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13-12-18 08:36:19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这里,北隔长城揽云朔,南界石岭通太原,西带黄河望陕蒙,东临太行连京冀。所辖14个县(市、区),总面积25472平方公里,总人口293万。

  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紧靠黄河中游东岸的忻州是一方文化厚土。历史上文人辈出。金元时期著名诗人元问(忻州人),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河曲人),明清之际的诗文大家傅山(祖籍忻州),清代思想家,诗人徐继畲(五台人)都诞生在这里。在这块文化沃土上,有大量的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这里黄河风情文化、雁门边塞文化、五台山佛教文化、忻定原晋商文化等源远流长,构成了一座多元文化并存的神奇画卷。其中,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舞蹈、民间美术及手工技艺、民间体育竞技等民间文化艺术、民俗文化,都有深厚的底蕴,散发着黄土地文化泥土的芳香。

  忻州市也是一方文化热土,先后有4个县(市、区)由中央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民歌)之乡”(河曲),“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代县),“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静乐),“中国摔跤之乡”(忻府区),“中国八音之乡”(忻府区)。一年一度的“五台山佛教文化节”、“中国忻州摔跤节”、“河曲河灯节”已成为重要的区域性的文化盛事。

  忻州市的民间文化艺术、民俗文化,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于2006年有五项入选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些项目是:

  ⑴、戏曲《北路梆子》       (忻州市)

  ⑵、戏曲《繁峙秧歌戏》     (繁峙县)

  ⑶、戏曲《二人台》         (河曲县)

  ⑷、民间音乐《五台山佛乐》 (五台县)

  ⑸、民间音乐《河曲民歌》   (河曲县)

  有6个类别,13个项目入选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些项目是:

  民间音乐:《河曲民歌》(河曲)、《五台山佛乐》(五台县)、《晋北鼓吹》(忻府区、五台县);

  民间舞蹈:《代县峨口挠阁》(代县)、《凤秧歌》(原平市);

  地方戏曲:《北路梆子》(忻州市)、《繁峙秧歌戏》(繁峙县)、《神池道情戏》(神池)、《二人台》(河曲);

  民间美术:《定襄面塑》(定襄);

  杂技与竞技:《忻州挠羊赛》(忻州市);

  民俗类:《河曲河灯节》(河曲)。

  这些项目,是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代表,它也反映出忻州市民间文化艺术和民俗文化的地位和价值。

  忻州市民间文化艺术品类繁多,民俗内容丰富,我们可以从以下不同类别中探求和了解它的特征、魅力和价值。

  1、风格迥异的地方戏剧。

  忻州市的地方戏曲,主要有北路梆子、繁峙秧歌戏、河曲二人台、神池道情。这些剧种源流不同,形式各异,表现了忻州市东西部两地不同的艺术风格。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忻州市周边、大同及内蒙河北部分地区。它起源于梆子腔勃起的清代初期,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北路梆子既有源于山陕梆子和蒲剧的继承,也有地方民间小戏、民间音乐的广泛吸取,还有从元曲、昆曲、吹腔中引进的曲牌,因而具有多元性的艺术特征。在演唱上,激越奔放、高亢辽阔,极具晋北风格。各行当唱腔,以红生(须生、老生)与正旦为主,男女“同腔同调”,大致相同;另还有花脸、老旦、丑角各一种。传统北路梆子乐队,一般由九人组成,文场:胡胡、二弦、三弦、四弦(前二种为主弦乐器,后二种为弹拨乐器),武场:鼓板、马锣、铙钹、梆子、小锣、铰子等。还有一些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分别由文武场演奏员兼奏。著名戏曲艺术家贾桂林、董福是北路梆子戏曲的代表人物,其代表剧目《王宝钏》、《血手印》、《金水桥》、《李三娘》《辟殿》《访白袍》等,其中《金水桥》曾拍成电影,在全国发行上映。忻州市北路梆子剧院现有杨仲义、成凤英、贾粉桃3名梅花奖得主,是北路梆子戏曲艺术的研发中心。

  作为地方小剧种的繁峙秧歌戏,顾名思义,由秧歌孕育而来。它源自唐代以来盛行于民间的“秧歌”曲调。这种曲调传入繁峙奋地、白马石一带,融汇民间歌舞,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样子。繁峙秧歌戏的唱腔、曲牌、小调、训调、民歌等类别繁多,品种齐全,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北地风格。

  流行于河曲及晋西北,辐射晋、陕、蒙交界地域的戏曲二人台,是在河曲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其语言、动作、服饰,都有浓郁的西路地方风味。曲调大部分来源于河曲民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吸收融合了蒙古、陕北的民歌,使二人台兼具汉蒙两个民族的艺术特长。二人台属于地方小剧种的歌舞戏,音乐有唱腔和牌子曲两类,表演程式更加舞蹈化,更加生活化和比较随意自由(主要道具为:扇子、霸王鞭、手帕等)。

  道情戏最早是用道教曲调宣传道家思想的一种戏曲形式。其源流和其它秧歌小戏歌舞小戏不同。它在音乐、唱腔、表演等方面别具一格。至今保留着联曲体的音乐体制,保留着古老的艺术传统。神池道情历史悠久,特色浓郁。它是全国俗曲道情中少数的戏曲道情之一,因而神池道情具有珍稀性的特征。神池县道情剧团,在道情剧的创新发展上,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和努力。

  相比较而言,北路梆子是孕育成熟的大戏,在群众中有多层次的更为广泛的影响。作为小剧种的二人台、繁峙秧歌戏,虽处于戏曲孕育期,但同样作为民间艺术,它有更鲜活、更具贴近生活的特点。而道情戏剧则因保留更多的古老传统,具有独特珍稀的价值。它们都是忻州民间艺术的瑰宝。

  2、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舞

  忻州市的民间歌舞,千姿百态,风情万种,遍及城乡各地。主要有秧歌和阁跷两大类。原平凤秧歌、神池硬架子秧歌、五寨八大角以及代县峨口挠阁、定襄踩跷子最为著名。

  凤秧歌是仅存于原平市北贾村的一种民间歌舞。它有特殊的服饰和舞具,与周边地域的秧歌很不相同。凤秧歌大约成形于清初,由引入的外地歌舞与当地“踩圈秧歌”相结合,吸收本地民间小调,丰富其演唱部分,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现在的样子。

  凤秧歌的表演形式,主要分“过街”、“ 踩圈”和“开轱辘”三部分。“过街”是行进打场子,以轻盈抒缓的舞蹈见长;“踩圈”为定场表演,以热烈欢快情绪取胜;“开轱辘”则是演唱民间小戏、表演小品。唱为主、舞为伴,表演时有群有双,有说有唱。凤秧歌在街头、院落、广场、舞台都能演出。是当地岁时节庆不可或缺的文艺活动。其代表节目《过大年》曾获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优秀奖。

  凤秧歌几百年来在一个村里传承不衰,保持相对较为独立的生态,从而使这一民间艺术品种更显宝贵和珍奇。

  神池硬架子秧歌是以歌舞为主的武秧歌。舞姿,男角威武刚劲,女角美艳洒脱。主要以打击乐伴奏。演出时,锣鼓轰鸣,铿锵热烈,震山动谷,夺人魂魄,尽显高原边塞风情。神池秧歌表演内容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形似哑剧,开始有戏曲的雏型。它的严格的礼仪程序,表现了丰富的民俗内涵。

  阁跷类歌舞以代县、定襄最为突出。代县峨口挠阁一般数十架,每架壮汉、女童各一人。列队表演时,背负挠阁架子的壮汉,在婉转悠扬的民间乐曲伴奏下,扭动舞步,阁架上的女童,甩动水袖,配合表演。或上下,或左右,或轻柔,或奔放,个个顾盼生辉,娉婷婀娜,令人留连忘返,百看不厌。峨口挠阁融表演、舞蹈、音乐、体育、美术于一体,特别注重人物形象塑造、美好愿望寄托、手工技艺展示、喜庆气氛渲染、对真善美的追求。突出表现了淳朴的民俗民风。

  定襄踩跷子是扭唱和表演特技并重的高跷秧歌。它是多人默契配合,走、扭、跳、唱为一体的广场活动。由八音会吹打配合,更显得狂欢而很有气势。定襄在上世纪80年代将这一广场节目搬上舞台,扭、唱、说之外,还在舞台上做“过仙桥”、“放劈叉”、“跳单拐”等特技表演,为高跷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风采。

  3、风味独特的民间音乐

  忻州有十分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这里仅就东西部不同品类的民间音乐列举二三。

  晋西北素称民歌的海洋,河曲民歌享誉全国,是黄土风情文化的典型代表。

  河曲民歌是古老闭塞的黄土地农耕文化孕育的产物。它经历了上千年历史的传唱和传承,至今久唱不衰。河曲民歌的内容极为丰富,函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采用比兴、反复、排比、重叠、对称、双关、夸唱等手法,抒发对生活的喜怒哀乐。它的旋律简单优美,音程跳动大,音调高亢辽阔,有很浓很浓的山野风味。

  与此相对应的东部忻、定、原、代这一带的民歌,则是以优美、委婉、清秀、深沉为特色。历史上曾遍及田野,人们在劳动中和休闲时,无不即兴歌唱。

  作为庙堂音乐的五台山佛乐,是忻州民间音乐的又一独特品种,它与佛教同生并共兴衰。唐代达繁盛,元明之交,乐器引入佛教,臻于完善。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沿用传入中国的“歌赞”、“转读”、“唱导”等形式,而且保存有唐代以来各个时期流行的民间歌曲和乐曲。可以认为,五台山佛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既表现了佛教音乐的宗教化特征,也表现了它的民间化民俗化的特征。

  始于秦汉,成熟于明清的吹打乐即八音会,遍及全市,但以东部地区为盛。普遍应用于庆典、社火、婚丧、祭祀等民俗事项中。2006年以《晋北鼓吹》同时入选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忻州八音”和“五台八大套”,是这种民间音乐的典型代表。忻州的吹打乐,属北路流派的“细吹”一类。以唢呐为主,笙、管为辅,锣鼓、丝弦作伴奏烘托。乐曲包括传统曲牌、戏剧曲牌、民歌小调等。音乐演奏,或高亢明亮、火暴热烈,或清澈柔沉。缠绵悱恻,艺术表现力很强,有浓郁的塞北风格。

  4、绚丽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

  忻州市是民间美术工艺的“百花园”,几乎渗透于民间的生活的各个方面。比较突出的有原平炕围画、代县农民画、定襄和忻府区的面塑、代县泥塑、静乐剪纸、定襄木雕、石雕、忻定原纸扎,以及遍布各地的民间刺绣、布玩等。都是人民群众,以心灵的语言,用一双巧手,表现生活的诗情画意。既在抒发宣泄美的情感,又有实用和观赏的价值。如果我们把它划分为平面与立体造型两大类的话,定襄面塑和静乐剪纸应分别是两类型的佼佼者。

  定襄面塑,百姓叫花馍、礼馍。是全县及周边地,以至整个晋北民间流行的人生礼仪,岁时节目、新房起架上梁等传统的民俗活动中,馈赠、祭祀所应用的,富有文化艺术意味的食品。礼馍在世代传承的民俗中形成特定的含义和文化指向以及表达方式,一直为百姓遵循、沿袭。在近世,则更多应用于作为礼品的艺术表达。体现了乡里人纯真朴实的审美追求。

  花馍、礼馍的洁白喧腾、绵款憨实,展示出朴素的原始美。造型简约概括、粗犷豪放、朴实丰厚、天真烂漫、色泽鲜艳、对比强烈,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造型艺术可以联系到民间剪纸、刺绣、玩具、雕刻等多种民间美术的造型体系和美学体系。

  静乐剪纸,历史久远,是真正扎根于民间的平面艺术。它在应用上一般分为窗花和墙花两种类型,是岁时节日重要的装饰品。

  静乐剪纸的造型有人物、花草、鸟兽、虫鱼以及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物象。题材内容丰富,大多取材于民间日常生活场景、民间习俗风貌、祭祖婚嫁祈福等,无所不包。因作者与题材都来自民间,其作品自然充满生活气息和民俗色彩。

  静乐剪纸基本是单色的(多为红色),所以线条取舍结构更加重要。其显著特点是以阴刻为主,阴阳结合,线条粗犷豪放、浑厚有力,行走流畅,取舍精当。许多作品运用简练粗壮的线条,对形象进行大胆夸张,达到求意境、求神似、求情趣的艺术境界。从艺术风格看,更多地保持着原始的土、粗、野的味道。看上去,有朴实、厚实、粗壮之美。粗中有情,野中有味,虽土而工,别具一格。它和其它民间艺术,诸如面塑、布玩、刺绣等相关作品,互相交融,相得益彰。更增加了它的审美功能和应用范围。

  5、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民俗风情

  忻州市的东西部,自然环境、历史沿革、文化传统都有较大差异。民俗风情千差万别,使忻州民俗文化具有丰富的各具特色的多样性的特点。

  河曲河灯节,是忻州西部黄河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河曲河灯节,俗称河灯会,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办,历时三天。在黄河边漂放河灯,通过各种祭祀形式,祈祷神灵消灾免难、风调雨顺。

  古时漂放河灯,由黄河船工组织河路社举办,僧人诵经、八音吹奏鼓乐,以超度死于河中的亡灵,当时被称为迎神送鬼节。乾隆16年,县城西门外黄河古渡口建禹王庙,搭古戏台。从此,漂放河灯上升为规范的祭祀活动,并代代相传,至今保持着一定的礼仪程序。现在的河灯节已成为具有丰富民俗内涵和经贸活动相结合的庆典节目。2005年河曲县把这一古会定名为黄河文化节、上升为政府行为的节日,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漂放河灯是其中的重要活动。

  河曲河灯会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印证着黄河文化的内涵。它和当地人民的思想、生活习俗息息相关,是当地民风乡情的缩影。河灯节在新的形势下已成为晋、陕、蒙交汇地区影响很大的民间节目。这一文化空间的存在,对这一地区的经济繁荣,文化交流,社会的和谐稳定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以杂技与竞技类入选山西省首批非物质保护名录的挠羊赛(跤)是忻州市东部地区民俗风情的代表之一,显然它的入选的更大意义在于它们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忻州古代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汇之地,历来战事频仍,人民吃苦耐劳,秉性刚烈,尚武强悍。草原文明的影响,在民间盛行角力、角抵之戏。延自清末,演变为摔跤比赛的挠羊赛事在忻、定、原一带已十分盛行。建国后50年代达鼎盛,使忻州成为享誉全国的摔跤之乡。

  挠羊赛事通常与庙会、唱大戏同时举办。跤手不分年龄级别,自愿出场,赤背较量。一跤见胜负,连续六胜,即可夺得跤场最高奖赏肥羊一只。

  挠羊赛有严格的规则程序,赛场气氛火爆热烈。承载着丰富的民族精神,表现了忻州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它是远古文明与现代文明碰撞的产物,是边塞文化孕育的结果,它有丰富的民俗内涵。它的存在与发展,对研究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有直接的作用

  几个简介

  一、五台山佛教音乐 

  五台山佛教创始于东汉永平十一年,近两千年来,五台山始终以“文殊菩萨 

  道场”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并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 

  五台山山中寺庙林立,佛塔高耸。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3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3处。丰富的文物是中华民族珍贵的 

  历史文化遗产,反映了五台山地区历史文化深厚的积淀。五台山佛教中保持着丰 

  富的富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佛教艺术的佛教音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 

  1、五台山佛教音乐的分布区域 

  五台山佛教音乐主要分布在“台内”、“台外”各大寺院,以及五台山域外山 

  西省中北部地区的部分寺院。 

  2、五台山佛教音乐的历史渊源 

  五台山佛教音乐与五台山佛教同生并共兴衰,唐代达到繁盛,元明之交,乐 

  器引入佛教,臻于完善。民国初年随着佛教的衰微而式微。上世纪80年代稍有 

  恢复。 

  3、五台山佛教音乐的特征 

  五台山佛教音乐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沿用了佛教进入中国的“歌 

  赞”、“转读”、“唱导”等形式,而且保存有自唐宋以来各朝代各个时期流行的民 

  间歌曲和乐曲。可以认为,五台山佛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它吸 

  纳了我国传统的民间歌曲和乐曲,既表现了佛教音乐的宗教化特征,也表现了佛 

  教音乐的民俗化和民间化的特征。 

  4、五台山佛教音乐的基本内容 

  二、北路梆子 

  l、分布区域 

  忻州市及周边的大同市、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北部及河北省张家口、蔚县,等地。 

  2、历史源流 

  据考证,北路梆子起源于梆子腔勃起的清代初期,属山陕梆子在晋北流变的 

  产物。山陕梆子在晋南演化为蒲剧,传入晋北后与当地民间音乐、语言、地方小 

  戏融会磨合,形成北路梆子。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北路梆子形成后,很快风靡于民间,并得到长足的发展。抗战前,晋北、河 

  北张家口、内蒙归绥等地流布广泛,班社林立,艺人众多,仅崞县就有30多个 

  班社,极一时之盛。 

  抗战期间,北路梆子饱受战乱摧残,新中国建立以后,才得以复兴。1954 

  年成立了以著名戏剧艺术家贾桂林领衔的忻县地区北路梆子剧团,目前全市有两 

  个市直北路梆子专业剧团,一个民营剧团,拥有全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3名演员, 

  成为北路梆子发展的艺术中心。 

  3、艺术特点 

  北路梆子既有源于山陕梆子和蒲剧的继承,也有地方民歌、民间音乐、地方 

  小戏、庙堂音乐等的广泛吸收,还有从元曲、昆曲、吹腔中引进、纳入的曲牌, 

  因而有多源性的特征;在演唱上激越昂扬,慷慨高亢,独具艺术风格。 

  4、代表人物 

  贾桂林(1916--1992),形象秀美,表演老到,尤擅唱功,是建国后北路梆 

  子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其代表剧目有《王宝钏》、《金水桥》,她主演的彩色戏 

  剧艺术片《金水桥》曾在全国发行上演。 

  北路梆子后继代表人物有李万林、翟效安;新一代人物有杨仲义、成风英、 

  贾粉桃,他们三人都是戏剧梅花奖得主。 

  三、繁峙秧歌戏 

  繁峙秧歌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秧歌”,而是属于戏剧艺术品种的小剧种, 

  它流行于繁峙县及周边地区。 

  1、历史渊源 

  繁峙秧歌源自唐代以来盛行于民间的“秧歌”曲调。明代万历年间,这种曲 

  调传入繁峙的奋地、白马石(现属应县管辖)一带,故亦称奋地秧歌,是由民歌 

  和民间舞蹈发展而成的。最初只是一种在街头巷尾跑摊子演唱的广场艺术,表演 

  比较简单,清代道光年间经民间艺人创新改造,吸纳各路秧歌的表演精粹,吸收 

  其它剧种曲目,加以改进,并搬上舞台。经多代人努力,使其逐渐演变为一个具 

  有浓郁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品种。 

  2、艺术特点 

  繁峙秧歌在长期孕育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朔州秧歌、盂州秧歌,民歌、时 

  令、小调以及曲艺、北路梆子、晋剧等的曲调和剧目的精华,充实形成了自己多 

  元化的艺术特征。 

  繁峙秧歌的唱腔、曲牌、小调、训调、民歌等类别繁多,品种齐全,现有 

  86个剧目、75个曲牌,其代表剧目有早期的《安瓜》、《打灶君》,以及后来的《九 

  件衣》、《花厅会》等。 

  四、河曲民歌 

  1、流布区域 

  河曲民歌流行于河曲县及晋西北,辐射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地域。 

  2、历史渊源 

  河曲县素有“民歌的海洋”之称。明代就有“户有弘歌新治谱,儿童妇老尽 

  歌讴”的记载。河曲县历来以农耕为本,历史上十年九旱,饥荒严重,交通闭塞, 

  逐步构成了民俗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从而孕育和催生了具有独 

  特风格的河曲民歌这一珍贵的艺术品种。它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传唱与孕育期, 

  久唱不衰。 

  3、河曲民歌的艺术特色 

  河曲民歌吟唱内容十分丰富,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见什么唱什么, 

  想什么唱什么”,尽显地方民俗风情。它采用比兴、反复、排比、重叠、对称、 

  双关、夸张等手法,抒发生活的喜怒哀乐。 

  河曲民歌旋律简单、优美,音程跳度大,音调高亢、辽阔,节奏比较自由, 

  口语化的装饰音较多,具有鲜明的山歌风味。 

  五、河曲二人台 

  l、流布区域 

  二人台流行于河曲县全境、周边县以及陕西、内蒙、河北的部分地区。 

  2、历史渊源 

  河曲二人台是在河曲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记载的历史表明,它形成于清乾隆年间,迄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 

  新中国建立至“文革”是二人台发展的鼎盛时期。“文革”断演、人才沉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二人台有了新的发展,修纂集成、培育人才、制作音像。 1997年河曲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3、艺术特色 

  河曲二人台现有流传下来的剧目100多个,代表剧目有《走西口》、《打樱桃》、 

  《探病》、《打金钱》等。二人台牌子曲98首。 

  河曲二人台的内容大部分反映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其语言、故事、服饰、动作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河曲二人台源于河曲民歌,它于河曲民歌一脉相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吸收融合了—蒙古民族的民歌,使二人台兼具蒙汉两个民族的艺术特长。 

  4、著名演员 

  建国以来河曲二人台的著名演员有李有狮、任爱英、许月英、尹占才、张美兰、苗俊英、辛礼生等。 

  六、晋北鼓吹

  忻州称鼓手或响工,是专门为地方重大社会活动或婚丧嫁娶、满月祝寿等民俗礼仪吹奏的民间艺术团体。因器乐有唢呐、笙、管子、锣、镲、鼓、板、梆子等八种,故名。演奏人员一班子六七人至十几人。资料记载起源于西周,盛行于忻州、定襄、原平、五台一带,演艺精湛,曲牌繁多。

  忻州八音艺术,集庙堂音乐的宁静恬淡、关塞精神的雄浑激越、游牧文化的奔放高亢、中原艺术的和谐浑厚于一体,是忻州人民文明智慧、勤劳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2006年,忻府区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艺术之乡评委会命名为“中国八音之乡”,并确立为“中国八音文化研究基地”。  

  七、忻州挠羊

  “挠羊赛”至少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即已形成。主要流行于忻州忻定盆地六县(市、区),重点在忻府区、定襄县、原平市。

  “挠羊赛”每逢古庙会、唱大戏时举办,通常是群众自发组织。对阵双方散戏后在场内划圈为界,参赛跤手不分年龄,不分体重级别,不穿跤衣,自愿出场,赤背较量,一跤见胜负。一个跤手只要连续摔倒六个对手,即为获胜,获奖肥羊一只称“挠羊”,跤手民间称“挠羊汉”。

  八、原平炕围画

  炕围画,是地域性很强的一种民间绘画形式,是壁画、年画、建筑彩绘的复合体。炕围画包括灶头、炕围两个部分,炕围部分又由“边”和“空”构成了一套固定程式,边以退色边,“万不断”等二方连续为主,再加装饰性小花边组合成形,上下边之间画“空子”,有长方空,圆形空,扇面空等多种。“空中”一般画戏剧人物、传统故事、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亭台楼阁。灶头画常见的有“胖娃娃”、松鹤图、“孔雀开屏”、“凤凰牡丹”等,大都是一些象征吉祥、长寿,充满喜庆色彩的图形,寄托着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每套炕围画都有一定的色调,我市受地域和文化差异的影响形成了不同欣赏标准,西部的县喜欢热烈的暖调子,多用朱红或大红,东部的县喜欢静谧的中性和冷调子,多用粉绿。原平市的炕围画过去十分流行,拥有一大批绘制炕围画的能工巧匠。他们的作品,以布局均衡、题材新颖、花边精致、色彩绚丽为显著特色。观之,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量,曾多次选送省区以至全国参加美展,获得了赞誉。

主办单位:忻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