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古长城

古长城

发布时间:2014-02-24 09:00:41

  巍然绵延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用血肉和汗水筑就的世界奇观。

  山西境内的长城遗迹很多。从兴县西北部的黄河东岸开始,沿管涔山和恒山山脉向河北方向延伸,蜿蜒的古长城和矗立的烽火台,依旧饱含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蚀痕,横亘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向世人昭告着那已经远逝的昔日烟云……

  山西境内最早的长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69年三家分晋之后。其时赵国疆域最大,立足都市晋阳,迅速向西、北、东三面进行军事扩张,特别是赵武灵王在位期间,锐意改革,实行胡服骑射,不断开疆拓土,进一步展现了晋国文化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势,把中原农耕文化同北方游牧文化交汇融合,成为继晋之后我国古代多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及多民族文化的大熔炉。为了有效地防守得到的土地,就出现了最早由战国时代赵肃侯修筑的、分布于恒山和管涔山两大山系长城。

  在山西境内,古长城遗存和遗址,总长度在3400公里以上,其主要基础,依旧是秦长城。当马上皇帝朱元璋坐了天下后,又拣起历代君王的旧皇历,修筑长城二百多年未曾歇息。大同境内长达400公里的明代古长城,历尽600多年的风雨,至今仍雄伟壮观,成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道久远的风景线。

  明代长城分南北两线进入山西后,在偏头关一带交会,被称为内外长城,外长城由张家口入山西,经大同、偏关直达黄河天险。内长城经阜平进入山西,经灵邱、繁峙而达神池。进入清代后,雄才大略的康熙大帝相信众志成城,决不以修长城为御敌之策。然而,为抗拒白莲教农民起义军渡河入晋,后来的嘉庆帝又重新走上了修墙御敌的老路,在黄河壶口瀑布天险处筑起了长城。从此,在中国万里长城绵延不断的修筑史中,这一段清长城,总算划上了一个句号。

  作为战争的遗迹,长城和关隘,在山西这块苍茫的土地上,已经变成一份独特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战争文化的珍贵实物。

  千百年来,久经不息的边患,连绵不断的烽烟,使得山西北部的偏头关、宁武关和雁门关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也为古老的三晋厚土,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篇章。

  作为山西境内外长城和内长城的交会处,偏头关重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巍然屹立在偏关河的西岸。这一带的长城依高山陡崖而建,与黄河天险相连,形成一道拱卫中原的屏障。

  地处偏头关与雁门关中路的宁武关,重建于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现存关城分西关和东关两部分,城墙依山而建,堪称雄险,在军事上可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与此地50公里处,有历史上曾声名显赫的军事城堡——宁化军城。

  雁门关修筑于代县城北的大山腹地,进可攻,退可守,是大漠通往中原的必经之路,在赫赫有名的三关中以其雄险独树一帜。早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在此建立雁门郡,秦时仍为天下三十六郡中之一郡,汉武帝时曾“发率万人治雁门关险阻”。如今的雁门关,为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重修长城时所建。与之相接的旧广武城,也是山西内长城体系中一座以屯兵积粮为主的军城,现存建筑成于辽代。城墙上的敌楼,与远处的烽火台遥遥相望,在古代战争中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

  登古关而远眺四周,茫茫山野上的古长城和烽火台遗址,让人们眼前不禁浮现出久远的历史画面。当年,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就是在这宏阔的三关防线,谱写了一幕幕威武不屈、英勇杀敌的壮丽史诗,也留下了血染疆域、忠诚报国的慷慨悲歌。

主办单位:忻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