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聚焦运城

弘扬关公精神 凝聚两岸血脉

发布时间:2013-05-28 09:56:39

  3月29日至4月18日,“两岸关公文化巡礼——关公祖庙圣像巡游”活动在台湾举行。其间,运城解州关帝祖庙珍藏的明代关帝圣像、青龙偃月刀、汉寿亭侯印等,从高雄一路北上,经台南、嘉义、云林、台中、彰化、南投、台北、基隆等县(市),最后抵达桃园县。整个活动历时21天,纵贯宝岛南北,巡游14个县(市)的160余座庙宇,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台湾民意机构负责人王金平、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及台北市市长郝龙斌等与400万余民众共同迎驾朝拜,所到之处万人空巷,且普降甘霖,缓解了台湾多时的干旱,令台湾信众对关公崇拜的热情和虔诚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正如一位关门打烊专程恭迎圣驾的信众所说:“我们是把关圣帝君当做父亲一样侍奉的!”由此可见,台湾关公信仰的发展及影响的确迅猛强势。

  从南到北,一路走来,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随处可见的关帝庙,或大或小,或在古旧的街市,或在宁静的小巷,或在秀山丽水的景区,庙宇精致古雅、金碧辉煌,空间规划和形式格局比较复杂,包含了木雕、石雕、泥塑、陶艺、彩绘等装饰,极具视觉美感,显示出无比的尊崇,是台湾民众心中的圣地,且兼具教化、救济的功能,充分展现出当地百姓最普遍最朴素的趋吉避凶、祈望教化的精神愿望和宗教艺术。

  台湾宗教信仰自由,宗教门类繁多,不仅尊崇传统信仰,也接受外来宗教思想,中西并存,呈多元化发展。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在日据时期,因蕴含中国文化精神而受到日本压制迫害,信徒只好在佛教寺庙中奉祀道教的神。光复后,由于宗教观念宽大,佛教和道教合流,加之创业维艰,建庙不易,在一个神殿中聚集各路神明,而形成了台湾宗教信仰的本土特色。

  在此次圣像巡游的21天中,每一天都有令人感动的事情发生,那些每天凌晨4点就前来迎驾的寺庙主委,那些在大雨中久久跪拜的信众,那些辛苦忙碌“只是为关老爷做些事情”的工作人员,那些民间的各种阵仗表演者、司机、导览都是义工,上至耄耋,下至乳牙,无不竭尽全力。每到一个驻驾地,朝拜的队伍都蜿蜒数里,信徒焚香祈福、竞相留照,大雨中排起数百米的长龙,只为参拜关公圣像,那种欢喜虔诚的态度,令人感动钦佩,让人感受到作为关公故里人的骄傲和荣耀。一位冒雨参拜挤不到神轿前的信众说:“这么热闹的场面,我活了大半辈子也没见过几次!”

  关公信仰在台湾是一种非常热络的文化现象,主要通过宗教的形式来传承和弘扬。台湾的关帝祭奠仪式很复杂,场面热烈而气氛虔诚,威武神勇的关公是信众依赖的保护神和心灵依靠,信众们欣喜地聆听神明的旨意,虔诚地遵照神谕的教诲做人做事,成功地将教义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引导到社会生活中,而不仅仅停留在祈祷、祭拜的形式上。正如台湾中华道教关圣帝君弘道协会会长陈展松所言,祭拜关公并不是指磕头上香就能达成愿望,而是通过学习关公的精神,形成他的智慧,利用智慧去实现梦想。

  清廷治台以前,已有不少闽粤汉人渡台垦殖,带来大陆原乡文化。1624年至1662年,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相继入侵台湾,台湾开始接受欧洲文化;1662年起,连同郑成功政权和清朝政权,台湾接受了230年之久的汉移民文化,1895年台湾被日本统治,1945年国民党取得台湾的统治权。不同族群入居台湾,开展对台湾地区各种资源的竞争或争夺,强悍的汉移民文化逐渐演化,影响了台湾所有生活习惯及文学宗教,等等,在台湾文化400年演进历史中,多次产生“落叶归根”与“落地生根”的观念对立。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集体记忆和共同遭遇强化着族群意识和族群认同,在宗教的表现上,就是寺庙林立,信徒众多,尤其是关公成了人们迫切崇拜的信仰对象,且有众多年轻信徒参与其中。关公精神的各种理念渗透到台湾民众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台湾社会各个阶层,积极影响着社会民众的道德养成,显示出强烈的对神明的崇拜、对祖先的追溯,形成了移民社会宗教信仰的一个根源,反映出所有移民的一个普遍心理。

  虽然两岸同根同源、同祖同宗,但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关公文化也不例外,但核心内容都是弘扬关公文化的精髓——“忠、义、仁、勇、礼、智、信”,不同之处只是形式方面的差别,例如祭拜的方式、信众参与的方式。共同的宗教信仰是连接两岸百姓的纽带、凝聚两岸血脉的力量,更是台湾同胞对根祖回溯的精神依靠。应该说,此次活动的圆满举办,开启了海峡两岸共颂关公“忠义信勇”精神、共同弘扬关公文化的新篇章,是一次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两岸人民友谊、推进两岸开展务实合作的成功典范。

  (运城台办 董泽民)

主办单位:运城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