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聚焦运城

渐行渐近河东盐

发布时间:2014-09-19 13:18:38

  引言  山西省运城地区是我国最古老的盐业生产中心,运城盐池古称“鹾海”、“古海”,因五步产盐法位居黄河以东而称“河东盐池”。

  食盐的早期生产是人类探索自然、改造自然向文明迈进的第一步。制盐的生产工艺流程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盐池最早的生产工艺是“天日曝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的自然方式。隋末唐初制盐的生产技术变革成功,形成了“垦畦浇晒”的生产模式,俗称“五步产盐法”。其生产工艺主要以集卤蒸发为主,分为:过箩、调配、储卤、结晶、铲出五个步骤。这种方式的优点有,一是垦地为畦,人工晒盐;二是晒制中,在卤水中搭配淡水,提高了盐的质量;三是加快了成盐速度,只要五六天就可以晒制成一次盐。

  垦畦浇晒法的出现,是运城池盐生产技术的一大进步,一直沿用至今,有约1300年的历史。到宋代以后,此法传到了沿海,取代了那里的煎煮成盐法,这一先进生产方式领先于世界海盐生产技术980余年,被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汉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称为“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活化石”。

  五步产盐法工艺的独特,在于它的人工技艺在卤水养制过程中占很大的比重,属于经验性技能。近年来,由于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引进和化工原料丰富,运城盐湖传统产盐成本日益增高,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在传统的卤水配制过程中,盐工的直觉和经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技艺主要是以口传心授和典型的以师带徒的方式来传承。再加上这种传统生产是露天作业,异常辛苦,很多年轻人不愿学习和继承,故使得这种手工技艺难以保护、传承,现今只有少数老工人掌握,如不及时抢救和保护,五步产盐法这种宝贵的传统技艺将面临失传的险境。

 

(今天的河东盐池中,可亲身体验五步产盐法)

  引言是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段文字资料,对河东盐的五步产盐法言简意赅地进行了叙述。其实,作为运城人,对于河东盐的感情要深厚和复杂得多。

  8月5日,连续高温、酷热难耐的天气忽然间难得的凉爽。运城市宣传文化系统干部统一集合后,前往盐湖“深处”体验盐文化,感悟“古中国”。具体讲就是去体验五步产盐法,感受河东先祖制盐的过程,为人们补上盐运之城的产盐一课,为运城的盐文化增加感性的、可以触摸的内容。

  其实,河东盐淡出人们视线的时间并不遥远。

  童年的河东盐

  作为运城人,有不少人是吃河东盐长大的。如我,儿时生活在永济乡村,记忆深处最难忘的一幕便是拿着奶奶给的一角两角钱,去村供销社买盐。

  供销社砖砌的台子中央,有个方方正正的“盐池”。盐池中盛放的便是颜色发青的河东盐。青盐颗粒较大,听老人说,这种盐质量很好。虽然有些淡淡的苦味,但是腌制咸菜最好不过。不仅“咬菜”,而且保菜。腌制好以后,可以放很长时间不变质。

  那时候盐很便宜,一角两角钱便可以称上一包。供销社的店员用一杆带铁盘的小秤,轻巧地一搓两搓,便可以称够你要买的盐。装上盐回家,再用瓶子装起来,便可以用上不短的时日。

  小时候,农村生活比较艰苦,苦苦的河东盐腌制的咸萝卜常要吃上很长时间。虽然营养不是那么丰富,味道却足够浓烈,下馍下饭是很好的伴侣食品。童年时,河东盐对于人们生活之重要可见一斑。

  其实,在人类的童年,盐因为是生命之必须,不仅人类逐盐而生,连动物们也寻找有盐之地生存。回望历史,不敢想象倘若没有天宝盐池,古老而灿烂的河东文明还有没有……

  艰辛的捞盐工

  听说过一首盐工歌:下了盐池滩,一年泪不干;不怕蚊子咬,就怕疙瘩鞭。说是旧社会的捞盐工,夏天赤脚站在卤水里,头顶烈日,脚踩盐花。若是脚上腿上有个小伤口,那痛楚是无法想象的。自然的酷烈还可忍受。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盐工头子的疙瘩鞭。作为一个劳动的群体,总有个体因为性格、体力、脾气等种种因素,捞盐的节奏与群体不能一致,于是监督的工头便挥舞着疙瘩鞭冲过来了。劈头盖脸一顿打,汗水和着泪水流。举目无亲,满腔酸楚对谁说?

  盐工之苦,苦过盐花。自隋代河东盐开始五步产盐法,人工集中捞采以来,一千五百多年过去了,盐工们产的盐养活了千千万万的人,盐税充实了历朝历代的国库,盐利富裕了成千上万的盐商。只有头顶烈日、脚踩盐花的盐工,用血、用汗、用命换来了聊以果腹的生存基本所需。据史料记载,捞一辈子盐的,可以由公家给出一副棺板。一个盐工便就这样咸咸地走完一生。他们的生命是被腌制了的,味道单一的、线性的轨迹。书写的却是人类发展的大历史。盐铁之税曾是许多朝代的经济命脉。就在让人汗颜的近代晚清,河东盐还曾担任过清廷还债的重任。英国人堂而皇之地住在运城,收取了好一阵子盐税。那被收走的盐税钱是咸腥的,也是屈辱的。

  据记载,历史上河东盐池自农历二月开工,至八月十五收工,多时曾有数以万计的盐工在卤水中辛劳。烈日、盐花、卤水,全是锐利的、硬邦邦的物质。盐工就那样捞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运城的盐史由此似乎也变得沉重了起来。也许正是有了这份厚重,盐池,让我们凝视、仰视……

  别样的盐体验

  一直以来,运城人想告诉世界,我们的历史很久远了。写在书上,唱在歌中。因为运城的历史太悠久,人文太丰富,我们拿着一把好牌,却好像少了主牌。写在书中、唱在歌中的历史似乎少了些质感与动感。于是,为了打造古中国旅游目的地,为了重现河东先祖制盐的历史,运城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从去年开始,在百里盐湖上选择了一块卤水,划为四畦,经过精心准备后,白花花的盐从卤水中析出了。

  想象过五步产盐法的情形,但绝对与眼前的不一样。车出市区南行,沿着湖中心一条大道,绕过蚩尤村,再向前,曲曲弯弯,不知有多长,可能因为在盐湖中走,旁边的芦苇、野草、滩地、卤水都让人感到新奇。这一切的一切,本来离我们的直线距离很近,但因为久未接近,便变得远了许多,陌生、新鲜了许多。

  现代城市的文明阻挡了我们探幽访古的脚步,走向盐池深处便像极了访古探幽。通往盐池中心的路是用麦草层层叠叠铺就。上边堆放了石子,便是盐湖上的路了。路两边,一边是红色的卤水,一边是白色的盐地与盐堆。大自然用它神奇的温度与光照,缔造着河东盬盐、天日生成的奇迹。红白之间,妙不可言。

  产盐的环境很优雅了。前来体验的人们可以穿上长长的高筒雨靴,一点也不用担心盐对于身体的任何侵蚀。不像过去的盐工,腿上结着盐花,吃馍就大葱时,觉得无味,便在腿上蘸一下,便有了美味的感觉。其实也是说不尽的五味杂陈。这个细节是当年我采访著名运城籍国画家苗重安先生时所知,真实而传神。盐在过去与盐工是零距离的。

  今天的体验式产盐,从容不迫,要留影纪念,还有些秀的感觉。最让人欣喜的是,体验产盐或者说是铲盐后,可以装走一包雪白的盐。既有劳动的快乐,又有收获的喜悦。

  河东盐的故事很多,五步产盐法听起来简单,想起来也颇深奥。不过,不管怎样,河东盐撩起历史面纱向我们走来,渐行渐近。也许有一天,它会走进商场、超市,走上我们许多人的餐桌……

  (来源:黄河晨报)

主办单位:运城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