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最为悠久、战争最为频繁的古代关隘,被长城专家誉为“中华第一关”。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座落于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3000多年的历史岁月中,作为中原北塞门户,雁门关一直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它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民族融合等方面,均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穆天子西巡、胡服骑射、白登之围、马邑之谋、昭君出塞、孝文帝南迁、炀帝北巡、靖康之变、慈禧南逃等等这些影响过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和周穆王、赵襄子、赵武灵王、刘邦、汉武帝、隋炀帝、李渊、李世民、宋徽宗、宋钦宗、朱厚照、慈禧、光绪;卫青、李广、李靖、薛仁贵、李白、郭子仪、李克用、杨家将、徐达;王昭君等等这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为雁门关留下了最为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最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雁门关“九塞尊崇第一关”,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上古称北陵、西陉,战国列称九塞之首,南北朝列称北庭三关,明代列称山西内三关。历称勾注塞、西陉关、西陉关,向以关山雄固,北塞门户著名,是中国长城文化、关隘文化之瑰宝。《雁门关志》载:“勾注山,古称陉岭,岭西为西陉关,岭东为东陉关,两关石头边墙联为一体,历代珠联璧合互为倚防。雁门关明代前址西陉关,东陉关倚防;明代后址东陉关,西陉关倚防”。古雁门关北口为白草口,南口为太和岭口;明雁门关北口为广武口,南口为南口。雁门关东西两翼分别延伸至繁峙、原平,设隘口十八。雁门关整体布防概括为“两关四口十八隘”。
雁门关景区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如:战国赵长城、明长城(雁门关明长城是山西省境内保存最完整的明长城)、围城、关城、瓮城、隘城、古关道、城堡、兵寨、烽火台、校场、兵盘、关署等等,这些不同等级、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建筑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复杂、壮观的中国古代边塞军事防御体系,在长城各关隘中其特色无与伦比,其品位绝无仅有。
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雁门关风景名胜区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省十佳旅游风景区。
雁门关景区主要分为三大块。即雁门关主要景点、外围景点和近代遗存。
一、主要景点
[景区标志壁] 位于广场正北山坡下,高28米,长50米,左面是曾登临过雁门关的伟人毛泽东的雕像,并刻有苍劲有力的毛体“雁门关”三字,右面是以浮雕形式展现的历史上与雁门关有关的帝王、将相、公主等59位名人,整体犹如一幅呈现雁门关人文历史的巨幅画轴。南面的关桥两侧有序的排着24位杨家将人物塑像,均为4.5米高的花岗岩石雕,西侧是11位杨家男将,东侧为13位杨门女将,生动的雕像向人们诉说着杨家将镇守边关的久远历史和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
[明月楼] 站在关桥上,首先看到的就是古代雁门关城廓的北口第一道门户——明月楼,现已复建,城门设3门洞,正中嵌“雁门寨”石额,上建城楼;桥西是关沟河水域景观带;桥东是明月湖,一汪碧水映照关山,为古老的雁门关增添了一抹亮色。
[雁门关村] 雁门关村原有50多户,200多人,历史的变迁使得如今的村庄仅剩6户,20多人。村庄与雁门关保持着同样的古朴、沧桑,同样的色彩、味道。村庄虽小,却将一个“边关”村落的风貌和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在历史上村民是地地道道的“边民”,关里的人称他们“关外人”,而在关北人的眼里,他们是“关里人”。他们是中原与塞外分界点上的生存体,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塞外游牧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产物。至今他们的生活方式仍体现着兼容南北的特征,风俗习惯仍显露着杂糅胡汉的印记。走进雁门关村,可以感受“边民”的生活状态,聆听边民们讲述即将“失落”的记忆,探寻边关村落的独特魅力!
[豹突泉] 明代史料记载“平地涌泉,水势猛奋,形似兽然,故名豹突泉。泉水北出塞口,流入桑干河。”如今的豹突泉经村民多次改造,已然面目全非。乍看与水井无异,其实是难得的千年古泉所在,涌水量仍不减当年,旱不涸而涝不溢。豹突泉千百年来滋养了无数守关将士,如今仍是雁门关村民和景区工作人员的主要饮水源,也为游客们提供着清冽甘醇的天然矿泉水。
[边贸街] 豹突泉前面的这条由七十多间仿明建筑组成的边贸街,是一条以以展示和出售雁门关特色手工艺品和土特产品为主,从而再现边关贸易风情的特色街区。
[瓮城门] 瓮城与地利门相接,城高6米多,设有暗门。瓮城门俗称小北门,砖券门顶,2010年在明代主体的基础上修复如初,明代时书刻“雁门关”三字的石额也已修补重现。两侧曾镶嵌有砖镌联语一副:“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一字一砖。对联在1937年全部遗失,现在根据辗转寻回的“要”字砖,已将对联仿制恢复。“三边”是指明代北边、东北边、西北边三大边防区,“九塞”是说战国时就名闻天下的九大关塞。雁门关被推崇为“三边冲要”、“九塞之首”,短短十四字,形象地道出了雁门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地利门] 地利门为关城北侧之门,石座砖身。主体为明代所筑,2010年将残缺部分整修如初。门洞上方额匾书刻“埊利”二字。此门坐向南北,城门上原建门楼为杨六郎祠,据记载原祠内正中塑杨六郎坐像,两侧是用整块木料雕制的孟良、焦赞立像,旁立杨六郎铁刀1把,城楼上供设大炮2尊。可惜原建已毁于1937年,现已修复为二层卷棚顶式木质建筑,高12米,底层面宽5间,进深4间,四周围廊,二层为3间阁楼。成为展示古代冷兵器演变历史为主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站在城楼之上北可俯览瓮城、关街、雁门关村等风貌,远望孤傲的烽火台;南可与天险门对应相望;西面既可极目关城绝顶,又能近观校场、点将台等沧桑遗址,东面信步恢复如初的千米城墙可与天险门贯通。可谓“一览关山形势,精华尽收眼底”。
[天险门及关楼] 天险门为关城南侧之门,是关南第一道城门,石座砖券,高12.5米。其主体为明代所筑,残缺部分已于2010年整修如初,恢复了明代风貌。门洞上方额匾书刻“天险”二字。城门洞原有木板门1道,现已不存。门洞内的青石板为明代原物,600多年间的清晰车辙印仍然向人们诉说着多彩而辉煌的过往。
天险门上建有城楼,即关楼,又名雁楼。坐西朝东,面阔5间,进深4间,四周设有回廓。建筑为重檐歇山顶式,正面明间为隔门,两顶间为砖砌墙,背面除两圆形窗户外,其余用砖砌成。平板枋上施以斗拱,有昂有翘,屋顶交以青灰瓦,正脊两端安大吻,四周悬挂风铃。楼内空畅,历史上的主要功能是供兵丁巡察、瞭望,现在充实为古代建筑博物馆。可惜的是原建已毁于1937年,现存主体为1982年重建,2010年补修。从十九世纪初年法国人拍摄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出现在新建的关楼在规模、形制和气势上均无法与原建相比。
立于城门之上,南可俯瞰关南古道全景;北可纵观关城地势,并与地利门呼应相望;东可游览位于过雁峰上标志性建筑雁塔和城墙、敌楼;西可沿城墙攀至山脊制高点俯视九窑十八洞等屯兵、屯粮设施遗址。极目观景的同时可以遥想历史风云,体味攻城守关、南下北出的历史场景。
[关城城郭] 地利门和天险门两侧均连接有关城城墙,可以登城观景。原城廓为砖砌、石筑相结合的边墙,周长约10000米,南端分接关城东西城两翼,北至谷底延伸围合于宁边楼,即明月楼。据《雁门关地理总考》载:“吉安侯陆亨建城垣两座,砖城周围二里三百五十步,据山,无壕堑,垛口六百。东西城门二,曰雁门,曰雁塞,铺设九;石城高1丈五,周围二里三百四十九步,垛口五百,城门一。城内为千户所,仓场一,草场一。”经年历岁,大都已倾圮,仅剩1728.77米(据2008年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实地勘测数据)不同程度残损的断续墙体。2009年以来修复了1800米城廓,天险门和地利门东翼部分已连接贯通,长约1000米,两城门西翼分别修复了延伸至山脊坡顶段各400米,还修复了敌楼3座。城墙随山就势,越坡跨险,高3—7米不等,部分再现了明代雁门关城的恢宏气势。
登上城墙我们可以看到位于天险门北坡的雁塔。雁塔古代为瞭望和传递军情之用,与烽火台构成传警体系。现已在雁塔原址上复建了高达21米的四边九层密檐式实心砖塔,成为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站在过雁峰上环顾,“突危雁塔镇重冈,俯视穷边万里长”(明王鈅诗),关山内外尽收眼底。
[镇边祠] 初为1506年(明正德六年)纪念战国时赵国的守关大将李牧而建,称武安君庙,俗称李牧祠。李牧守边十余年,威镇塞北,使匈奴始终不敢越雁门半步,因而成为了后世守关将士的楷模而被建祠奉祀。清朝改名护国镇边寺。山门前有石砌平台,上竖石旗杆1付,配设石狮1对。正中左右各筑踏垛台阶,并配以石雕、石栏柱、石拦板。山门两旁建有钟鼓二楼,祠院分前后两进,为中轴式建筑,前院两侧为厢房,正面有过殿,过殿两侧留过道。后院有正殿,东西各有配房。1937年日军占领雁门关后使镇边寺遭到毁灭性破坏,再加之文革浩劫等多次劫难,寺院地面建筑尽数遭毁,仅存地基。2009年以来按原样复建后改名镇边祠,成为展示幸偃公、李牧、薛仁贵、杨家将等西周至明朝2600多年间的守关名将事迹的主题展馆。重建后的镇边祠不仅重现了历史上全盛时期的规模形制,而且赋予新的展示内容和文化内涵,成为全面了解雁门关人文历史的一大窗口。
[雁门古道] 历史上的雁门关道南起南口,经前腰铺、阜家坪,越制高点关城,再下关村,经后腰铺至新广武隘城,全长约20公里。正是这条蜿蜒曲折的自然通道,造就了雁门关的历史使命,也成就了雁门关的数千年辉煌。关道北通塞外高原,南接中原腹地,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原北出和草原南下之咽喉要津,战时为戍守之关卡,平时为商家营输之必经,行人往来之通衢要道。
时至今日古关道风貌发生巨变,大部分路段已经被现代的柏油路和水泥路替代。2009年以来对阜家坪至关城的3公里关道进行了整修,多半路面用石板铺就,少量路段完整保留了车辙深深、崎岖难逾的历史风貌,尤其是天险门南50米处的一段,留有深约10多厘米的车辙印,最能体现雁门古道的历史原貌。游人信步期间,可以体验“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意境,找寻“阴山北去三千里”的感觉。或许不经意间,就能与某位古人的足迹相叠,或是巡边的帝王,报国的将相;或是出塞的昭君、南归的文姬;亦或是驼铃声声的商旅,鼓角铮铮的壮士……
关道沿途还可以在分道碑前了解古代的交通法则,观音殿内祈愿四面观音的佑护,云际泉旁顾盼昭君影容,壮士亭下解读民国风云,还可以欣赏到虎啸瀑、杀虎碑、观景台等景点,尤其是可以仰望关城,一睹“两山对峙,其形如门”的壮景和四周山岳生态景观。
[关陵及壮士亭] 位于关南古关道中盘道侧,为1926年(民国15年)阎锡山的晋军与冯玉祥的国民军在雁门关混战时阵亡将士的公墓陵园。1926年初,直、奉、晋三方联军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晋军在大同失利后,退守雁门关,遂与国民军在关前展开决战。战役持续3个月,最终在直、奉两方的助攻下,国民军退出山西,晋军势力由此扩展至绥远(今内蒙古中部)。此战晋军伤亡甚重,如今硝烟尽散,壮士长眠,墓丘上柳枝低垂,墓碑森然。现存墓碑一通,系晋军参战旅长李培基为阵亡将士所立。今特在陵旁建壮士亭以缅之,并将墓碑移至亭内。
[云际泉及雁池] 云际泉早在元代就已闻名。元代大诗人萨都剌曾游历并题诗,留有“长吟入云际,袖拂日边霞”“闻说名泉奇,观倒泻银河”等诗句。“泉出过雁峰崖畔,水声潺潺流远,犹如天边云际而出,故名云际泉。”可见原来涌水量之大。泉旁曾建有楼亭,池刻九石龙泄水,亭上书匾“九龙亭”,所以民间俗称九龙泉。2009年6月,云际泉这一千年古泉在旧址上被重新掘出,虽涌水量非比从前,但仍为今日雁门关之难得胜景。
云际泉旁凿有半圆形水池——雁池,池中泉水清澈见底,红鲤嬉戏其中,为古老的雁门关增添了浪漫温婉的情趣,而由泉水引出形成的虎啸瀑布,更成为雁门关难得的水域景观。雁池古为过关商旅汲水处,也是大雁停歇饮水处,相传还是当年一代美女王昭君的“落雁”之处。
[观音殿] 位于关南古道中盘道侧关陵南,始建年代失考,原建仅殿宇一间。观音菩萨堪称国人最爱之神祇,而雁门关为南北往来要冲,车马行人,昼夜不息,所以地处古道中途的观音殿自当香火绵延不绝。抗战期间观音殿毁于日军之手,2009年8月重建后成为古道中途的一道特色景观。重建后的观音殿为纯石建筑,殿内观音塑像亦为石雕,且为“四面观音”,即圣观音、如意观音、马头观音和十一面观音,寓意护佑四方游人信众。这正是雁门关杂糅南北,通达内外的特色体现。观音殿外的广场是游人徒步登关的休憩之所,站在广场可以欣赏从云际泉倾泻而下的瀑布——虎啸瀑。
[阜戈寨民俗村] 位于关城以南1公里的阜家坪村,该村历史上是过关贸易的货物集散地,也是南来北往的商队打尖(吃饭)休整的地方,曾经十分繁华。现建设成为由90间具有浓厚边塞民俗风格的简易泥、石屋组成的民俗村,占地面积12亩。通过古代传统作坊的形式,演示和再现豆腐坊、打铁铺、石磨坊等传统民间生产工艺,从而集中展示边关军需贸易、后勤保障和边关特有的民俗风情等场景,故名阜戈寨。现已成为山西省影视中心的拍摄基地。走进民俗村,可以观赏鲜活的历史场景,也可以亲身体验和参与已经频临失传的民间工艺,从而感受浓郁的边塞风情。
二、外围景点
[长城] 雁门关长城位于关城东北10公里处广武至白草口的猴岭山脊上。猴岭因悬崖峭壁有石酷似猴形得名。长城蜿蜒其上,如龙伏波腾,气势磅礴,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巡抚都御史李景元在古长城基扯上复筑而成,顶部三层砖铺面,可以走马。西起白草口,东至新广武,高8——10米,上阔4.6米,全长5033米,每120米建戍城1座。敌楼多筑于长城外侧,面宽10米,进深8米,总高15米左右。下设暗门,筑于内可屯兵、外可冲锋的地段,门洞高2.3米,宽1.7米,现存完整敌楼有“针扃”、“控扼”、“壮橹”、“天山”等。此外还置烽火台、凿壕堑,是中国明长城的代表作。雁门关长城属内长城,东看至居庸关,西可达宁武关。按现在行政区划,雁门关长城分属山阴、代县两县,广武段属山阴县,白草口段属代县,其中白草口段山势险峻,最为完整,尤其位于山巅的单墙长城,因形似锯齿,被称为锯齿长城。该段长城因地势险峻,两侧均为陡峭悬壁,所筑长城仅有一墙之厚,成为雁门关长城中最为精致、最具特色的一段。
[新广武城] 亦称广武营,位于雁门关关城北10公里处,明洪武七年(1374)修建,万历三年(1517)增修,为雁门关北口前沿阵地,也是明代雁门关的北界。新广武之于雁门关,相当于八达岭之于居庸关。整个隘城跨河而建,周长1500多米,左右与长城连为一体,堡寨相连接,墩台敌楼林立,隘门道道设防,俗名“狗爪莲花城”。设有南关、东关、北关、小北关4座关城,周长各500多米,南关、北关与营城连为一体,北关亦与营城连为一体,小北关与北关连一体,是明代隘口军事防御作战的典型建筑。初建为马驿,嘉靖甲辰(1543)改为军站,移交代州守备守之。有护城镇虏墩8座,边墙1500米,壕长7000米,设官厅1所,建营房570间,仓20座,草场1个。存驿马20匹、民骡8头、官骡20头。所辖防地,“东起胡峪,界之东津峪,西止雕窝梁,尽境之,王野梁并玄(轩)岗、阳武、芦板寨,长二百三里。”
[旧广武城] 位于新广武北2公里处,因筑城时间先后而与新广武有“新、旧”之称,它南望内长城,北临塞外广漠,所处地带曾是中国北境攻守外患的战争频仍之地。城始建于北宋,当时为夯筑城垣,相传为杨六郎圈养军马之所,金国占领后曾在城内设县治,明洪武七年(1374)包砖重修后,成为雁门关军事防御体系中的一座隘城。古城呈长方形,开东、西、南三门,周长1652.94米,总面积16296平方米。城墙高8.3米,底宽5米,顶宽3.4米,石条作基外表砖砌,上设矮墙垛口、望洞和射孔,共施马面21座。城内建有烽火台1座。旧广武城是山西现存除平遥外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中国古代边塞城池防御,特别是辽、金及明清池防御的重要遗存。
[白草口] 是雁门关十八隘之一。一隘两堡,南为太和堡,北为常胜堡,中隔连绵山脉。春秋战国时,白草口为南北要冲,沿雁门古关道,过往商旅不断。隘关跨河而建,设3道隘墙,6座隘门,6座堡台,东西与长城连为一体。现存隘门1座,额匾书刻“容民畜众”,堡台1座,额匾书刻“猴岭”。相传北宋时,朝廷以潘美为帅,杨继业为前锋镇守北地,三军来到雁门关安营扎寨。潘美让杨继业到关口(即现在的白草口)外驻扎,当时此口并无名称,潘美想羊怕吃败草,就把这里叫败草口好了,试图把杨业困死关外。后来杨业遭潘美陷害,老百姓纪念杨家忠心报国和憎恨潘美之奸,便将败草口改为白草口,因为羊怕吃败草喜吃白草。
[常胜堡] 位于白草口西面高地。南接雁门关古道,与太和堡相呼应,北望关外漠原,与旧广武古城对垒,周长500多米,石基砖砌围墙,东北隅那家有武庙,堡门额匾书“常胜堡”三字。上款竖书“万历甲寅御史吴仁庆”,下款为“布政使阎士选立”。
[石头长城] 位于后腰铺附近山上,东西长约5000米,底宽3米,残高1米,战国赵肃侯时始建,汉武帝元光五的治雁门阻险复修。
[试刀石] 址南口南村,为一凹形石头。明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与代州总兵周遇吉作战,路过此地试刀于石,劈石留痕百的不变,故名“试刀石”。亦有杨六郎曾于此石磨刀之说。
[广武汉墓群景区] 广武汉墓群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汉代墓葬群,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群北临桑干河,南靠旧广武辽城,西有汉代阴馆古城遗址。整个墓群南依群山,北连朔州平川,从南向北俯瞰,由高到低,大小不一的封土堆星罗棋布。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为全国之首。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5公里,占地面积5.25平方公里,现已标定的有封土堆的汉墓多达293座。其中最高的墓达18米,低的有2、3米。据因各种原因已发掘的一些汉墓可知,这结墓基本上都是西汉时战死的将士们和东汉时富豪们的墓冢。西汉墓为木结构,这种木椁墓多为一人一墓,东汉墓为砖结构,大多是家族合葬墓。墓中出土的文物有青铜器、陶器、兵器、古钱币等,经考证为珍贵的汉代文物,考古研究价值很高。1988年,广武汉墓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又被列入“十一五”期间全国100处大遗址保护内。
所以,广武汉墓群是雁门边塞文化的重要历史遗存,整个墓群保存有丰富而珍贵珠地下文物,是研究我国汉代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
三、近代遗存
[阎军行营] 位于太和岭口村东黄土崖下,为抗战初期阎军工兵部队开筑,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指挥部行营。窑洞二进两间,门高2米,洞深12米,宽7米。外间开门通院,过侧壁小门入里间。外间有石磨1盘,里间有土炕,向外劈小窗1扇,进门处吊大油灯1盏。行营北倚雁门关,南通阳明堡飞机场,地势险要,交通便利,安全隐蔽性好。1937年日军紧逼山西,阎锡山亲临行营指挥,时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同朱德、彭德怀、彭雪枫、徐向前等同志,先后三次前来与阎锡山谈判,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游击区及成立了“第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奠定了山西抗战局势。
[军洞军道及道所遗址] 位于208国道陡沟梁路侧,是阎锡山为战备开筑的军队专用线。设有军道道所专门管理,道所遗址为现雁门关道班北侧石窑洞。军道南接古雁门关关道,北接明雁门关关道,一道卡两关。军洞穿山而凿,洞长500多米,高6米多,宽6米多。洞内可通行卡车,间有通风孔通山顶,为进退、藏兵、防空、贮备之所。此外白草口、南口馒头山、草垛山,还有军洞计百余孔。军洞、军道及道所,在1926的晋军与国民军、1927年晋军与奉军的两次大战以及1937年阎锡山对日军作战,在军事战略储备、运输和防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雁门关伏击战遗址] 位于勾注古道黑石头沟,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200米。1937年10月18日,我八路军120师716团在贺丙炎团长、廖汉生政委指挥下,与满载武器弹药经过雁门关的日军,经过四个小时的激战,围袭日军汽车近五百辆,击毙伤其军近200人,炸毁日军汽车数十辆,这就是闻名全国的雁门关伏击战。
[阳明堡飞机场遗址] 位于代县阳明堡镇西南,占地2000多亩。1935年由阎锡山初建,日军占领代县后抢修扩建,成为日军战斗机场。1937年10月上旬,为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忻口保卫战,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奉命在代县、崞县以东地区,伺机侧击南进日军。10月16日,第769团团长陈锡联决心以突然速决的手段夜袭阳明堡机场,10月19日黄昏,部队开始行动,战斗打到最后时刻,敌我展开白刃格斗,营长赵崇德在撤退时不幸牺牲。火烧阳明堡飞机场战斗,经1小时激战,八路军共歼灭日军100余人,毁、伤飞机24架,削弱了日军的空中力量,有力地支援了忻口会战。现机场遗址建有镌刻着陈锡联将军亲笔题写的“阳明堡飞机场遗址”纪念碑。
雁门关景区图:
雁门关烽火台
雄关远眺
雁门关蜿蜒的长城
修复之前的雄关
天险门前在原址上复建的李牧祠
雁门关长城
天险门右侧的长城
雁门关长城2
雁门关长城3
俯视雄关
雁门关边贸街
中华第一关——雁门关
千年古道
雁门关天险门
雁门关地利门
雁门关镇边寺1
雁门关镇边寺2
雁门关边贸街
阜戈寨民俗文化村
壮士亭
观音殿
紫塞雁门石牌坊
前腰铺驿站
雁门关雪景图:
主办单位:忻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