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年间,辽河北岸没有人家,后来山东、天津一带的小渔船到此渔捞晒网,便开始有了人家。首先来到此地的5户人家有南王家、北王家、傅家、洪家、张家。他们初到河北,见到这里长着芦苇,便向政府申请地权。政府发给他们龙票(如同今日的房地产执照),这样大片苇塘便归这5家占有。苇塘共算5票(河北人称五大票),每家各有票份,而票数不一。按100张刀(指收割芦苇的面积)计算,当时北王家分得50张刀(两票半),南王家分得20张刀(一票),洪家分得10张刀(半票),傅家、张家各分10张刀。这五大票是鸭岛的一部分。
鸭岛得天独厚,三面环水,一面接陆,风景秀丽。东至辽河东拐嘴,西至辽河刀把子,南至前河沿,北至后河沿,方圆数十里。整个地形似西游的鸭子,素有鸭岛之称,是营口的一大景观。据《营口县志》记载:辽河大塘北有地名鸭岛,为泥滩涨地,其形似鸭,故以命名。春秋佳日,士人观潮者,咸集于此,白马凌空,灵鳌驾水,渊渊浩浩,殆不减钱塘江上八月之观。每当春秋大潮之季,站在辽河南岸,远眺伫望鸭岛,便见得环绕鸭岛如同银带一般,恰似蛟龙盘绕一样的辽河之水,汹汹涌涌、浩浩荡荡之势,颇为壮观。大潮过后,银色坡滩,浮光跃金,岸芷汀绿。夏季,鸭岛的芦苇塘里盛产骚夹子(蟹类的一种,河北特产)。野鸭、大雁、鹭鸶、野鸡、野兔、狐狸等飞禽走兽在此风餐露宿,搭窝筑巢。1934年夏天,鸭岛出现了一件新奇事儿:有人于8月8日这天,在鸭岛东南方靠河岸湾角处,发现了一具形状像龙的身躯,皮肉已腐烂,仅剩骸骨,全长3丈余,脊骨28节,每节1尺左右。大为奇怪的是,该龙头上两只犄角各约4尺长。由于皮肉腐烂,发出一股水腥味,甚至传到辽河南岸。发现者大骇,便报告派出所,遂伪营口第六警察分署组织人力将龙骨骸分解运至辽河南岸,又按原形摆放在渔市场空地上展览,有关人员还拍了照片。当时围观者颇多,营口善和堂药店的八旬老掌柜称此物为驼龙。后经营口水产高级中学渔捞科张教授判定此龙系蛟类,是一种水生动物。之后,此龙骨骸被运往大连。究竟是什么动物,至今也没有定论。
鸭岛还有个有趣的传说,相传有一年西太后坐着小火轮来营口巡游,她看到辽河北岸鸭岛上的大片芦苇,便拉着长音儿对身边的李连英说:小李子,你看这片芦苇卖了钱能够给我买胭粉的吗?李连英顺口答道:差不多,老佛爷。西太后说:就这么办,以后要把每年收割芦苇卖的钱,拿出一部分上缴到我那里。李连英:嗻!由于西太后胭粉擦得太多,连芦苇节也沾上了胭粉。从此,人们便称鸭岛上的芦苇为胭粉节儿。传说虽属虚构,但却挺有趣。
来源:营口文化信息网
主办单位:营口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