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之乡”郴州作为资源型城市,在享受资源红利,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取得可喜发展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着工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不完善,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层次偏低等方面的问题。经济新常态下,传统工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我市经济发展核心在工业,出路在转型。今年,我市印发了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第一个行动纲领———《郴州市工业转型升级四年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四年行动计划”)。11月8日,市经信委主任李被生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就文件出台的背景、思路、创新举措作出解读。
全力提升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迫在眉睫
李被生表示,出台“四年行动计划”是顺应大势,抢抓历史机遇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制造强国战略,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我们必须抢抓这一历史机遇,顺势而为,大力推动工业转型,打造郴州版的《中国制造2025》。
“今年1至9月,高能耗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高达50.7%,营业收入前20位的企业有三分之二属于资源型企业,大部分矿产企业最终产品仍然停留在‘锭块’的冶炼加工层次,没有一家利用本地矿产资源进行硬质合金工具、硬面材料及电极等应用产品深加工。”李被生说,“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加快全市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全力提升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已经迫在眉睫。”
园区实体经济发展和工业企业帮扶是重要抓手
市经信委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管部门,今后要出台哪些措施把“四年行动计划”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
李被生说,要充分调动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督促各县市区主动对接市里出台的“四年行动计划”,明确本地区工业转型的基本思路,提出发展目标,确定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市直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主动作为,为解决转型升级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充分发挥作用。
李被生表示,今年6月份我市启动企业帮扶工作以来,企业反响良好,为全市工业稳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要持之以恒,认真落实《郴州市工业企业四年帮扶行动实施方案》,力争帮扶工作取得新实效。园区是工业转型的主战场,也是产业发展的洼地。当前,要重点加快创新创业园区“1555”工作计划项目开工和推进,对创新创业园区建设每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半年排队,年终考核。重点加大园区工业实体的招商引资力度和产业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快相关手续办理,对于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前期工作,实施并联审批和标准化审批,推动已签约的企业尽快进驻标准厂房,最大限度地提高标准厂房的利用率,最大限度提高工业增加值占园区技工贸收入的比重,最大限度提高税收占园区财政收入的比重。
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和培育新兴产业齐头并进
项目是产业建设的重要载体,抓好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李被生说,未来几年,要对“四年行动计划”中安排的54个重点工业项目,细化推进方案,实行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倒排时间表,定期调度、定期督查,力争每年完成投资16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0个以上,实现竣工投产项目达30%以上。加快对重大支撑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产业链上下游项目的储备包装,强化项目建设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科学引导生产要素和政策资源向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加快建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工业项目。
李被生说,要抓好新兴产业培育。重点培植发展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新兴产业。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湖南省重点信息产业基地、湖南省重要的先进装备产业基地、特色鲜明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华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宝石产业基地。要集中各类资源,攻克关键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大新兴产业规模,加快形成我市工业经济新引擎,为全市工业持续平稳增长积蓄发展后劲。
“全力稳定工业增长、全力调优工业结构、全力提升工业竞争力,力争到2018年,全市工业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效。”李被生对此信心十足。
来源: 郴州市电子政务信息中心
郴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