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宁武新闻网
太子殿建于芦芽山佛顶十分险要的花岗岩裂石上。为石基正方体建筑,小巧玲珑,无木梁结构。四角为四根铁柱。殿顶中央有塔球状铁柱,既是装饰物,又是避雷针。殿顶铜瓦盖顶,金碧辉煌。殿门条石砌成。两侧凿有石联,上联凿书“复慈云于中国”,下联为“性法雨于边方”。石联外侧又凿书醒目的两个大字“佛祖”,殿门额上凿书“太子殿”三字。殿内主供毗卢佛雕像。正中有石方桌,专为焚香摆供而设。古代,在十年九旱的晋西北,每逢荒旱,周围诸州县民众相继前来太子殿祈雨朝拜,隆重非凡。
古代,在太子殿之北,建有华严寺、云端寺、说法台、金刚佛堂、龙王堂等诸多建筑。这些建筑如星拱月,成为太子殿的陪衬寺庙群。太子殿的太子,就是佛祖释迦牟尼。他是古印度北部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太子。姓乔达摩,名悉达多。舍弃王位专心修炼佛法。释迦是他们的种族,意思是“能”。牟尼的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寂”、“能忍”等。亦即“释迦族的圣人”的总思。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孔子是同时代人。是佛教的创始人。按照佛家的说话,释迦牟尼就是佛祖如来。如来有法身,有化身。释迦牟尼是化身,毗卢佛是法身,二者本为一。唐僧师徒就是向他取经的。唐取经时,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出生入死见到佛祖。古今所以有无数香客游人攀登太子殿,大约原因就在这里。尤其是最险处有天梯飞架,天堑变通作途,有惊无险。
太子殿始建于唐代。同时,芦芽山西古毗卢佛道场,也始于唐代,而且在唐僧西天取经之后被确定下来。据《宁武府寺》、《山西通寺》等到方志记载,释氏以为,芦芽山是古毗卢佛道场。山上佛寺颇多,缘崖依涧,精宇绀蓝,多唐、宋代所遗。明崇祯初,为巨盗所据,焚毁殆尽,唯留太子殿,现存太子殿,重修于清道光十三年。
主办单位:忻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