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博古迹

西炮台(国家级文物)

发布时间:2014-10-29 14:11:37

  西炮台遗址,位于营口市区西部辽河入海口左侧渤海岸畔。是我国近代海防工程的重要建筑物。196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西炮台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历史档案记载:西炮台原名营口大炮台,向清光绪帝呈报之名。因炮台位于营口市区西端,民间约定俗成称“西炮台”。

  清政府为了保护东北门户,加强海防,谕令北洋大臣会同盛京将军扎饬奉锦山海关兵备道续昌折度要塞地形,于辽河入海口东岸,修筑营口炮台一座——即现如今的西炮台。

  光绪八年(1882年)由北洋大臣派官员2员、兵500来营口督修。由于在芦苇荡中平地填地基,再筑炮台,土方工程量十分巨大。不久,加派宋庆的毅字军两营、奉军两营和驻营口的马筱昌所带道标营250名。第二年,调派奉军前营步队管带乔干臣接替马筱昌并将道标营扩大到540人,全部投入炮台修筑工程中。1884年,又调派奉天总理营务处冀长高要总兵记名提督铿色巴图鲁左宝贵来营口督修炮台。3000余名士兵经过六个寒暑奋战,终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将炮台建造成功。炮台内置20生的炮2尊(“生的”为旧时英文“厘米”的音译),15生的炮4尊,10生的炮4尊,三楞铜炮6尊,洋装炮36尊,以资防御。

  营口炮台为东北最早的一座大炮台,其火力配备在当时的中国各海防工事中也是火力最强的一个。西炮台整体建筑,包括:炮台、护台壕沟、城墙、城门、影壁墙、蓄水池、水洞、吊桥、军械库、火药库和兵营等,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炮台共有三座,一大二小呈品字形布局,形制相同,大炮台居中,也是制高点,二小炮台分列两侧,三条马道从台顶直通兵营。台顶周围筑有矮墙,墙下是密置的暗炮眼八孔,面向大海,与三座台顶火炮构成了交叉火力网,可以有效地控制海面和滩涂射程内的区域。炮台的火力很强,当时最先进的克虏伯加农炮就镇守在这里,其它还有多门各式火炮布置。

西炮台遗址

西炮台遗址主炮台

  这座军事堡垒自从建成后,在历次抵御外侮的战争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被敌兵破坏的满目疮痍。西炮台这一海防重要工程,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1894年甲午战争中,营口失守后,炮台兵营都被日寇破坏。1900年8月12日,俄兵占领营口后,又将西炮台在甲午战争后添置的巡船尽数捣毁,所存弹药、服装等也全部损失。二百间兵营拆除的材料运到市区建了俄国民政厅。

  在解放战争中,1948年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营口抢占西炮台之后,迅速插入海岸,断绝敌人的海上逃路,并全歼逃向海滩的国民党残敌。新中国成立后,炮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驻守炮台,担负了保卫海疆的任务,由于军事需要,在主炮台上建筑了一座了望水泥楼。在炮台临海一侧的西围墙上,安装了4个铁碉堡,那是从国民党军队缴获的战利品。1987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来营拍摄电影《大清炮队》时,拆除了水泥了望楼,恢复了西炮台的原貌。1987年,营口市政府组织了全市性的义务劳动,清理了一千延长米的护台河;1991年,营口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爱我营口,修我炮台”活动,全市人民踊跃捐款出力;专业人员经过多次配比实验,掌握了原夯筑方法,加固了部分坍塌的围墙,修补了风雨侵蚀的大小三座炮台;1991年辽宁省政府确定了其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市政府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新修复的城墙上的大营门的正上方,由花岗岩石刻成巨大的“西炮台”三字,大营门面阔17米,进深7米,高7米,花岗岩条石墙基,墙外皮为青砖,内侧设有上、下马道,大营门两边分别是“奋威”和“振武”两座旁门。修复的兵营现开辟为展馆,恢复了部分当年的原景再现。2005年国家投巨资对西炮台环境基础设施进行全面修复,如今的西炮台带着历史的尘迹,带着新时期的风貌,屹立在营口市区西部。这古朴凝重的西炮台不仅向人们诉说着今日的辉煌,也道出了昔日的沧桑。

  西炮台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是我国炮台中自然景观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之一。为了加强对西炮台的保护,辽宁省人民政府于1993年公布了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护台壕内全部及壕基外,向西200米至辽河岸边,向东、南、北各250米以内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外,东、北各100米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Ⅱ类建设控制地带200米内Ⅲ类建设控制地带。炮台西部滩涂、水域为V类建设控制地带,此区域内不准围堤筑坝,要保持环境风貌。

  来源:营口市文广局

主办单位:营口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