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民间工艺

忻州剪纸艺术

发布时间:2014-02-24 09:51:07

  文章来源:艺术资讯频道

  剪纸是以纸为原材料,运用镂空,剪刻等方法表现美好心愿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传统民俗生活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源远流长,传承久远。若要为剪纸寻根溯源,现在发现最早的文字记载在晋代,当时民间有正月初七过"人日"剪纸人,立春之时剪纸燕的风俗,蕴涵着深远的迎福纳祥的文化内涵.。唐宋时则很兴盛了,适用范围愈加广泛,杜甫"剪纸欲招魂"的诗句,描述的恰是剪纸在巫术活动方面的运用。随着历史的前进,时代的发展,剪纸的装饰性体现的更为浓郁,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工艺艺术。

  剪纸与民俗生活唇齿相依,漫长的历史变迁,剪纸承载着古老的民俗文化气息;丰富的民俗生活又给剪纸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从这个层面上讲,剪纸艺术属于民俗文化,而且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成为我们基层文化工作者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总体来说,我市的文化工作者,尤其是在这方面有造诣有成就的爱好者,近些年来确实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我们悠久的历史相比,从创建先进文化的目标来讲,从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来说,差距还很大,还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只有把剪纸艺术置身于民俗文化活动中考察,与广大群众的生活紧密结合,同时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地去研究,这样才能拓宽我们的视野。

  当然,从我们来说,这项工作仅仅是一个起步。首先从收集整理资料开始,不要把这些已取得的成果资料使其自然消失。这是一个很艰难的工作,是研究与实践的第一步工作。没有这一基础性工作,一切将无从谈起,本文就是这样一个尝试。

  忻州剪纸艺术特征

  作为民间工艺美术和民俗文化的忻州剪纸,同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分布遍及于14个县市。忻州剪纸多为剪刀剪法,也有使用刻刀的,还有剪刻兼用的。所用纸品,有红纸和染色宣纸两种,其中前者多用剪刀,宣纸多用大小不一的刻刀。其艺术特征可归纳如下几点:

  一 风格粗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忻州地处黄土高原的晋西北地区,当地粗犷豪放的地域文化孕育了别具一格的剪纸文化,从总体风格讲,具有质朴夸张、粗犷自然的山野风味。大块大面给人以朴实、壮美之感,与江南剪纸特有的纤秀相比,表现出一种北方黄土高原的独特风格。然而粗犷中不乏工细,质朴中又具情趣,细微处处处浸透着写意的艺术神韵。表现手法简练夸张,线条粗犷有力,形象整体感强,装饰手法随意自然,浓墨中见淡彩,简练中表现出自然,夸张中抒写真情。展示出当地淳朴的艺术魅力。所表现的故事内容,生动活泼;生活情景,意味隽永;花鸟树木,各具形态;人物动物,栩栩如生;福禄寿喜,形神皆备。体现出忻州黄河文化与游牧文化相互融和的文化特色。

  二 题材内容宽泛,而且与当地的节日习俗紧密关联,花样品种随时代变化创新。

  忻州市传统剪纸内容多为人物、动物、花卉,神话传说,民间趣事,自然风貌,民俗活动。如逢年过节贴窗花,男婚女嫁粘喜字。并构成了由窗花、门笺、墙花、灯花、纸扎花、枕花、绣样等众多品种组成的有较高美学欣赏价值的剪纸艺术系列。数百年来,当地的民间艺人,能工巧手,以生活为依托,将剪刻的人物事象与当地民情风俗融为一体,运用谐音,理喻,象征、夸张等手法,以物喻意,托物寄情,创作出一系列寓意深邃的吉祥喜庆图案,反映了当地老百姓祈福辟邪的信仰崇拜和主宰自己命运的理想追求,表现出他们朴素的追求形神意美相一致的审美蕴意。最普及的如"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孔雀开屏"、"鸳鸯戏水"、"连年有鱼"、"双喜临门"等一些传统的吉祥图案,体现出人们追求现实生活美满,保佑幸福平安的美好愿望和求福向上的一种精神追求。

  剪纸的内容还与当地的风俗民情紧密关联。正月初一,家家都要挂春笺,贴窗花,庆贺丰收、家业兴旺;正月十五元宵节花灯要贴剪纸,热闹喜人;清明前一天,在黎明时分要在门上贴一对公鸡剪纸,以防灾辟邪;五寨县过去七月十五菜农以剪纸祭蔬菜,以免被草虫害;十月初一要用五色纸剪成寒衣,寄托生者对死者的怀念。结婚时,大门两边和陪送的嫁妆都要粘红艳艳的喜字,并将喜字与钱纹、瑞兽、花鸟等形象有机的组织一起,粘贴于居室的玻璃和墙壁的醒目处,来烘托渲染喜庆气氛。在保德一带生男孩后,要贴一对红纸剪的葫芦,生女孩则贴一对梅花剪纸,褙上黄纸贴于门上,一来为忌门,二来驱邪。就连寻常日子所用一些物品,如枕头、手帕上的绣花,也是以剪纸为底样绣成的。剪纸成了乡间巧妇凭借想象、描绘装点、美化现实生活,寄托她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憧憬的一种有效手段。

  建国50多年来,我市的民间剪纸艺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无论从主题、内容、还是表现手法都有所发展。从内容来说,所反映的大都是时代新生活。而且溶入了新剪纸法,进入了主题性、系列性创作,如李斌杰的《五百罗汉图》、《黄土风情》,并且内容更为广泛,有摔跤、五台山佛教、戏曲等多样反映本土特色文化的题材,如定襄三姐妹的《摔跤剪影》,《农民运动会》,辛爱英的《走西口》,《五哥放羊》.从表现手法来说,从单纯的剪刀剪法,发展有刻刀刻法,有的两者并用。在应用效应上,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窗贴与墙贴等其他样式,远远扩大了范围,表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小到邮票、贺卡、台历、旅游纪念品、商标广告,大到装饰门面,有的应用于舞台美术,广场壁画等方面。既继承了传统的民俗内容,又拓展出新的表现空间,既符合了现代人注重装饰性的心理需求,又吻合了当代群众多元文化的欣赏需求,剪纸的装饰性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随着时代的发展,为更好的服务于生活,渗透于广告创作中的剪纸材质也在提高。过去的普通纸质最好的最多可保存6年。一般的二年就褪色失去艺术魅力了。如今采用的是防水不干胶纸质制作,既耐老化,又能保持颜色不褪,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有丰韵。

  如今,剪纸艺术还与其它美术品类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如剪纸与漫画结合,成为剪纸漫画;剪纸与连环画结合,成为剪纸连环画;剪纸与布贴画结合,成为剪纸式布贴画等等。

  三、忻州剪纸多以单色为主,朴素大方,内容丰富。纸品运用红纸和宣红纸,鲜艳明快,富有表现力。根据民俗习惯与实用需要,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窗花"和"墙花"两方面。

  "窗花"剪纸是依附于民俗活动最普遍,生命力最强盛的艺术品类。它玲珑剔透,意趣盎然。一般以一草、一花、一物、一事单独成形。所以又称之为"单花"。窗花的结构大小,一般随窗格的形状而定。忻州市旧时窗户格式有菱形,圆形,多角形等式样。窗花随窗样式而异。小者寸许,精致灵巧,趣味横生;大的有四角、六角、八角。与之相呼应的叫团花,素雅大方,美不胜收。忻府区在春节佳日或男婚女嫁时,要贴"全窗花"。剪出柿子,如意,牡丹,佛手,莲手,桂花等祝愿新媳妇善于女红,喜生贵子,幸福美满。这些已成为当地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而传承下来。

  代县窗花根据所贴位置不同,制作方法不同,用途不同,分为"走烟"窗花,"毡笔画"窗花,"勾线"窗花等。代县居民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瓦房。旧社会玻璃紧缺,多用纸糊窗格。"走烟"窗花即在窗格顶端贴一种工笔细致的花边图案剪纸,特点是以线为主,线面相依,专为走烟通气。制作方法一般经薰样,订纸,挖剪三个程序。即把样品钉到一张白纸上,打湿后拿到煤油灯上熏,等熏干后,取下样品。原样被清晰的"拷贝"了下来,然后剪出,现已不用。窗户中心位置所贴窗花有多种。"毡笔画"窗花是其中一种,其制作过程主要是通过特制的毛毡笔所作而成。毛毡笔有大小几种,大者方寸,小者宽1-2厘米。作画时在毛毡两临角各蘸一种颜色,或横竖或弯转,画出花鸟等图形。比较易学,但效果较粗糙。"勾线"窗花是主体性窗花的陪衬与装饰,常被贴在窗户的四周、四角或两边。内容多是松、竹 、梅、兰等传统花卉。

  墙花主要反映在静乐县。墙花,顾名思义,即张贴于室内墙壁上的剪纸,又分为"单花"和"套花"两种。一张一个内容称"单花","套花"则是由一组相关联的单花组成。静乐墙花多为篇幅较大,故事性较强的剪纸。如《八洞神仙》,《老鼠嫁女》,《娶亲》等。这些剪纸内容大都由古老的民间传说而来,或是群众现实生活的集中表现。早年的墙花,很可能是充当年画来美化居室的。而且直到今天在山庄窝铺还存在。过大年贴墙花已经成为静乐县的传统习俗。每当除夕将近,各家房屋打扫一新,都要贴墙花,给新春增添喜气的氛围。墙花大小随意组合,构图精巧严谨,曲直有序,阴阳、虚实、疏密错落有致,内容丰富,刻画入神,动静皆宜。为当地群众所深爱。此外婚嫁迎娶,乔迁新居,生日满月等喜庆佳日,都要在居室显赫的墙上张贴剪纸图案,来装饰点缀生活。

  近50多年来,剪纸得到进一步发展。除构图设计,主题内容有创新外,制作工艺也有新的改进。上世纪60年代以后多种色彩的木刻印制,赋予了剪纸艺术的新形式与新工艺。这种窗花剪纸属版画类,需经画底、刻板、印线、套色(着色)等制作过程。另外还有一种绘画类窗花,也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其作法是少数简单的墨线勾勒出来的。用色由开始的单一品色发展为宣传色和荧光色的广泛运用。印刷类窗花在代县、原平市比较流行。原平市的崞阳镇,郑家营,茹岳,北贾等地的老艺人,一度时期制作的木刻套色窗花很有影响,销售与仿制量都较大。

  剪纸艺术家队伍展望

  剪纸艺术属民间工艺美术,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旧社会民间剪纸的能工巧手,主要是农村妇女。建国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剪纸艺术也在不断进步。不仅表现在主题内容上,技术技巧制作工艺上,而且在队伍建设上也有突破。从过去农村妇女操作,出现了男子的参与。从民间 业余性质出现了专业艺术家。队伍的数量和从业人员的素质都有明显提高。这些剪纸艺术家们孜孜不倦,坚持创作实践,有的是当作一种爱好,乐在其中。有的是作为一种事业,刻苦钻研,不断追求创新,做出了一定努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就现在掌握的有限资料来说,作如下一些介绍。

  比较早一点的老一辈知名艺人有:岢岚县的赵花女(生于1884年,卒于1985年),剪纸工艺精湛,其作品深受群众喜爱。代县西关已故剪纸巧手王拉弟,剪有样式近千种,部分作品曾被报刊选登。静乐县老艺人有辛芙英,高转英,王改平等。其中辛芙英老人终生从事剪纸艺术,造诣颇深,曾在国内外有过较高声誉。她的不少作品被国家级展馆收藏,有的还被选送国外参展。正是在这些有造诣的老一辈艺术家影响带动下,新人不断辈出,如河曲的任翠莲,定襄的张氏三姐妹,郭美英,丁芳莲,忻州有李斌杰、崔凤英、张林郁、张变娥、张永英、殷辅田、李存香、赵宏斌,五台的银三毛,繁峙的张斌,代县的张俊,郎俊梅夫妇、麻红伟、刘小青、宋白女、刍存娥、魏春霞,原平的朱未蝉,静乐的冯问成,吕慧,李凤鸣等人。(笔者所掌握的仅是少数一部分)

  李斌杰长达45米长的500罗汉剪纸长卷,堪称剪纸艺术的珍品,多次在各种展览中获奖。2004年他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新中国剪纸艺术家"光荣称号,并当选为省剪纸协会副主席,同年又被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评为"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全市仅有四位).定襄三姐妹6米长的巨幅剪纸作品《跤乡挠羊图》,被悬挂在国家女子摔跤训练馆的墙上,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都曾进行过宣传报道。张俊夫妇、崔凤英等都曾获得过国家级或省部级的剪纸艺术作品展览的奖项。从这些情况来看,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功底扎实,艺术上有发展有创造性的队伍,应当说,这是一个可喜的局面。

  我市剪纸艺术成果展示

  由于剪纸艺术是一种民俗文化或者说民间文化,并且具有工艺美术的性质,又具有民间应用价值,所以群众基础深厚,参与者广泛,尤其是农村妇女,把这种艺术当作一种心灵手巧的表现,乐在其中,有的终身投入,成为一种自发的群众民俗活动。这就保证了这种艺术不仅远渊,而且长流不断。尤其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的作为一种事业自觉投入,终身创造钻研,进一步推动了这一活动的广泛开展,而且工艺美术技巧和艺术形式不断创新,作品质量也不断提高。我们的剪纸艺术基本上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并且出现了一支实力较强的队伍。尽管人数还不是很多,但已初步有了一个较好的基础,成为一个出人才出作品的亮点。下面是我市近20年来成果展示,尽管收集的不一定全面,但已看出可喜的成绩:

  出版作品

  1979年,地区文联与文化局联合编印了《忻州地区民间剪纸集》。

  1986年,静乐县文联、文化馆、文化局联合编印了《静乐民间剪纸》,著名版画家、文艺评论家力群作序。

  1999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静乐县吕翠花的剪纸作品选集《静乐吕彗剪纸选》。

  2004年,出版《中国 忻州剪纸》大型画册。

  理论研究

  1985年,山西省《工艺美术》杂志第3、4期合刊发表"忻州地区民间工艺美术专刊",集中介绍了我市剪纸等民间艺术。

  1989年,我市青年美术家邢晨生的论文《民间剪纸研究现象之我见》,参加了全国民间剪纸理论研讨会,并获优秀论文奖。

  1990年,邢晨生的论文《关于剪纸研究现象的研究》,入选《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一书。

  1990年,《山西日报》辟专版全面介绍代县剪纸以及其他民间工艺美术。

  参展获奖

  1985年11月,静乐作者创作的《八仙》,诸怀玉、张俊合作的《动物》,邢晨生的《老虎》等作品,参加了"全国首届剪纸展览"。

  1989年,李斌杰创作的剪纸作品《农家小院》、《长寿图》,入选山西省首届企业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并获三等奖。

  1993年,李斌杰的剪纸作品,先后在中国首届农村青年书画剪纸大奖赛、金猴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赛、中国海南椰林杯国际书法艺术大赛和"草原颂"全国书法美术摄影艺术大赛中获奖。

  1998年,在文化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静乐县民间剪纸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获得了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静乐县剪纸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达百余件。

  2000年,静乐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

  2004年,代县张俊夫妇的剪纸作品,参加当年由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等部门主办的全国剪纸邀请赛,荣获金奖。作品全部被华夏剪纸博物馆收藏。

  2004年,李斌杰创作的45米长500罗汉剪纸长卷,在多次展览中获奖,并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新中国剪纸艺术家"称号。

  诚然,这些成果是可喜的。或许我们收集的还不够全面,或许有疏漏之处,但是就总体而言,足以说明我市剪纸队伍的实力与水准。如果从具体来说,不免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比如就队伍来说,基本上是一种游兵散勇,多属个人奋斗,相互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作为产业发展也是一种"细水长流"状态,文化领导部门或者群众文化部门,还缺乏有力的组织与指导,如果从文化产业角度审视,恐怕道路还比较艰难。尽管有良好基础,但仍需要造势,形成声势。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包括政府部门的组织与指导。

主办单位:忻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