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忻州文物古迹众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十九处,居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佛教圣地五台山就坐落在我市,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不断繁衍生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着各类生产活动,并按照自己的传统习惯,生活方式,对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资料进行着改造,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须品——建筑,就从无到有地产生了。
忻州古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早在公元一世纪时生活在这里人们就已经有比较定型的建筑了,人们主要在简陋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创造出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生活在忻州这片热土上的居民,在千百年来的演变中,创造出了木构架为主的建筑风格。主要有抬梁式、穿斗式两种不同的类型。而抬梁式使用范围最广,始终占据着整个建筑的主要地位。
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遗留的木构架建筑没有早于唐代的,遗留下来的木架构建筑又都是佛道建筑,现留存下来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又全部集中在山西省,而我市又拥有其中最有影响的两座。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佛教建筑代表了古代中国木构建筑的特点,成为中国古建的缩影,我们通过对佛教建筑的研究,可以窥见中国古建的精华,可以从中领略中国古建的全貌。
唐代古建的发现,梁思成先生开了古建研究的先河,经过近代学者多年不懈的努力,现在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魏书•释老志》记载“明帝夜梦金人,顶放白光,飞行殿堂,乃访群臣,傅毅始以佛对,帝遣蔡音秦景前往天竺。”于是佛教在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中国,到现在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传入的过程中,与儒家、道家文化也就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水乳交融,使佛教文化烙上了深深的“中国印”。因而在当代中国不懂佛教文化就不能说懂中国传统文化,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国人。
首先,我们看佛教传入中国之初,汉代的国人是如何看待佛教这一外来宗教的,据《后汉纪》卷十载,“浮屠者,佛也,西域天竺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将悟群生也,其教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净。其精者号沙门。沙门者,汉言息心,盖息意去欲而归于无为也。又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故所贵行善修道,以炼精神而不已,以至无为而得为佛也。佛身长一丈六尺,黄金色,项中佩日月光,变化无方,无所不入,故能化通万物而大济群生” 这一记载清楚地告诉我们,当时的国人是以看待道教的眼光对待佛教的,“专务清净,息意去欲而归于无为”就是道教的专门术语,外来宗教要在异乡生根,就必须依附于中国的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这样才能在异国他乡生根开花结果。
佛教传入我国的早期,佛寺是建立在人口稠密的繁华闹市的,这样便于宣传,扩大其影响,这我们可从《洛阳伽蓝记》、《长安志》等文献中看到其昔日的轮廓。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在中国站稳了脚跟,于是从城市向乡村,乃至于向名山大川发展,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五台山的南禅寺、佛光寺就是很好的例证。
应该指出的是:佛教在中华大地上的传播,仅仅是佛学教义的传播,天竺建筑并未大量涌入,只是在汉代出现过个别的“浮园祠”,并未成为一个建筑类型的主要流派。
为了使佛教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播,并长期生存下去,必须建立大量的佛教活动场所——寺院,佛寺是物化的佛教,是佛教的象征,因而佛教寺院的建立必须借助于中国传统的建筑技术加上佛教教义的功用,而形成一种特殊的建筑群体。
佛教建筑的大量存在,是研究古代建筑重要的实物资料。
忻州佛教建筑的选址与布局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风水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必然对佛教中国化产生影响,佛教中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思想与风水学的庇荫思想可以融入一体,相得益彰。因而在佛教寺院的选址和布局上必然会受到风水学的影响。
佛教寺院的选址,一般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选择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类地方人口集中,有利于扩大影响,传播佛法。二是选择名山大川,这些地方山清水秀,景色幽雅。因为国人自古就有以山川为神,并加以崇拜的传统。奇妙的山峰又是某种神灵的化身。《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佛教就利用了这种传统的自然崇拜,在名山大川中大兴土木,修建佛寺,天长日久,就有“天下名山僧占多”的格局存在。
佛寺的选址秉承佛教教义,实现物化的佛教。将自身藏匿于自然景观之中,在佛教看来,蜿蜒起伏的山峦不仅能给人以壮美舒畅之感,还具有将人文隐迹于自然,修炼净心的功用。因此,佛寺的选址偏重于山脉的选择,既能体现出佛教对自然的眷恋与依赖的心理,又能体现出山脉对佛寺的屏蔽与遮挡作用。因而佛寺一般建在环境幽静的名山之上,因为名山上有好的风水来脉,可以形成山形磅礴,环抱灵气之地,许多寺院都对佛院发脉有详细的描述。
在山势的选择上,佛寺多依山就势,选择在半山腰,或者依傍悬崖峭壁,甚至山峰顶部,善于选择制高点,转折点,空白点,使佛寺建于最佳的位置,“建小筑、成大观”,形成“一山抱一寺,一寺镇一山”的格局。佛寺善于借景让景,巧用山岭地形,使建筑与自然相协调,使其外部空间多层次。佛寺因山而得神势,此为借势,山借佛寺而扬名,此为造势。风水学上讲究寻龙、察砂、观水、点穴、朝向,理想的模式是枕山、环水、面屏,而五台山台怀景区就是利用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一山连属,势若游龙,由北台蜿蜒起伏而来,龙首在灵鹫峰的菩萨顶,左右两山是青龙白虎,正面的梵仙山是一座天然的屏障,清水河从北台发源,环绕灵鹫,转向东南,形成天然水口,普化寺就是建在水口的镇寺,在风水格局上形成“五峰环抱之势”,而山中众多寺庙则集中分布于山川形势的五峰之内。我们参观的佛光寺虽然不在五峰之内,但却坐落在山坡之上,两侧有形似蛟龙的峡谷环绕,谷的对面又是高山,形成二龙戏珠的风水格局。同样风水的还有镇海寺。
佛寺建筑在布局上,包括建筑的形制、祈福装饰、趋吉辟邪等,随处可以看到风水的痕迹,如显通寺的“龙”“虎”两块石碑立于山门。在风水学的应用上,大寺院的门的朝向十分讲究,必须遥对远处的低凹山峦(穿山或朝山),以作为气口,为了吉利,佛寺的开门严格按照“八宅风水法”的理论,只在坎、艮、震、巽、离、坤、兑等七山可以开正门,而在乾位是忌讳开正门的。这些都表明风水学在佛教的选址与布局上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古色古香的佛寺建筑,隐现于白云深处,绿荫丛中,碧瓦红墙,高阁白塔,与四周的环境融为一体,古松清流,石径小桥点缀其间,这种布局本身就是一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色彩明快,意境清幽的美丽画卷,建筑与山川相辉映,更增添了山川与佛寺的神秘感。
有的寺院利用山势,组合成高低相错,相互叠置的立体布局,丰富了寺院的空间层次,一组几个或十几个院落隐现于青松翠柏之中,显得更加凝重深沉,烧香拜佛者拾阶而上,穿堂而过,由洞而进,自殿而出,犹如步入西方圣境、极乐世界,令人有意境上的提升。
忻州(五台山)佛殿的基本结构
谈到五台山的佛寺建筑,中外学者对其高超卓越的成就赞不绝口,南禅寺、佛光寺以及宋、元、明、清、民国以来的古建筑被视为世界的珍品,许多学者为不能亲往目睹,视为终身的憾事,五台山也因其灿烂的古建文化被第三十三届世界遗产大会批准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五台山独特的古建筑是山西乃至于中国古建精华的缩影。我们只从外表感受是不能认识到它的特色,只有进一步了解其结构做法,才能真正认识五台山的古建筑特点:
1、台基
台基也称须弥座,是直接承托木构架建筑的基座,包括周围的栏杆和可供人上下的台阶,它给人以庄严感与神圣感。具有防潮的作用,佛寺中的台基一般用青、白砖石或纯石结构建成,这已经在台基的发展上有了大得飞跃,最早的台基是三合土筑成,其次的台基是利用地形的跌差建设在外加砖石相包形成的。台基是区别建筑物等级的标志。台基级数越多,建筑物的级别越高。另外,汉玉白台基的等级高于其它材质的台基,有围栏的台基高于无围的台基。
2、间
间是平面上用四根柱子围成的空间,间是个体建筑,又是整体建筑的组成部分,在建筑的术语上,正面称开间,纵深称进深,间数越多,级别越高。佛光寺的东大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南禅寺大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
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象征“帝王之尊”。
古建有一个特点,平面开间都是奇数。
3、木构架
木构架是建筑物的骨架部分由柱、梁、檩、枋、椽和斗拱基本构件构成。
4、斗拱
斗拱是用于支撑巨大屋顶的出檐,减少室内大梁跨度,抬高梁架的主要技术措施,在五台山佛殿的建构上,斗拱不仅具有结构上的作用,而且具备美学上的装饰作用。
5、榫卯
木材与木材之间联系是用榫卯进行的,将各种分散单一的木材联为一体,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效果。
6、屋顶
屋顶是古代建筑中最能展示其艺术魅力的部分,他使建筑物的外观绚丽多彩,变化起伏,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它是衡量一个古建筑等级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
五台山的屋顶主要有: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
古建筑中屋顶虽大,给人的感觉却不沉重,这主要是四个屋角在处理手法上向上翘起,将位于四角的檐椽逐步上升,使之成为一个两头翘起的翼形曲线,变得如鸟展翅,令人赏心悦目。
7、脊兽
在建筑物的屋脊,檐背上可以看到一些造型精美的禽兽形象,十分引人注目,汉代正脊两端一般使用凤凰,汉代后,屋脊上用鸱尾,唐代后演变成鸱吻。
屋顶走兽的多少,也是区别古建筑等级的一个重要标志,走兽越多,级别越高,最多者为十一个。
8、装修
古建的外部门窗装修在其外表上关系重大,同一建筑,装修不同,其面貌差异就越大,四面门窗建筑显得轻巧,全部封闭仅留有门洞则显得敦实。
室内的装修更是变化多样,有藻井,花罩,绘画等。
9、色彩
在五台山的所有汉传佛教寺庙,顶部全是青瓦,外装饰古朴,颜色为冷色调,而藏传佛教的顶部则是颜色鲜艳的琉璃瓦,在琉璃瓦中以黄色最为高贵,外部装饰颜色鲜艳。
忻州(五台山)佛教的雕塑和壁画
忻州(五台山)佛教寺院的雕塑大致有雕、刻、塑三种,采用的材质有金属、木、石、竹、玉、砖等,创造出了形态各异的佛教造像。
从东汉永平年间佛教传入我国,由于历朝历代统占阶级的大力提倡,佛教的传播非常广泛,佛像的艺术也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的工匠在吸收并融合外来佛教艺术的创作手法的基础上,创造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佛像雕塑艺术。
早期的佛教塑像,在北魏孝文帝时期,人物面像丰满而略长,鼻梁高隆,直通额际,眉长眼鼓,肩宽胸平,多静态少动态,服饰衣纹密集,薄纱透体,神态端庄,造型厚实,手法简朴,从中可以看出中原传统艺术与西域文化的融合。
而在二唐寺中看到的彩塑,“人物丰浓,肌胜于骨”,唐代彩塑色彩丰富,人物造型比例适度,面部丰满,姿态自然,充满活力,以胖为美,反映了盛唐时期国富民强、气度不凡一个侧面。
宋代的雕塑艺术水平在盛唐的基础上又有大的进步,风格上趋于写实,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上方面都有所提高,人物造型上行走、坐卧、举止千姿百态,极富艺术感染力。
明清两代在雕塑上手法更加细腻,但在气魄和神韵上均不如同前,仅有少量精品传世。
壁画是创作于墙壁的艺术品,五台山的佛寺壁画是从北魏以后才出现的,将我国的传统壁画艺术融合了外来宗教的新鲜血液,形成了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民族宗教壁画艺术,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佛座背后的壁画,在我国古代木构建筑中罕见的早期壁画实物,色彩艳丽如新,在山西乃至于全国尚无第二处,敦煌石窟中的唐代壁画中已有部分颜料变色。
另外,金代的岩山寺壁画、明代的公主寺壁画、清代南山寺壁画等都突破了唐代以来表现宫廷和宗教题材的狭窄范围,更广阔地反映了社会世俗的生活。题材更加多样化,并且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忻州(五台山)佛教建筑中隐含的佛理
从忻州(五台山)佛教建筑的整体来看,佛教建筑以“静”的空间氛围隐喻着“纯静”的最高境界,从外部空间的构成和内部空间的光、色、形均符合于佛教的本意,即无欲,无欲的物化形式表现为空寂的空间情调。寺院在建筑中将视觉引导向空阔遥远的空间,如佛寺建筑脊北上的尖塔、佛塔等都是将人的视觉引向天空,或者是以空阔的外部空间围合,或以高大的树木成为外部空间的限定物,形成深远曲折的意境。
在内部的装饰上强调灰性的冷色调,与佛像的华丽形成极强的对比,强调主题的份量,明确表明隐喻观念的神圣性。
另外,室内光线较弱,成百盏油灯闪烁,造成光怪陆离,幽幽遂神秘的宗教气氛,使人心灵上产生压抑的感受,昏暗中高大的佛像四肢匀称,面容和谐,焕发出肃穆慈祥的佛光,低垂的目光,修长的眉毛,微翘的嘴角,流露出对人的关注和洞察一切的睿智,使人感受到佛的神圣与伟大,同时又觉得慈祥、可依、和谐、可亲。
在大雄宝殿的建筑上,从外看是两层,而进入内部却是一层,这表明从外表看佛主高高在上,与众不同,而按照佛祖的要求,修行实践,当我们进入佛的境界时,人佛是一样的,人人可以成佛。
五台山喇嘛庙的佛殿建筑物在内部装饰上着力加以渲染,无处不是五彩缤纷,金碧辉煌,人们在这里拜佛就会有一种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的感觉,产生一种对佛国世界的向往。
宗教的本质具有神秘性,利用建筑物空间界面的不可预测性,光的不均匀性,质地色彩的原始性,使人产生一种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具有压抑性,强烈影响人的情绪力量,唤起人们对宗教意识的神秘体验。
从忻州五台山地区古建筑来看,我们拥有全国仅存的较为完整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中的两座,其中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南禅寺为现存亚洲最古老的建筑,被梁思成先生形容为“国内古建筑的第一瑰宝”,拥有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四绝”的佛光寺(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也坐落在五台山脚下。而宋、元、明、清、中华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更是比比皆是,在五台山的各个寺院参观,就如同走进了古建筑艺术的博物馆,每一处寺院、每一个殿宇、每一个牌楼都是古建艺术的精品,给人以美的感觉,美的享受,使人在视觉和精神上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深刻体验,也能使我们为祖先无穷的想象和艺术的创作手法而折服。五台山的古建艺术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建筑宝库中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主办单位:忻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