长13.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十年来,运城全市主要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到274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8.7%,实现工业增加值119.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7%。特别是随着大运重卡、永济新时速、亚宝等一批大企业的投产达效及转型升级,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形成。2011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58.1亿元,比2002年的89.0亿元增长2.0倍,年均增长13.1%。十年来,三次产业的协同性明显增强,一、二、三产均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三次产业结构现已调整为16.2:48.6:35.2。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10年来,运城市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980.9亿元,相当于1978年至2002年累计投资的6.3倍。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全市公路线路里程达到15305公里,全面实现村村通公路,公路密度达107.9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快速发展,总里程达到571公里;航空运输实现零的突破,2011年航线增至15条,共输送旅客150万人。中心城市建设迈上快车道。2011年,中心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0%,集中供热率达到89.0%。10年间,运城市建成了一大批大型标志性城市公益设施。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群众享受更多实惠

  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37元,比2002年增加10430元,增长1.9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22元,比2002年增加3464元,增长1.6倍。2011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24.6辆,拥有家用电脑76.4台。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空调26.6台,拥有电冰箱26.6台。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78.3部/百人,比2002年提高2.0倍。城乡居民人均住房总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6.1平方米和39.8平方米。农村“六个全覆盖”全面完成。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稳步提高,2011年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6万套。

  社会事业取得新突破经济社会协调性增强

  10年来,市民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升。2011年,全市高等学校在校学生2.8万人,比2002年提高4.3倍。2011年,全市共取得18项科技成果,是2002年的2.3倍。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事业不断进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得到空前重视。201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9.6%,中心城市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356天。

  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只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工业强市、文化强市战略,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就一定会书写出全市转型跨越发展的崭新画卷!

  工业:以大工业助推大发展——运城工业强市战略号角吹响后

  4月28日,运城市工业强市动员的号角吹响后,全市立即以饱满的精神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招商引资力度前所未有

  运城市按照 “以大开放推动大发展”的总体战略要求,强化领导招商,承接产业转移,创新招商方式,跟踪签约项目,大力推进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在山西运城(广州)经济合作暨招商推介会上,该市初步达成合同或意向项目18项,总投资170.5亿元。在运城第八届银保企洽谈会上,全市430余家企业与各类金融机构签署融资协议1097项,协议融资551.3亿元。第23届 “哈洽会”期间,运城与京、津、苏、粤、鲁、豫等地客商签订项目合作协议11个,总投资25亿元。9月5日,第四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运城市招商引资项目签字仪式上,运城市共签约项目102项,投资1262.95亿元。在9月2日至7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运城市签约两个项目,分别投资6.5亿元、5.2亿元。在第十六届“厦洽会”上,该市共签约3个项目,投资23.2亿元,拟引资14.7亿元。首届世界晋商大会期间,该市签约95个项目,总投资510.47亿元,拟引资506.5亿元。9月21日至25日,在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运城又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35.74亿元,拟引资31.98亿元,为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增添新动力。

  项目落地再掀新高潮

  运城市按照落实重点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和建设“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为工业经济发展积蓄了后劲,增添了活力。截至7月底,运城市项目落地任务完成率居全省第一、落地投资额居全省第二;省、市重点工程投资完成额全省排名第三,省级重点工程年度投资完成率全省排名第一。该市在第六届中博会上签约的151个项目中,已有80个项目落地,完成落地投资额957.24亿元,占全部签约项目总投资的43.5%。其中,14个50亿元以上的项目中,平陆县绿色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盐湖区文化产业园区、运城市城区东郊城镇化、永济广银铝型材工业园4个项目已落地开工,河津市30万吨高档炭黑项目、空港开发区中国矿业机械设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等10个项目正在加紧推进落地。此外,河津市3个项目相继落地,稷山县4个重点项目同时开工建设,万荣县10大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中心城区2012年城建八大重点工程于6月8日集中开工。盐湖区九龙高效电机项目等被列入省转型综改试验区50个标杆项目之中。

  今年1-8月份,运城市经济增长缓中趋稳,主要指标增速小幅回升,经济基本出现企稳向好势头。

  农业: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运城是农业大市。小麦、棉花产量和商品量均占山西省的50%和70%以上,水果300多万亩,是山西乃至全国的麦棉基地、果业基地。近年来,运城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一县一业”和“一村一品”建设,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城镇居民,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别。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22.1元,增长20.0%,比2003年增长了24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02.1元,增长37.6%。

  农业示范区形成特色

  运城农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现代农业。近年来,运城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以核心区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示范区建设成效初显。2011年,运城市共完成种植业核心区9.6万亩和16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任务。截至目前,运城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389万亩,产品认证181个,绿色食品21个,有机农产品11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6个。同时,运城市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步伐,促进农业生产资金源和经营要素的优化配置,全面提高农民收入。

  一村一品成增收支柱

  近年来,运城市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基地的目标,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初见成效,涌现出一批特色明显、效益较高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村、专业乡,初步形成了一批优势农产品集中连片的产业区、产业带。如绛县史村的大樱桃、新绛县丁村的蔬菜、稷山县姚村的板枣、临猗县积善村的苹果……截至2011年年底,运城市有184个村成为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7个县成为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运城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500家,实现销售收入134.3亿元,年均增长39.9%。如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势头强劲

  近年来,运城市各级党委政府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力度,增加科技含量,使高新技术企业产生集群效应,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2011年,运城市逐步形成的汽车和运输设备、铝镁深加工、农产品加工、化工、高新技术“五个产业集群”完成增加值181亿元,增长21.6%,占运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3.1%。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发展到339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3.7%。运城市还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项目。其中,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运城分院筹建工作全面铺开;亚宝药业、阳煤丰喜等企业与中科院达成合作意向8个;新认定高新技术6家,累计达15家,银光华盛镁业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5家。至此,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4家、19家和40家。

  1+1+1>3的蝶变梦想

  黄河大拐弯处,分布着山西的运城、临汾,陕西的渭南,河南的三门峡四个市。这片5.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处在中国的地理中心区域,被称做“黄河金三角”。

  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全国唯一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就在国家批准设立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历史机遇降临的第一时间,运城市委书记白云就明确指出:“要强力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用足用好政策,让这项政策在运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联合共享政策机遇的基础上,及早动手,积极竞争,在招商引资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8月初,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中原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运城市被纳入中原经济区,为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机遇和发展条件。运城市将以先行先试为突破口,充分释放多种优惠政策的叠加效应;将积极与国家和省发改部门沟通联系,做好项目和发展规划,及时反映运城市的利益诉求,争取支持。

  如今,国家发改委已批复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上中原经济圈、转型综改政策,叠加的国家层面规划将成就运城1+1+1>3的蝶变梦想。

  (来源:山西日报)

主办单位:运城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